《游褒禅山记》与《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之异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8:19:36
《游褒禅山记》与《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之异同.《游褒禅山记》与《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之异同.《游褒禅山记》与《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之异同.(一)相同点:不同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光有记游叙事、写

《游褒禅山记》与《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之异同.
《游褒禅山记》与《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之异同.

《游褒禅山记》与《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之异同.
(一)相同点:
不同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光有记游叙事、写景抒情,都借着记游来发议论.
A、一般的山水游记,都是以景物描写为主.当然,山水游记纯粹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物风俗而已,几乎不可能,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都是传统的表现手法.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算是其中的名篇.
B、借着记游来发议论,那就不很常见了,至于议论又不失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那就更是需要相当的功力.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石钟山记》可谓上乘之作.它们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记游部分记游、叙事、选物、绘景、抒情的范围都非常之窄,几乎处处都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而后面的议论都是回应前面的记游.
(二)不同点:
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议论,方式方法上也有些差异,《褒》篇重在明理悟道,《石》篇重在驳论考辨.
一、《褒》篇重在明理悟道.
1.入洞探游之悟.
A、先借托古人,以古人的“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的精神为依据和标准,提倡要经过探究、深思而悟出观察所得的治学精神.
B、具体到自己此次游山的体验则是,做人做事首先要树立远大崇高的志向,才能到达他人所不能到达的境界,观察到他人所不能观察到的景象.此其一,志也;其二、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足够的体力与能力,否则也不能达到目的,力也;其三、具备了体力与能力,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不能半途而废,毅也;其四、基本的物质辅助(如“此次探洞要火把照明”)也是必不可少的,物也.
此四者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志与毅,更多地是精神上的;力与物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最根本的是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毅”,最后要有“物”.把它们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逻辑十分严密.这是第一个方面.
2.褒禅山别称之悟.
A、褒禅山之别称,订正读音:“今言‘华山’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一则古碑倒在路边,一般人没有注意到;二则就算注意到了,而碑上的碑文又模糊、磨灭,一般的人很难从它残存的文字上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第三,古代的书籍又久已失传,后世之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得明白,致使后人以讹传讹.
B、作者也并没有就此打住,“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总的来说,一次游山,所悟有二,探洞而得“观物”须要“志、力、毅、物”;究碑而得“学者”须要“深思而慎取”.“花生一树,各标一枝.”明理悟道占主、兼有抒情.
二、《石》篇重在驳论考辨.
1.石钟山之得名的由来.
A、石钟山之得名的由来,历来说法不尽相同.作者开篇就提出问题,先点明人们对郦元之说持怀疑态度,接着以科学实验来批驳,钟磬置于水中,即便是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声.再点明自己对李渤之说的质疑,接着从逻辑上来初步反驳,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为什么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呢?论述这两个问题都极其简要.第三步,以自己一行人偶然亲自探访石钟山的耳闻目见的事实,来证实并补充郦元之说,推翻李渤之说.
B、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这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出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2.世人不能确知其得名由来的原因.
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又进一步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来说.
A、第一方面,有正确的说法而不能传.例如郦元之说是正确的,可惜他“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渔工水师”虽然可能知道正确的说法,但是不能用文字表述、记载下来,人们也就不得而知.
B、第二方面,不能有正确的说法.士大夫尽管有能力以文字表述、记载,但他们养尊处优终究不肯做实地考察,所以世人也不得而知.有些浅陋之徒,虽然能够作实地考察,但又失之草率,如李渤“扣而聆之”自认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寺僧使小童“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盲目轻信他人不实之论.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全文一线串珠,从郦元而李渤而僧侣而自家父子,始终围绕石钟山得名由来进行探究考辨,驳论考辨的成分更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