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高一物理题目1.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比为(?)2.物体做匀减速运动3M停下,它通过前1M、前2M、前3M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8 10:23:54
两道高一物理题目1.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比为(?)2.物体做匀减速运动3M停下,它通过前1M、前2M、前3M
两道高一物理题目
1.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比为(?)
2.物体做匀减速运动3M停下,它通过前1M、前2M、前3M所需的时间之比为(?) 前1M、前2M、前3M内平均速度之比为(? )通过第1M、第2M、第3M所需的时间之比为(?)
(?)为要求解答处,麻烦给下过程.处理提问
两道高一物理题目1.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比为(?)2.物体做匀减速运动3M停下,它通过前1M、前2M、前3M
第一题,反过来思考,就相当于从0初速度加速运动,依次穿过木板的时刻为T1,T2,T3.
S=1/2(at^2),T=(2S/a)^(1/2),
因此穿过第一,二,三块木块的时刻比为
T1:T2:T3=1:(2)^(1/2):(3)^(1/2);
穿过每块木板所用的时间就是
t1:t2:t3=1:((2)^(1/2)-1):((3)^(1/2)-(2)^(1/2));
答案就是
((3)^(1/2)-(2)^(1/2)):((2)^(1/2)-1):1
第二题,
跟第一题类似,0初速加速思考.
第一个问实际上是
(T3-T2):(T3-T1):T3=((3)^(1/2)-(2)^(1/2)):((3)^(1/2)-1):(3)^(1/2)
第二个问实际上是
1/(T3-T2):2/(T3-T1):3/T3=((3)^(1/2)+(2)^(1/2)):((3)^(1/2)+1):(3)^(1/2)
第三个问实际就是
(T3-T2):(T2-T1):T1=((3)^(1/2)-(2)^(1/2)):((2)^(1/2)-1):1
检查了几遍,应该没什么问题
其中(?)^(1/2)表示“?”的平方根.
1.设板厚为S,加速度为a可以看做子弹反过来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S=1/2at1^2 2S=1/2at2^2 3S=1/2at3^2
时间之比1:√2-1:√3-√2
2.可以跟第一题一样做
反过来加速 s=1/2at^2 计算的是总的时间,可以减去前面的时间就是所求的时间
它通过前1M、前2M、前3M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2:√3)...
全部展开
1.设板厚为S,加速度为a可以看做子弹反过来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S=1/2at1^2 2S=1/2at2^2 3S=1/2at3^2
时间之比1:√2-1:√3-√2
2.可以跟第一题一样做
反过来加速 s=1/2at^2 计算的是总的时间,可以减去前面的时间就是所求的时间
它通过前1M、前2M、前3M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2:√3)
v=at 前1M、前2M、前3M内平均速度之比为( 1:√2:√3)
通过第1M、第2M、第3M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2-1:√3-√2)
收起
这两题可以归结为第二题这一题。 如果用V-t 图来解得话比较容易,这三块面积相等,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三边长之比的平方。BC:AC:OC=1:√2:√3,所以时间比等于√3-√2:√2-1:1。 用平均速度等于S/t(S相同)和已求得的时间比,得出平均速度之比。
1.用这个公式:vt-1/2at²=L(v是子弹速度,t是子弹穿透木板的时间,a是加速度,L是木板长)
解得时间比为(v-根号v²-2aL):(根号v²-2aL-根号v²-4aL):(根号v²-4aL-根号v²-6aL)
2.和1算法一样,它通过前1M、前2M、前3M所需的时间之比为(v-根号v²-2a):(根号...
全部展开
1.用这个公式:vt-1/2at²=L(v是子弹速度,t是子弹穿透木板的时间,a是加速度,L是木板长)
解得时间比为(v-根号v²-2aL):(根号v²-2aL-根号v²-4aL):(根号v²-4aL-根号v²-6aL)
2.和1算法一样,它通过前1M、前2M、前3M所需的时间之比为(v-根号v²-2a):(根号v-根号v²-4a):(根号v-根号v²-6a)
前1M、前2M、前3M内平均速度之比为(v+根号v²-2a):(根号v+根号v²-4a)/2:(根号v+根号v²-6a)/3
通过第1M、第2M、第3M所需的时间之比为(v-根号v²-2a):(根号v²-2a-根号v²-4a):(根号v²-4a-根号v²-6a)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