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字在古时候有什么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1:50:31
“是”字在古时候有什么解释
“是”字在古时候有什么解释
“是”字在古时候有什么解释
是 shì (1)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日,从正(变形).“日”指“太阳”.“正”指“标准”、“基准”.“日”与“正”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位于空间基准点”.本义:夏至(太阳位于夏至点).引申义:1.(方向上)正对.不偏不倚.2.正确.说明:古代中国人把南方作为基本方向.他们把中国描述为一个面向南方的国家:“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今越南),后幽都”.“二十八宿”体系用“四象”来表示就是:“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鸟,后玄武”.“四象”的苍龙、白虎、朱鸟的头都朝向南方,玄武的龟头与蛇头一个指向苍龙尾部,一个指向白虎尾部,最终还是指向南方.南方朱鸟宫的中间是“七星”之宿,这便是夏至点所在位置) (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袁崇焕遣驿吊敌,公诟言于朝,朝议是公(袁可立).——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 (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1、相当于今天的“是”。
2、指示代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