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片班队会发言稿 主题是:“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0:49:23
求一片班队会发言稿主题是:“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求一片班队会发言稿主题是:“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求一片班队会发言稿主题是:“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德育工作要重视青少年良好品行的培养学校的德育

求一片班队会发言稿 主题是:“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求一片班队会发言稿 主题是:“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求一片班队会发言稿 主题是:“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德育工作要重视青少年良好品行的培养
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注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行,因为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品行,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讲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的太阳,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社会靠他们来发展,祖国的繁荣靠他们来成就.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关系着祖国的命运,关系着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因此,作为担负培养下一代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学社会那个朝着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学生自身完善的方面去努力,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成为个性完善的人.
当今的时代发展一日千里,当今的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世界做一个有作为、令人尊敬的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理想、道德、纪律和文化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有机的统一体.理想是精神支柱,是奋斗目标、是推动人们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道德是高尚的品质,是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的献身精神,是协调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的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纪律是维护共同利益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文化的重要性广为人知,它总是同教育、科学技术相关相联.中国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类要文明、非得提高我们每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不可.当代青少年应当努力把自己培养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新人.
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总称,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道德教育.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时,对德育做了许多深刻的探讨.大多数人都认为德育很重要,是占首位的.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特别重视道德习惯和道德活动的培养,他说:“如果公民没有守秩序的习惯、如果他们没有受过守秩序的精神教育,他们最有用的法律都没有用处.”意大利的拉伯雷认为有知识而无良心,便是灵魂的死亡.德国的赫尔巴特也认为道德教育直接影响人的心灵,并且指导愿望、情感和行为.俄国的教育家乌克斯基主张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放在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地位.
为什么要强调道德教育呢?从个人角度看,一个人只有用高尚的思想道德作指导,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发展;个人得到了发展,才能为社会的进步不断做贡献.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个人要在智力方面得到发展,也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克服种种困难的毅力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良好的道德教育和个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就社会来讲,每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再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来看,德育解决为什么学习和为谁学习这个方向的问题,德育促进智育;在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中,又包含道德的内容,从各方面来丰富和促进德育,而且思想、品德教育本身也必须以有关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前提,正因为如此,教师就必须既教书又育人,学生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既学习科学知识,又学习做人的道理,做有道德的人.因此,讲道德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生应有之义.高尚的道德在人生中占据主导地位.一个人在社会中在学习、劳动、工作、活动、社交等方面做许多事情,人的一生中所从事的各项劳动,是否给社会、给他人带来好处,能不能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进步,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古往今来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好或是坏;是丑或是美;是善或是恶,一般都要先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表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就把“忠”“孝”作为选拔和使用人才道德标准.评价和考察一个人,应该先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因为思想道德既是人的行为动力,又是人的行为表现.雷锋之所以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尊敬和爱戴,就是因为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学校中,我们看一个学生的表现是好还是不好,也主要看他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可见,思想道德在人生中占主导地位.
高尚的道德是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憧憬,青少年时期尤其如此.有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追求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人生的奋斗中,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不息.显然,崇高的思想品德起了精神支柱作用.青少年要为国家建功立业,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精神支柱.
高尚的道德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高尚的道德在人生旅途中具有导向作用,一个人具有大公无私、忘我献身、开拓进取、谦虚谨慎、忠诚老实、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等品行,就能自觉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对工作、学习高度负责,努力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之,一个道德境界不高的人,决不会在学习上、工作上有什么大有作为.至于那些道德卑下的人,更不会有什么上进心,可以说高尚的道德能把人引向光明,卑下的道德会把人引向毁坏.总结生活中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都表明,高尚的道德是使人健康成长的保证.
违背纪律会逐渐走向违背法律
人的一生在思想认识、思想改造方面是永无止境的.任何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认识和处理事务都可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人生的必然.“永远不犯错误是奇人,不愿改错的人是蠢人”.有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悔改.面对法纪,更是如此,违背法律规定、就要尽快改正.如果知错不改,其后果不堪设想.可能有人会说:我不愿意去触犯法律,但同样也不愿意受纪律的约束,二者之间,我选择一条安全道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总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吧.在学校就有不少这样的同学,上课不按时到校,迟到、旷课、有事不请假,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看与课堂无关的书,晚上经常泡在网吧里,白天在课堂睡觉,放任自流.再比如在车站、影剧院、商场或其他公共场所,有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顾客们都在排队购买入场券或某种商品,一个跟着一个,秩序井然,但突然闯进那么一两个不讲公德的人强行挤到前面,当其他顾客纷纷质问他时,这类人不但毫无愧色,进而振振有词地说:“我插队又怎么了?犯了哪个法律的哪一条?”类似这种违法违纪、破坏公共秩序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许多其他地方都能见到.应该承认,违纪违法是有区别的.对于违纪的人,一般是由有关部门进行批评教育,而当他们的违纪行为达到一定程度,不接受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时候,就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违纪”与“违法”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之间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屡屡违纪,离坐班房就不远了.
生活中大量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许多人之所以违法、犯法,除了个人主义思想作怪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知法、不懂法、不注意学习法律知识.守法的基本前提是知法,不学法、不知法的人,即使犯了法以后,仍是懵懵懂懂,不知自己哪里出了什么问题.“违纪”常常是“违法”的先导,“犯法”也大都是“违纪”的结果,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总认为自己“违纪”算不了什么,不会让我“违法”,那么难免有一天会走到违法地步,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青少年学生应该学习一些必要的法纪知识,保持头脑清醒,防微杜渐,才能走好生活之路.
遵守纪律要从小事做起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在校内、在班级受约束,在校外、在社会上自己可以随便些,因此,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坏事、说脏话,当他的不良行为受到批评和制止时,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们的个人自由,我又没有违反法律,你干嘛干涉我、禁止我?”曾有一位朋友在回忆自己中学生活时“诉苦”说,他刚刚升入中学第一天,一进校门,迎面就建到楼梯口上方贴着一张横幅“大步轻声靠右行”,这是学校为了保持教学秩序,给同学们规定的课间休息时上下楼梯的注意事项,可这位朋友一看就泄了气说:真没想到,小学老师管理我们那么严,到了中学部比小学更严,怎么尽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连走路靠哪边都管得那么具体,有这个必要吗?也有的同学一向不愿做小事,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做大事、成就大事业的人,学校怎么就天天盯着那些是否佩戴校卡、头发合不合尺寸、穿没穿校服这些小事?有这样一句名言:“在人生的顶点上,生活中所有的因素都起了作用.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常常正是未来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伏笔”.民间有句谚语:“良好的习惯如同一束鲜花,它时时在生活中放出幽香”.也许在有的学生看来,把走路靠右行作为一条学校生活规则是根本没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在中学时代就能够养成大步轻声靠右行的习惯,没准他很可能成为你日后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开端,甚至是形成按规则办事,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基础.
中国革命的先驱者李大钊同志,幼年就丧失父母,孤苦伶仃、生活贫寒,7岁时被祖父送到一家私塾读书,他学习十分刻苦,对老师尊敬,对同学友爱,尤其是在遵守纪律方面,更是模范,他在同学中年龄最小,但功课却是最好的一个.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家了,他却常常一个人留下来坐在课堂里背书,老师往往要催他好几次,但是总是把当天学过的内容都背会了才回家,晚上同学们都入睡,他都常常还在油灯下攻读直到深夜.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从小就注意个人修养,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小时候在一家私塾上学,他的老师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立下了许多规矩,特别要求上课不许迟到,上课要专心听课,鲁迅自小就学习勤奋,白天上学时,都是先来到课堂准备好书本和文具,安静地等待老师讲课,可是有一天,鲁迅却意外地迟到了,老师的脸色非常难看,不问原由,就当着同学们的面,把他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最后又叮嘱:“上学一定要按时,以后一定要早点到!”.其实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为父亲抓药材耽误了上课,但他什么也没解释,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他懂得,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迟到总是不对的.就是这样严谨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使他终于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
每一位伟大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童年,他们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他们小时候的生活、学习环境和条件比我们的差得多,但如果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志趣、习惯、思想、情操的培养上.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蜀国国君刘备在去世时告诉他儿子刘禅的话,意思是说不能因为一件好事(善)太小就不去做,也不能因为一件坏事(恶)就去做.今天我们从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来看,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深刻的启示.生活中忽视“恶小”“善小”的事例屡见不鲜,司空见惯,这就是造成近年来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地吐痰不文明,但因是件小事,有的同学就坦然自若,你若批评,他却反唇相讥:“一口痰能吐成一口颗原子弹吗?”中学生严禁抽烟,但是,有的同学以为这是小事一桩,照抽不误,还口口声声:“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攀踏花木、践踏草坪,自然不道德,可有的同学不以为然,而且振振有词,“爱美之心,谁人没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自行车棚里,看见别人的车子倒了,也懒得去扶.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这太微不足道了,还美其名曰“君子动口不动手!”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位拄着拐棍的老大爷,颤颤巍巍地站在过道,有的中学生熟视无睹,见多不怪,依然我岿然不动……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的确这些不良行为都不能视为“大恶”,然而,我们要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恶”会积成“大恶”.我们前面介绍的革命导师及伟人的事,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从小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日后必定会成为一个严肃认真和有作为的人.同样道理,不严格要求自己,随随便便,得过且过,最终会害了自己,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在现实生活中,一开始就在小事上放松,日久天长终于酿成大错的事情,我们时有耳闻.
下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经贸大学的学生陈某,大学4年苦读,马上就要毕业了,就在他紧张地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接到了学校一纸“勒令的退学”的通知书,他立即跑到辅导员和学校有关部门那里苦苦哀求,请学校再给他一次改错的机会.辅导员痛惜地告诉他,已经太晚了!他痛悔莫及,忏悔着自己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原来,陈某上大学后,自己以为是入了一个保险箱,他对大学紧张的学习生活没有足够的认识,觉得自己和同龄人都是千辛万苦从高考的独木桥寄过来的“幸运儿”为了考上大学,他拼命地学习,放弃了许多同龄人应有的乐趣.这回终于考上大学了,也就的等于“铁饭碗”到手了,不费劲也能拿到文凭.“可以松口气了”.有了这种思想,他在学习上自然缺乏动力,4年大学生活,他不上晚自习,不写作业、迟到、旷课成了家常便饭,老师多次告诉他“小恶”不戒酿成大错,“小善”不为难以上进.同学们也耐心地帮助他,但他毫不在乎.第一次期末考试,他就两门不及格,他有点慌,在开学后的补考,他坐了一点手脚,结果通过了,侥幸心理使他胆子越来越大,作弊行为也越来越重.在受到学校“警告处分”之后,仍不悔改,反而在毕业考试前,撬窗入室,企图偷拿试卷,被当场抓获,终于自食苦果.他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加强品德修养和法纪观念.也许有人会说偶尔的不道德行为不一定就能酿成大错.是的,没有人否认“偶尔”与“必然”之间是有一定界限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古话说:“习惯成自然”,偶然的行为经常犯以后,就成为必然,成为了稳定的习惯性行为,从而会进一步形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法国伟大的思想家罗曼·罗兰告诉我们说:“恶德始于习惯开始之时,习惯是锈,它可以使灵魂的钢铁腐蚀殆尽!”美国的一位学者也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以后是习惯造成我们”.荀子说:“不积珪步,无以成千里;不积河流,无以成江海”.只有积“小善”,才能成“大德”,只有戒“小恶”,才能避“大祸”.谁能说“恶小而为之”“善小而不为”不会导致伏祸或严重后果呢?古人说得好;“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说做好事、学好人像登山一样,要花大力气;而做坏事、学好坏人却象山崩一样毫不费力就滚下去了.生活中不是有这样的现象吗?有的同学吸烟,没费什么力气,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一点困难也没有;而一旦明白了吸烟的害处,想要戒烟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常常是下了多次的决心,而烟不但没有戒掉,反而烟瘾越来越大.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在生活的海洋里,扬帆远航一定要当好自己的生命之舟的舵手,要把稳航向,切不可任意顺流而下.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全面打好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中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准备不足的地方,现在还可以加紧补上,而放纵自己,就意味着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这样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每位学生从现在开始就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小事做起,免得将来因过错累累,年华虚度而悔恨莫及.
诚实——心灵的考试
诚实:即忠诚老实.伦理学词典将它注解为:“这种品质表现为把说真话,不掩盖、不歪曲事实真相作为自己的守则”.诚实的对立面就是虚伪,虚伪却不真实,表现在我们的学习上就是:一知半解,以不知为知,自欺且欺骗他人.青少年有责任珍重自己的人格,有道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一个同样的道理,只有在细微之处珍重我们自己,才能在日后成人时不失为人的本份.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中,渗透他为人的原则,透过行为我们完全看到一个人人格的高低、品格的优劣.一个社会的进步,不能不包含着人的进步,而作为人的进步,包含着个人能否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足够的责任.
美国杜克大学的图书馆的管理很怪,每人都有一把图书馆大楼的钥匙,出入图书馆是很随便的,如果明天你要考试,今晚需要看书,你可以通宵滞留在图书馆,那里的借书必须要登记,有书你就拿,要想拿走不归,易如反掌,如果你特别需要,还可将书带走.这个令人吃惊的制度,并没有使图书馆的书受到损失,学生们总是自觉地归还图书.而令人遗憾的是:前几年仅在广州图书馆就抓到了31位偷书者,他们多是学生,甚至还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理由是“只有爱书的人才偷书”.这些现代的“孔乙己”们不但没有认真反省自己的品质,还堂而皇之地认为有理.
举了这样一些让我们气馁的例子,并不是说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在文明的追求上东西方的方向是一致的.从人有文明意识以来,我们就渴求着一个纯洁的个体,一个纯洁的人类社会.纯洁的个体要靠人们自觉忠实于自我的品格去完成,纯洁的人类社会要有无数个纯洁的个体去完成.缺乏诚实的人会亵渎他人对你的信任,无异于自己将一盆污水泼向自己身上.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要是你有“勇气”做一次坏事,以后就不以作坏事为丑了.美国格言说:“宁可穿上破衣,不可蒙上耻辱.”为人之道,诚实为上策.一个所共知的小故事:华盛顿幼小时,曾出于好奇心,砍断了父亲千里迢迢移植来的一株小樱桃树,但小华盛顿勇敢地承认那是自己干的,他父亲马上转怒为喜,拥抱了自己的儿子.
一位以优异成绩赴美留学的年轻学子,有一次在他的女导师外出有事时,悄悄动用实验室程控电话,给他在国内外所有的亲戚朋友打电话,用工作时间的电话办私事,这是在美国是极忌讳的.昂贵的国际程控电话费使此事败露,已知情的女导师追问是不是他干的,他否认自己动用过电话,女导师一怒之下将他逐出自己的实验室,中止了他的学业.这种偷打电话的学生应该遗憾的不是他的导师的小题大做,而是一个经不起心灵测试的人没有能力承担一项事业.道理不止于此,美国作家萧伯纳说:“对于说谎者的惩罚决不在于没有人相信他,而在于他不能相信任何人.”在他的心灵上就占了“怀疑”二字,不相信任何人的人,他的心灵不会是健全的.人生的真理与人的美是统一的,坚持自己诚实的人生才能获得美丽的人生.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以后还会从中进入大学,青少年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真理,用真理完善自我,用真理服务社会,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有繁花似锦的原野,也有泥泞难行的沼泽,有风光无限的坦途,也有坎坷曲折的小径.只有永远不倦地追求、奋斗,在前进的征途上,人总是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深刻吸取教训,也许能使你从此成为遵纪守法模范.人的一生是漫长的,犯了一次错误,并不是人生的完结,前面还有无数的机会在等着你,有时候,你也许觉得人生的道路非常难走,但是,你只有鼓起勇气,坚定地走下去,你就会发现新的天地.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太阳每天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