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身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22:43:07
客家人是身什么意思
客家人是身什么意思
客家人是身什么意思
什么是客家人
生生不息的客家人,你的根在哪里?寻找理想家园的客家人,何处是你的乐土?莽莽中原,滔滔黄河,惊涛拍岸,奔腾咆哮;煌煌中华,泱泱大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河水,在客家人的血脉里澎湃、奔流.中原是客家人的故土,那里有客家人的根!客家人的乐土就在自己的脚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客家人,无论走到何处,都能开拓出崭新的天地!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支.客家先民,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从唐宋时期开始,由于天灾和战乱等原因,他们大量辗转南迁.他们先在闽粤赣交界的广袤山区中扎根,以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现在已有千万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常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民系之一.
民族和民系.民族是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同时还有其他广泛的用法,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民系这一概念,是客家学研究专家罗香林先生在30年代为研究客家而自创的一个新术语.它的内涵是同一民族内部的各个独立的支系或单元.今天,汉民族内部各民系的概念几乎已成为学术界约定俗成的一个专业术语.
今天,国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区;国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对长江流域和闽、粤、赣三角地带的开发,对华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对汉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壮大和汉文化及中原文明的传播、发扬,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近代以来,客家先民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客家优秀儿女英才辈出,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篇章.在当今世界发展浪潮中,客家人风采依然,卓有建树,功勋可嘉.
客家民系并非自古就有的.从客家被称之为“客”而又自称为“客”的情况,可以看出客家民系是历史移民的产物.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客家先民历尽艰辛.客家人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广大的社会区域,从而成为汉民族一支人口众多、分布广阔、英才辈出的特殊民系.
那么,什么是客家人呢?可以这么说,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民系的独特而稳定的群体;客家人的聚集地为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区(这里有二十九个纯客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习俗;客家人具有独特的客家精神.概括地说,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的独特稳定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稳定特征的人,可以称为客家人.
(二)
客家人,这是一个充满颠沛流离、饱经风霜的苦难的代名词,客家人迁徙过程充满血泪和辛酸;客家人,这又是一个富有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光辉的代名词,客家人历经磨难,创造了著名的客家精神和文化——其光荣和辉煌值得客家人引以为自豪.
当客家先民辗转奔波,最后找到闽、粤、赣交界地区这片大本营时,被周边的其他民系视为“客人”,即“外来人”.“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客家人,不单被称为“客”,而且也自称为“客”,表现出客家人的大度和豁达.正是有这种大度和豁达的精神素质,客家人才能做到“身入他乡即故乡”,才能把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的土著居民融合进来,最后“反客为主”,形成独特而优秀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秀成员.学习和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客家后代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有助于客家后代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客家称谓的由来
什么是客家民系
在过去千百年的漫长历史岁月里,客家先民 总是处于流动的状态.迁移,再迁移,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特征,而且当其它民系基本上定居下来的时候,客家民系依然辗转迁徙,为寻找理想家园而脚步不停.正是背负中原文明的大迁徙,形成了一个独特而优秀的民系.
那么,什么是客家民系呢?所谓客家民系,就是汉民族共同体内部的一支,经过长期的迁移,最后到达并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并形成有别于周边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习俗和其他文化事象的群体.
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准.其一,客家方言.客家人之所以区别于非客家,其中一个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语言.客家方言不仅是客家之成为客家的标志,而且也是客家民系自我认同的内聚纽带.具体来说,一个客家人之所以把另外一个客家人认同为自己的属群,其最直接也最简单的道理是因为双方都讲一样的客家话,而不是因为共同的地域、血缘之类的东西.其二,大本营地区的重要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现象,是指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直接或间接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的那种深层性的文化事物.如民俗、宗教、生活理念、价值取向、心理情感等等.当代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不同团体(群体、属群等)之间的自我认同,除了种族、血统等这些先天性的因素之外,主要的就是文化现象.
客家人的大本营
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大本营地区交通阻塞,满 三角地带 目丘陵、山脉,是东南丘陵的集中地.这里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相交接,形成中原大地与东南沿海相隔离的天然屏障.正是在这天然屏障的心脏里,孕育出养育东南大地人民的赣江、汀江和梅江三条大江.在这三条江及其众多支流的两岸,小盆地星罗棋布.客家先民由北而南迁移,终于找到了较为理想的落脚地.这里一个个小盆地,经过客家人世世代代的辛勤开发、建设,形成了一连串车水马龙的集镇和炊烟袅袅的村庄.
在客家人来到之前,赣闽粤三角地带是人烟稀少、野畜出没的原始森林.在这荒野的山岭中,居住着百越、畲族、瑶族等当地土著.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客家人的大量南迁,给这片荒僻而神奇的土地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客家人从中原地区带来农作物的种子、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建筑技术.他们伐木垦荒,筑坝造田,把一个个小盆地或低缓的坡地开垦成片片井田或层层梯田,并修渠筑坡,引水灌田,使寂静的群山阡陌纵横,如诗如画.昔日荒凉闭塞的山野,变得人声喧闹,鸡犬相闻,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家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个个村寨有盘山小径或通衢大道相通.一些人口集中的较大村寨形成了集贸市场.就这样,客家人把热闹带进了千沟万壑,把繁荣带进了穷乡僻壤,把文明带进了荒峦山野.客家先民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的开辟,表现了他们勤劳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表现了他们敢于战天斗地、敢于跟险恶环境作斗争的勇气.正是靠这种精神,靠这种勇气,才锤炼出一个刚强弘毅的优秀民系.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客家人没有遗忘中原汉族文化.第一,他们坚持讲“阿娓话”(中原母语),并吸收、融会当地土语,形成了保存中原音韵的而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客家方言.第二,他们继承、发扬儒家以仁义治天下的仁爱精神,化解当地土著的戒心和敌意,教化、同化他们使当地土著融入客家民系之中.第三,他们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他们积极办学堂,发展教育,山沟沟里走出一批批土生土长的客家知识分子.
客家先民扶老携幼,背负中原文明,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战激流天堑,渡黄河长江,越武夷南岭,扎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男耕女织,发展生产,安居乐业,播种文明,展现出一幅生动而精彩的自给自足的耕读文化图.至此,一个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原汉族既有割舍不断的渊源而又相对独立的具有显著特征的客家民系形成了.接着,客家又藩衍湘川云贵,横渡海峡,遍布五洲四海,发展成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影响深远的优秀民系.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诗云:“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诗中指的就是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历尽艰辛和苦难,迁居闽粤赣,进而向南方各省和海外发展的史实.
客家称谓的由来
客家民系在赣、闽、粤三角地带的形成,使赤县东南一隅光华炫目,生机盎然.充满神奇奥妙、多彩多姿的客家大本营骄傲地向世人宣告:这里有一群血脉里奔流着炎黄热血的人,在辛勤播种、耕耘着华夏文明,这一群人的名字叫“客家人”.
那么,客家的称谓怎么来的呢?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韵学》中认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客而家焉”,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总体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历史际遇和“以客自谓”的大度和豁达.“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这是一首在客家地区流传很久的歌谣.这首歌谣反映了客家人远离故土、远走他乡的历史际遇,表现了客家人随遇而安、心胸宽广的精神面貌.“人禀乾坤志四方”的大度,“身入他乡即故乡”的气概,表现出客家人“客吾所客、以客自谓”的豪迈气概.如果没有这种豪迈气概,客家人怎么可能会因被称或自称为“客”而自豪呢?
客家人,这个响亮的名字,让客家子孙后代为之骄傲和自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光彩.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和光大
--------------------------------------------------------------------------------
(三)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犹如一部规模宏大、气魄非凡的交响乐,而客家文化是其中扣人心弦的华彩乐段.过去,客家传统文化造就一批又一批客家优秀人才;今天,闪烁着人文理想光辉的客家文化,哺育新一代客家儿女茁壮成长.
客家文化
客家传统文化的根基 “客系何来?本黄裔汉胄(zh怽plainu),三代遗民,世居河洛,自晋初、战乱兵凶,衣冠南下,经唐灾、历宋劫,籍寄遐荒,筚路蓝缕创四业,溯渊源、千年称客实非客;家乡哪处?数远祖先贤、中原旧族,转徒粤闽,从宋末、居安业定,驻足梅州,复明播、继清迁,群分边郡,瓜瓞(di哱plain)绵延遍五州,同根柢(d媆plain),四海为家就是家.”(黄火兴:《长联一副》摘自《客家文化研究》总第1期)
在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迁徙中,无数次的磨难,淬炼出坚忍刚毅的客家人.中原文明的圣火,在颠沛流离的迁徙中四处点燃;在漂泊苦难中熊熊燃烧.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客家人背负中原文明辗转南迁,使古老的文明得以维系与延续,华夏文明就可能中断甚至覆灭.可见,客家人是华夏文明最古老的负载者,是古汉族的“活化石”.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属于过去的稳定存在的,流传至今并现在仍起作用的文化要素.客家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中原、河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源远流长,历史上的迁徙和僻处山地的环境条件,使之形成了既是汉民族的又有自己特色的客家文化传统.因此,客家文化是汉文化下属的具有民系色彩和地域特征的一种亚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客家文化的根.河洛文化产生于黄河、河洛地区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象征.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最为成熟的一支主脉,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中轴、摇篮和圣地.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河洛地区居住与从事生产活动,河洛文化即从此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河洛文化有了很大发展.河洛在全国率先进入文明时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文明的核心.中国文字首先产生于河洛地区.中国学术思想上的道、佛、儒、理四大流派,追其渊源,仍在河洛.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发端于洛阳.张衡在洛阳制作“浑天仪”和“地动仪”;三国的马钧在洛阳发明翻车.文史上里程碑式的汉魏文章、西晋文学、唐代诗歌、史地巨著及名家书画,历代皆盛于洛阳.洛阳是千年古都,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地上地下都留存有无数的文物古迹,文化堆积层丰厚,在国内名列榜首.
大本营地区的赣江、汀江、梅江流域,是客家文化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地域.客家学研究专家把近代客家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化,概括为“三江文化”(即赣江文化、汀江文化和梅江文化),表明了客家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大本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三江文化”及其代表人物.其一,赣江文化:主要是宋代文化,以赣南客家人聚居地形成的文化特色,其代表人物有客家人欧阳修、王安石等.其二,汀江文化:随着客家人南徙到福建汀州府,经历了元明清的战乱,形成了汀江文化的特色,其代表人物有李世熊、刘坊等.其三,梅江文化: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南徙到嘉应州形成粤东客家大本营之一,成为文化之乡,孕育成梅江文化,它的代表人物有黄遵宪、丘逢甲等.
客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犹如一棵枝青叶茂的参天大树.她挺拔的身姿,沐浴在南国温暖的阳光里;她发达的根系,深扎在中原、河洛的古老的土层中.这是一棵屹立于东方圣土的参天大树!这是一棵绿映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内在稳定性和外在规范性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因自然环境(即人地关系)和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产物.任何一个民系或民族的文化,它的生成和流变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也是如此.下面就客家文化意识及其基本特征进行初步的概括和分析.
客家文化意识是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精神产物.
所谓文化意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经验与智慧的积淀,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道德观念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调节和规范的作用.客家文化意识既带有浓厚的人文理想色彩,又富于求实的精神,其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是近代客家文化意识的基本内容.
客家文化意识的基本内容(即客家人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是:“四重”、“四薄”.第一、“重名节、薄功利”.客家人视个人名节比钱财更为重要.对个人的不仁不义,对祖先、父母的不敬不孝,对夫妻之间的不忠不节,对国家民族的背叛,以及男盗女娼、懒惰、赌博等行为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有辱祖先、有损人格和气节的.客家人常言:“人带面目树带皮”、“莫做亏心事,莫贪不义财”、“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第二、“重孝悌,薄强权”.迁徙的苦难,出洋的冒险,使客家人强烈企盼和衷共济、平等友爱,使客家人强烈愤恨为富不仁、待人不平等.这一价值观跟客家人的历史处境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第三、“重信义,薄小人”.客家人把信义视为社会交往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品德,并把它作为判别朋友或“小人”的价值标准.流落他乡谋生,为求生存立足,客家人首先是以信义取信于人.客家人把一切损人利己、欺诈、蒙骗、陷害、背信弃义的行为看作是“小人”之举.客家人常言:“无信非君子,无义不丈夫”、“亲君子、远小人”.第四、“重文教,薄农工”.客家人认为读书才能识理、明志,才能有出息.尤其是近代,客家人所在地区人口膨胀,山多田少,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人们为了摆脱贫困,大量往外地和海外谋生,文化知识成为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客家民间有句口头禅:“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客家童谣中唱:“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客家人“薄农工”的观念在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
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概括起来,有三个基本特征:一、质朴无华的风格;二、务实避虚的精神;三、反本追远的气质.
第一、质朴无华的风格
大本营地区简单、小规模的农业耕作,使客家人的现实生活只能停留在比较简单的、粗放的、低下的状态.“山多田少,树艺无方.土地所出,不给食用.走上川,越重洋,离了井,背父母,以蕲补救.未及成童,既为游子,比比皆是”(民国《大埔县志》).这是很多客家人所经历的共同生活.尚“简”崇“拙”,贬“奢”抑“侈”,长期以来不仅成为客家人固执的生活态度,而且发展成为他们持久、强劲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时尚.如“岁时燕享不废,亦鲜兢于汰奢.少长服饰尚新,未尝流乎侈潜”、“质直好俭,不务浮靡”、“民性质直,气习劲毅”;再如“冠婚丧祭尚俭,居服饮食器用不求华侈”、“民善治生有勤俭风,士知务学无浮靡习”;又如“齐民居不求华,服不求侈,饮食不求异,器用不求奇.”在客家地区,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年节岁时,大到民居建筑,小到衣着物用,无不流露出这种崇拙尚简的风骨.客家人尚简崇拙的审美意识,在客家妇女身上得到了典型的体现.“日暮女郎来打水,长裙赤脚鬓堆鸦”、“早出勤劳暮始还,任它风日冒云鬓.过客莫嫌容貌丑,须知妾不尚红颜.”在客家地区流传的诗句中体现出客家妇女这种审美观念.
第二、务实避虚的精神
客家人很喜欢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们认为,说空话无补于事,做实事必有收获.“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百般武艺,不值锄头落地”,这是客家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了客家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士耻虚务实,鲜以标榜为事”,即便是大本营地区的传统士大夫和文人学士,也崇尚这种求真务实的为人处世态度.这种根植于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务实精神,不仅体现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中,而且还牢固地植根于客家人的深层意识之内.
第三、反本追远的气质
客家人有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这种由反本追祖而产生的浓厚的历史意识,使客家地区的各种文化事象,无不带有古风和古意.有人把神州赤县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作了比较,并生动地描述:比起吴越文化的新潮、中原文化的沉勇、荆湘文化的神秘来,客家文化执著的是一种民族历史的深沉和凝重.它没有吴越的灵秀,没有中原的雄浑,也没有荆楚的浪漫,但却熔铸了民族文化的历史纵深感,凝炼了民族历史遗产的博大气派和精深气质.
浸染“乡土情结”的客家文化
“乡土情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更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里,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对自己的乡土有无限的眷恋之情.不少客家人,远离乡土数十载,尽管儿时生活是那么贫困,但对故土的思念又是那么甜蜜.乡土情结,灌注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在客家文化之中.
迁徙,背井离乡,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的土地和亲人.客家人一次又一次的辗转迁徙是被迫的,被迫离开家乡、失去家乡故土的人,怎能不更懂得家乡故土的可爱呢?怎能不更珍惜乡土情谊呢?
反映乡土情调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客家传统文化中,反映乡土情调的莫过于客家山歌.俗语云,“客家山歌特出名”、“客家山歌松口(地名,谐“从口”)出.”这种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歌使人顿生思乡怀乡之情,在中国民歌中独树一帜.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一朵色彩艳丽的奇葩,也是东方诗歌大园里出类拔萃的妙诗.客家山歌是客家地区民间文学的瑰宝.它直接从人民群众中产生,尽情抒写客家人的生产与生活、欢乐与忧愁,情深景真,质朴优美,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广泛而持久地在客家人聚居地流传,魅力常在,青春永葆,表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除了客家山歌外,还有广东汉剧、采茶戏、花朝戏、提线木偶戏和山歌剧等地方戏剧.这些地方戏剧,除汉剧外,都用客家方言演唱,曲调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客家传统文化中,流传最广,浅显易懂,客味特浓的是民间谚语.尤其是那些怀乡思亲的谚语,更让人铭刻在心.如:“命长不怕家乡远”、“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只要人情好,食蕃薯汤也甘甜”……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雕刻、绘画、民间工艺品和风味小吃,都浸染着浓浓的乡土情谊.
客家人!你无论从中原迁徙到东南阴霾不开的蛮荒之地,还是从故土迁徙到异邦的荆天棘地,你总是那么昂扬奋发,那么坚忍不拔,你的心中写着“成功”两个大字,你的心中找不到“失败”两字的影子.客家人,你究竟为什么这样犹如钢铁般坚强?这是因为你的心里怀着一块采自中原地层深处的传统文化的黑煤块——燃烧着人文理想的冲天烈焰——照亮了所有客家儿女前行的路.这冲天烈焰散发出来的热力,使神州大地温暖如春,使五洲四海温暖如春.是的,客家人是春天的使者,客家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开僻出崭新的春天来.
客家文化是古老汉族文化老树上绽出的新枝,在这郁郁葱葱的新枝上,已经挂满了色彩斑斓的果实.
附录:客家土楼民居——一曲自然而舒展的交响曲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星罗棋布,它是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所创造的一种用土夯筑的巨型的民居建筑,它无意炫耀自己的风采,但世界却为之而惊叹!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赞叹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近年来,前往考察客家土楼的国内外专家游客络绎不绝,他们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日本一位教授在闽西客家地区考察土楼民居,他饱览一座座结构厚实的、高峻雄伟的圆形和四方形土楼居,赞叹:“如同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一曲自然而舒展的交响曲”.
客家土楼建筑形式内涵——揭示客家精神与客家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她是“中国南方山中的传奇”,她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珍贵的“活化石”,她是世界民居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瑰宝.
(四)
“客家腹地”人文秀,崇文尚学蔚成风.以“世界客都”梅州为中心的十几个县是“客家腹地”即客家中心地区,这里的教育特别发达,素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的美誉.梅州史称“文化之乡”,体现客家人以人为本、以文为骨、倚重知识、崇尚教育的精神.古人云:“梅人无殖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所至以书相随”.清代知州王之正曾说:“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不肯辍业.”在梅州,私塾、社学、书院遍地都是,昔日先辈科举考试入选而金榜题名者众多,可谓“光宗耀族”.近代梅州教育引人关注,1925年,周恩来第二次东征到梅州时曾说:“梅县教育之发达,恐匪特为粤省各处县城,如县立师范、东山中学、县立中学、学艺中学.办理颇有精神,其余各校成绩亦佳,教育尤为普及,即至贫之家,亦令其子弟入学.”今日梅州,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正与教育现代化接轨,努力再创崭新的“文化之乡”.
法国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曾在梅县传教二十余年.1901年著有《客法词典》,在自序中说:“在嘉应州(今梅州),这个不到三四十万人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学校,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中,便有十余间中学和数十间小学,学生的人数,几乎超过城内居民的一半.在乡下每一个村落,尽管那里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亦不过三五千人,便有一个以上的学校.因为客家人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们祭祀祖先的所在,而那个祠堂也就是学校.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都有祠堂,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桩骇人听闻的事实,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各国也毫无逊色.为什么梅县的教育会这样的发达呢?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它的环境所促进,因为这地方,山多田少,粮食不够,男子必须出外谋生,而学习谋生技能,自必先知书识字;况其祖先原由北方迁来者,皆为门户清高的人物,都存有读书为贵的观念,因此,他们便极力想法设立学堂.他们的祠堂都有许多公产,并将公产所收入用来办学,学生大抵免费,所以虽属乞儿子弟,亦有读书求学的地方,而不致成为文盲,此即所谓教育机会均等者是也.”四十年代末,梅县就有三十四所中学,普及中学教育为全国之冠.
客家先民来自人文荟萃的中原、河洛,扎根赣闽粤山区后,他们秉承中原遗风,以耕读传家.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在客家社会里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