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范仲淹所做的几件事,明儿就交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19:07:39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范仲淹所做的几件事,明儿就交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范仲淹所做的几件事,明儿就交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范仲淹所做的几件事,明儿就交了~
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一)
景佑元年(1034),范仲淹因对仁宗帝废郭皇后一事有不同看法,而被贬至睦州,这是他第一次到浙江担任地方官。虽然他被贬谪而来,但他与一般的封建文人不同,不消沉怨叹,不患得患失,而是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忧国忧民。他在《睦州谢上表》中表示,既到睦州任长官,"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从赴任到离任,前后只有几个月时间,但却干了不少实事,深得睦州人民的爱戴与怀念。
第一...
全部展开
(一)
景佑元年(1034),范仲淹因对仁宗帝废郭皇后一事有不同看法,而被贬至睦州,这是他第一次到浙江担任地方官。虽然他被贬谪而来,但他与一般的封建文人不同,不消沉怨叹,不患得患失,而是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忧国忧民。他在《睦州谢上表》中表示,既到睦州任长官,"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从赴任到离任,前后只有几个月时间,但却干了不少实事,深得睦州人民的爱戴与怀念。
第一件事是建严子陵祠。范仲淹钦佩严子陵,在上任乘船过富春江严子陵隐居处时,他写下《五绝》一首:"子为功名隐,我为功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到梅城任知州后,他来到七里泷,寻访严子陵的遗迹及后裔,并下令在东台山麓为严子陵建祠堂,免除其四家后裔的赋税和劳役,要他们管好祠堂事务,并亲自为之写《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颂扬严子陵的高尚情操 "出乎日月之上","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深寄其倾慕之情。著名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16字赞语,即为该文的结尾。
第二件事是建龙山书院。范仲淹重视教育,每到一地即创建书院,到睦州后也不例外,他在梅城庙学原址上创建睦州第一座书院,融庙学与书院于一体,严州中学的前身为"严郡中学堂",可以说与范公创办的龙山书院有渊源关系。
第三件事是兴修水利。梅城位于新安江、兰江、富春江汇合处,背靠乌龙山,面对三江口,常有水患。范仲淹主持修筑南北相连接的堤坝,疏浚梅城西湖等水利设施。范仲淹在睦州虽然只有半年,但他体察民情,政绩颇佳,老百姓非常怀念这位正直的州官,先后在梅城建起"思范亭"、"思范坊"、"思范堂"、"潇洒楼"、"潇洒亭"、"甘棠楼"、"范公祠"等,纪念这位"内刚外和,所至有恩"的父母官。
(二)
宝元元年十一月,范仲淹来越州(今绍兴)任知州,这次范仲淹是被权相吕夷简扣上"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等罪名遭贬的。这是他第二次到浙江担任地方官。他在越州大约17个月(即1038.11~1040.3),所做的几件事,永远为越州人民所牢记。
首先是兴办府学。
他一到越州就急忙写信给他的好朋友、著名学者李泰伯,诚恳地邀请他来越州讲学,李泰伯果然来了,在范仲淹的大力倡导下,越州办学之风大兴,郡内"多自置学,聘名儒主之"。他离去后,越州人民建"希范亭"纪念他,又在亭前立一牌坊,牌坊上题"百代师表",以褒扬他兴学之功。
其二是宣扬"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
越州卧龙山(即今府山)的西北方向,原有一凉堂,凉堂西面有一口久被堙没废弃的古井。范仲淹命人除去杂草,掏尽淤泥,发现古井"泉清"而"味甘","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嚼轻冰,凛如也;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范仲淹把凉堂命名为"清白堂",并特地写了一篇《清白堂记》。在"清白"两字上大做文章,借"井德"喻"官德",大力宣扬"所守不迁",即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信守不移;"所施不私",即清正廉洁、不徇私情。这不啻为当时贿赂成风的官场开出了一剂道德修养的良药,伸张了正气。
其三,是褒扬历史上的爱国名人。
褒扬名人就是尊重名人,学习名人,就是要后人多做好事,客观上起到积极作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越州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名人辈出,范仲淹到越州后,特别赏识的是范蠡和贺知章。
范蠡姓范,范仲淹称之为"吾祖",他到职后,特地去其旧居翠峰院,凭吊这位帮助越王勾践复国雪耻而后又隐居的功臣,还作了一首《翠峰院诗》:
翠峰高于白云闲,
吾祖曾居水石间;
千载家风应未坠,
子孙还解爱青山。
在这首诗里,他以子孙自居,可见他对范蠡的推崇备至,"爱青山"寓有热爱祖国锦绣河山之意,也即所谓"家风"所在,所以他自以为荣。
对贺知章,他亦非常景仰。他一到越州,就去寻访贺知章的故居"天长观",见故居破败不堪,命工役"度材而新之",又特地刻上途中所得的徐铉作的序文,"以广游人之观采"。
(三)
皇佑元年(1049)3月,范仲淹赴杭州任知州,这是他第三次到浙江做官。这时他已61岁了,由于他在多年抗击西夏的战争中积劳成疾,而后又耗尽心血推行"庆历新政"--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而受阻,搞得他身心疲惫,年迈体衰,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当时的仁宗帝不知是否照顾他的身体有所颐养,让他来杭州任职。他的子弟、好友纷纷劝他在杭州或购或建一宅第园林,作为退休逸老之所。但范仲淹听后却一口回绝,他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
皇佑二年(1050),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
范仲淹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遇此境况,他没有延用开仓赈粮或施粥济荒常规,而是一反常态,创造性地实施了三项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荒政三策",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兴利。
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修道路、兴水利、建校舍,盖库房……因饥岁工价至贱,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又解决了大量饥民流离失所之苦。
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一时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
三是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城粮食爆满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
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条条奏效,"是岁,惟杭州安然,民不流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