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最好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3 06:54:46
论述题: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最好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论述题: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最好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论述题:联系

论述题: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最好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
论述题: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最好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

论述题: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最好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
论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肇州县朝阳沟镇双榆小学 巴福全
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国家及时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简称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是对广大公民的一种教育.对于小学而言,素质教育的要义可以概括为“二全一活”,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一种和谐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则是着眼长远,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考虑,它强调诸方面和谐、协调地全面发展,它关注个性的张场.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压力.
一、素质教育给教师的压力
(一)社会变革中的现实“压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除了要面对诸如家庭结构、学生群体等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上的新问题,还要应对经济改革带来的更高要求.
经济的开放使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蜂拥而至”.“现代化教育媒体”作为改革的“宠儿”迅速占领传统的学校教育阵地,一时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为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也就成为必须掌握前沿“技术”的生力军,他们为信息、为网络忙得不可开交,无形之中心头又多了一块“病”.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而这又必须实施素质教育,那么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就在情理之中.这样一来,无论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都必须对自己的学历提升而努力奋斗.“学无止境”对教师来讲恐怕体会尤为深刻.
(二)教育活动中的“互动”压力.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性格,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一分子.如果理想的教育过程或教育结果、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成长结果基本上一致,教师就会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但是,学生不是机器,他是有独立人格的现实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的共性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教育的个性差异,这是教师面对学生的现实压力.事实上,学生并不像教师期望的那样在“控制”中成长.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科研究与教育,则无法适应充满个性的学生在成长中的各种要求.而来自社会、家长的期望“压力”,又使教师的责任心与学生发展差异之间的距离无法缩小,在“互动”过程中加大了负担感.
(三)传统观念中的形象“压力”.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里,“敬业”与“奉献”等价值观念在长期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的职业形象期待,同时也成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这种观念无形之中忽视了教师职业的社会性的一面,使教师职业缺少生活性和主体性,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一个新世纪的教师,要在激烈的社会变革和社会需求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外,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外来“压力”的排解,直接制约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有何要求呢?
(一) 教师有要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爱事业、爱学科、爱学生.
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的重要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而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的教总是植根于对学生的爱.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尽心竭力地教学生,才能科学地教学生.爱生爱才是新型师爱的集中体现,这种新型的师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真爱,不能假爱;要公正,不能偏爱;要宽严适度,不能溺爱;要情理交融,不能感情用事.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在于教学生会爱,学生不仅能享受爱,懂得爱、体验爱,而且能自爱爱人,升华为奉献爱,这种新型的师爱,不是母爱,胜似母爱,高于母爱,贵于母爱,是产生“亲师信道”教学效应的心理基础.
(二) 教师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
美感是人们在欣赏自然景物、文学艺术和社会现实事物是所体验到的崇高、壮丽、优美等产生的情感,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表现出的审美情感,对学生美感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合格的教师应有强烈的美感,教师强烈的美感主要表现在:①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对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环境、美的仪容的自信和追求之情;②教师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浓厚的兴趣;③教师对引导学生鉴赏美、创造美持积极的态度;④教师既有对自己人格美的执着追求,又有对他人人格美的赞赏、钦佩之情.
(三) 教师要有浓厚的职业兴趣—求精、求广、求新.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浓厚兴趣.是积极地创造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
1、教师的中心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兴趣,对所教学科和教学方法探究的兴趣是教师的中心职业兴趣,这种兴趣,不仅能驱使教师去接近和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自觉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而且能促使教师积极地钻研业务,认真地、满腔热情地从事教育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兴趣,常常会引起学生相应的学习兴趣.如陈景润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就源于他的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的兴趣.
2、教师应有多方面的兴趣
教师的兴趣不应仅限于所教学科,教育经验表明,许多优秀教师都有着广泛的求知兴趣,尤其是当今的信息社会、教理科的教师也应懂点文史知识.缺乏文史知识的理科教师往往语言不生动、不丰富、甚至词不达意,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科教师也应该学点自然科学知识,因为,要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对自然科学有一定兴趣.广阔的求知兴趣既是教师兴趣的特征之一,又是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保证.
3、教师应乐意参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教师不但应积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还就主动关心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体验中,建立自然并富有情感的关系,寻求教育学生的新方法,调整工作的新思路,师生的兴趣也可以得到相互补充,协调一致.
(四)教师要有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适时、适材、适用
教育的效果并非全完决定于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它还以学生的“心理背景”与“知识基础”为转换,教师的教育活动只是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活动必须因材施教,视“材”为“教”的依据和出发点,“教”必须考虑不同的“材”.
因材施教是指依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经验和个别差异,恰当地选择教学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通过对学生课堂内外和日常生活的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可以在掌握学生各自细微的外部行为表现上,调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状况,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状况,把握学生认知、情绪、意志及个性方面的特点.②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把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措施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不能“迁就”或“迎合”学生.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可望且通过努力又可及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这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③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施之以教.④帮助学生设计今后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兴趣,全面发展学生个性.
(五)教师要有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敢想、敢干、敢闯.
富有创造是现代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创造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传道、授业、解惑”对表现出来的敢想、敢干、敢闯的独创精神和独创能力.
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把握都有新颖独特之处,具体地说,表现出如下特征:(1)教学思想的开放性.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倾向于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不断的往复交替的动态开放系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教学对象,处理教学问题,激发和爱护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倡对教学过程的自觉调控,(2)教学设计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现代教学强调教师要进行灵活、多样化、独创性的教学设计,提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法,自主增删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设计富有弹性,可以根据目标达成情况和学生心理接受能力随时调整教学过程.(3)教学信息传输的经济、迅捷性.从信息论观点看,教学是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学的成效主要取决于能否经济,快速地将教学信息传输给学生.要做到这一点,这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信息,不断探索既简明迅捷又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信息传递方式,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将计划传输的教学信息准确有效的地传递给学生.(4)重视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5)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人们无论以哪种方式想出新异办法解决问题,都是以一定知识为基础的,但并不是一个人有丰富的知识就具备创造能力.从知识到能力有个转化条件,这个转化条件最主要的是实践活动,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善于选择课内外结合的途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6)不失时机地运用教学反馈信息,机智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学过程变化多端,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善于捕捉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调控,保证教学过程不受或少受无关变量的影响,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就会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富有创造性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人格特征之一.
总之,教师就应不断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

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此带来了诸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道德观、价值观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冲击下产生震荡。这样的情形对人的心理健康已构成很大的影响,尤其以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健全心理为己任的教师群体,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教师心理障碍: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近年来,在圣洁的教育园地里,发生了一系...

全部展开

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此带来了诸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道德观、价值观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冲击下产生震荡。这样的情形对人的心理健康已构成很大的影响,尤其以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健全心理为己任的教师群体,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教师心理障碍: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近年来,在圣洁的教育园地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许多孩子仅仅因为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就遭受到恶劣而又残暴的惩罚,罚"吃苍蝇"者有之,强迫学生互打耳光者有之,往学生脸上刺字者有之,剪断幼儿手指者有之,用火钳烫伤学生者有之,当众扒掉女学生裤子者有之......一件件,一桩桩,无不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一向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现在到底怎么啦?!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有一点则是共同的:施暴者都一定有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就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然而,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数据或许是枯燥的,但数据往往又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1、前不久,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检测。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
2、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48%,与一般群体的"常模"相比,有23.4%的小学教师超出"常模"2个标准差。
3、广州市天河区在最近举行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还显示,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
4、杭州市教科所去年上半年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
5、北京市对五百余名中小学老师的调查更显示,近百分之六十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百分之七十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1]
天堂缘何而失落:为教师心理号脉!
教书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跟活动着的人打交道,会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与冲突,在同化与顺应的力量对比中,常常不易寻求到恰当的平衡点,从外因(自然与社会)到内因(个人身心条件)都将遭受许多甚至是很严重的挫折。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 主观上的高期待与客观上的低定位。一提起"教师",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许多溢美之辞。文化的传承,道德的典范,不仅管教下一代,而且还"肩负着教育甚至领导民众"的职责[2]。不管言者出于敬仰抑或同情,听者却信以为然。于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就把他们的自身价值偏移到了某种政治场的中心,结果是徒增烦恼。其实在我国知识分子当中有这样的说法,"达则做官去,穷则教学生"[3],足以说明教师实际处境之尴尬。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联合国日内瓦国际教育局长皮亚杰就曾呼吁东方国家要着力提高教师经济地位,以解决这支队伍人才匮乏的问题[4]。但时至今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很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的生活待遇还是相对贫困化。因此按照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这些教师本该"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可他们却偏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兴许是懂点文化的缘故吧。弗洛伊德说:"有时由于先有知识,而预料危难之将至,于是知识反而会引起惊惧。"[5]有惊惧,便大声疾呼,但可惜人微言轻,反被讥笑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挫折感、失落感接踵而至,焦虑、抑郁,这便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情绪障碍。
二 说"自我"好困惑,需要与可能相煎何急。教师职业以利他为目的,并依赖他人的成就来间接体现自我价值从而使自我逐渐埋没和消融。而这是有悖于人之"似本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如果我们承认人的本质或核心是自我的话,如果我们的确承认婴儿一生下来就彼此不同的话,......则我们的首要任务便是去揭露和发现我们自己到底是什么。这包含着自我实现、自我接受及自我形成。"[6]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级的心理需要,其基本特征包括富有创造性和反抗社会上现存的文化类型等。那么,假如自我实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奋斗目标的话,对教师而言,恐怕就是痴心妄想了。许多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摊开的履历表,会被诸如"有何工作业绩、创造发明、科研成果和著作"等项目问得心惊胆战,哑口无言。这时你才深切地感受到原来弟子的功成名就无论如何也帮不了你这独一无二的"自我";再说,教师的劳动要对一定的上级机关和学校负责,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等问题上,教师个人的独创精神都受到太大的限制。就拿我国当前的教育转轨来说吧,人人皆知素质教育好,可整个社会评价体系层层设障,高考指挥棒八面威风,你欲何为?这种长期压制个人需要而被迫服从外界强力的后果,心理上怎么会不严重失衡。
三 双重格局,教师与学生主次难分。教育在适应与不适应,"社会化"与"解放"两个极端之间,确实很难找到合乎各种不同状况的道路。从一般教育方法的观点来看,事实上也潜存着一种具有双重性
的原则或矛盾:一方面是强调成人社会生活的作用而以教师为主导;另一方面是强调个人行动具有同样建设性的作用而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倘若不能辩证地把握这种主客体的交互关系,则可能会掉进一个两难的情境之中,在看似对立的两种需要的拉锯战中引发精神疾患。如前所述,教师的职业和地位决定了他在对待校外环境的强大势力时不得不封闭和压抑个性,以保持无条件的顺应姿态。这种长期受虐的消极反应常可表现为迁怒于人,转嫁危机。有的教师就在校内环境寻求突破口,用同样无条件的同化力量强迫学生俯首听命,甚至以一种病态的报复心理,对无辜的弱者实施暴力以求缓解自己受虐的苦痛。
四 工作超负荷,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这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态。事实上,对于教师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据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康教育课题组调查,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7]。事实上,从调查数据的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
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
教师心理按摩: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种种迹象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了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侯了!如何应对?一方面,社会应当还教师以公正,不能借"稳定队伍"而制造泡沫荣誉。要真正关心教师,建立一定的心理咨询机构,切实解决教师的各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去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同常人一样经受各种风吹雨打,不断增强自身的耐挫能力。要加强修养,逐渐学会控制(不是压抑)情绪;要给自己留下一片天空,适当参加一些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文娱活动,这有助于摆脱精神、情绪上过于紧张的困扰,从而产生愉悦感、充实感。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学校领导应积极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具体做法:
一.调适工作压力,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感
调适教师工作压力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正确认识压力。当压力来临时,教师相信压力也蕴藏机会,进而主动地适应压力。
端正专业态度。专业态度不端正而感受很大工作压力的教师,应时常检讨自己的教学态度,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培养敬业精神,并改变权威和严厉的管教方式,提高教育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有效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工作,借以降低工作压力。
寻求社会支持。一项研究显示,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无法妥善应对
压力。且有较多不良适应的思考及行为方式。当压力太大而产生心理障碍时,教师必须寻求亲友、同事、师长、心理医生或辅导专家的帮助,将自己纳入社会支援网络系统的一部分,以协助自己度过难关。
教师的职业满意感,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受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还直接取决于教师所处的学校具体环境、学校领导水平及教师需要的满意程度等因素。为此,要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感,领导者必须讲究领导艺术,关心教师疾苦,合理满足教师需要,调动教师积极性。
二.减轻负担,增强教师的工作乐趣感
人的需要是复杂而有层次的,不仅包括工作之外的工资、福利等物质需要,而且包括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感、成就感等精神需要。许多教师在条件差、待遇低的情况下,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与学生在一起,便感到了活力和朝气,看到学生健康成长,就感到无比的欣慰;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和教师职业的重要使命,心理上就得到莫大的满足。学校领导者应该珍视教师的这种工作乐趣感,并使之转化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还应在教学管理中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思想压力,保持教师稳定的积极情绪。创造条件,引导更多的教师经常体验到工作的乐趣,从而产生工作动力,是学校领导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必须作到以下两点:
合理安排教师时间,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学校领导应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学校各项工作和教师的作息时间,减少会议和形式
主义的要求,以保证教师工作、进修与休息的时间。
实行"弹性"管理,保证教师自由支配时间。教师是从事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不断学习,因此对教师应进行灵活管理,给其更多的独立思考与钻研的时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自由支配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教师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少,他没有什么东西可教的时刻就来得越快。""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8]
三.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
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是维护并增强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工作离不开人际关系,一个教师若在学校中能与同事、学生、领导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环境,就会心情舒畅,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还能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方面须注意以下几点:
放扬民主,改善干群关系。调查表明,多数教师在烦恼是不愿找领导谈心,如某校71%的教师在烦恼时不愿找领导,88.9%的教师反映在挫折时只是受到临到的批评指责[9]。这说明领导与教师之间关系冷淡、不融洽。可见,改进领导作风,建立一种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学校管理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重视人际间多种交往,提高弹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根据人际互助论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朝着高酬赏和低代价的方向发展的,这种交往有功利的、经济的和现实的,也有精神的、心理的和超现实
的。一般而言,功利性的交往较现实,但不长久;而心理性的交往较能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且能长久。因此,教师若想搞好人际关系,除了多用心思去了解别人的需求外,不妨坦诚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吝啬对别人的欣赏,或注意把感激的心情即使传达给对方。学校领导应协调教师的各种人际关系,创设条件促进各种人际交往,以消除误会、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同时,应启发教师懂得每一件事都可能有多方面的看法与不同的做法,遇事应善于运用弹性的处理方式,使事情得到更圆满的解决。
保持乐观,提高情绪的调控力。与别人相处,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但必须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忍则忍,才不会使事情越弄越糟。有些人的不佳情绪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于是将它发泄在其他人或事物上面,这就是所谓的"迁怒"。迁怒最容易破坏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自我调节,控制情绪,保持愉快心境与乐观情绪。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思想修养,增强情绪调节水平;二是善于做好语言调节;三是转移注意,淡化情绪冲突。
形成良好的团体心理气氛。学校的团体心理气氛,是学校组织中占优势的人们某些态度的综合表现,它往往通过长时间的积极或消极情感的持续作用,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工作、学习效率。据研究,在充满敌意、争吵不休的心理气氛中,教师感到内心压抑、痛苦,个性与能力的正常发展都受到限制,教学效率也降低。因此,学校领导要努力营造学校良好的团体心理气氛。
四.增强教师的耐挫力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不同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不同,一项关于教师心理挫折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自尊需要受挫比例最大,占33.3%;成就需要受挫占24%;两项合计占57.3%[10],且都与学校管理有关。因此,学校管理必须重视增强教师的耐挫力。
帮助教师知觉重组,正确分析挫折。教师的挫折如果源于内在因素,学校管理者应协助他认识到事情并没有他本人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或引导他以另一种动机来取代他所无法满足的原有动机,或规劝他延缓动机满足的期限而不要操之过急。这种以改变主体认知的方法来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就是知觉重组。教师产生心理挫折时会情绪波动、焦虑烦躁,或生气,或抱怨,或压抑,或攻击意欲。对此,领导要对他们关心、理解、同情、体贴,不要一律简单斥之为闹情绪。其实,教师的心理挫折除与学校管理不当有关外,还与教师需要动机的强烈程度、抱负水平、对困难的预见力及其挫折耐受力等主观因素有关,其中心理冲突是心理挫折的重要内部起因。学校管理者除了解与具体事件相联系的心理冲突外,还应分析某些与教师职业特点相关的心理冲突,如教师的成就需要与成功可能性的冲突,教师责任感与其自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感的冲突,多种角色和角色期待的冲突,理想化与现实感的冲突等等;在分析的基础上,帮助教师研究解决的办法。
引导教师自我调节。包括:①自我克制,增强自控能力,控制
由挫折引起的情绪波动,不急噪,不消沉,改变不良心境,学会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抑制,自我激励。②设法使情绪合理释放,多找朋友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解开疙瘩,消除误会。③运用情绪转移法,转移情境,转移注意,以改变心境。
此外,教师还必须自觉加强人格锻炼,懂得正视现实和适者生存的含义,有意识地接受种种挫折情境的考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耐挫力,以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于新浪网
[2][3]罗炳之 中国近代教育家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
[4][瑞士]让·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126
[5][奥地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353
[6]崔录,李玢编 现代教育思想精粹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150
[7] 资料来源于人民网
[8][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和青年校长的讲话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9][10]陈安福 教育管理心理学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86 390

收起

论述题: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最好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 联系当前教育改革实际,谈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谈谈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 军事理论论述题 请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以当前增强国家发展的忧虑意识,结合自己的观点,谈...军事理论论述题 请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以当前增强国家发展的忧虑意识, 现代的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什么?素质教育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析当前教育改革 当前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有哪些? 如何用唯物历史观点看待当前教育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 汉译英 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要以什么为核心 小学语文课怎样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改病句 如何应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论述题?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的依据原因现代教育学中的 论述题:谈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式?(宏观经济学的,) 未来的教育改革方向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面对当前应试的弊端,教育需要改革 论述题1.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关系.2.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