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怎么产生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7:47:47
方言是怎么产生的?
方言是怎么产生的?
方言是怎么产生的?
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中国古代语言从时期上来分,差异很大,所以争议也很多.有两种资料(在下面),第一种是从历史的角度,第二种是从古汉语发音的角度.但不管是哪方面资料,对于秦朝以前的中国官方语言都还是未知数.
总的来讲,如下:
秦朝以后:以陕西、咸阳方言为基础的某种语言;
南宋时期:出现类似北京的“儿化音”;南京话也有可能.
官话在明清时代的不同时期可能采用不同地区的语音.明代至清初的官话究竟采取哪个(哪些)地区的语音,有颇多争论,有金陵(今南京)说、北京说、洛阳说等数种1.可以确认的是,从清朝的某一时期至清末,官话都是采取北京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南京话、洛阳话、北京话,与明清时期特别是与明初的南京、洛阳、北京音相比已有很大的变化.
:(此文章好像缺乏实证,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参考价值)
当今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的基础就是北京话.中国官方语言的这个传统大概从元代就开始了.但是,元代以前,中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几乎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
中国大一统社会的建立始于秦朝,但是,历史记载显示,秦朝只统一了文字,所谓“书同文”,而没有统一语言.直到今天,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很大,也是一个历史的遗迹.秦朝以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夏商周的官方语言应该相对统一,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独立王国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的官方语言.齐楚燕韩赵魏秦,再加吴越等,各个朝廷的官方语言应该是不一样的.
那么秦朝以后,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建立之后,中央朝廷的官方语言是什么呢?按照常理,秦朝的官方语言也许应该是以陕西、咸阳方言为基础的某种语言吧.西安作为历史古都,在中国历史上长期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元代以前,中国政府的官方语言应该是陕西话,或者西安话.
之所以要讲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时,我们会碰到一个问题.中国古代诗歌非常讲究音律和平仄,那么,这种音律和平仄是按照那种语言制定的?换句话说,李白的诗应该用什么语言念更符合音律和平仄?今天,我们念李白、杜甫的诗,毫无例外地使用的都是普通话,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李白在朝廷之上,要求高力士为他脱靴再做诗的时候,他使用的什么语言?我们用今天的普通话念“看书”这个词的时候,一模一样的发音,在陕西话里就是“砍树”.那么,当唐朝人写下“砍树”这个词,我们今天念的时候,应该是念成普通话的“砍树”,还是“看书”?虽然这种区别对于今天我们读古文、念古诗似乎也没多大区别,但是,在我们研究古代诗歌音律的时候,这个区别就非常重要了.
宋朝的苏东坡诗名很高,苏东坡是四川人,我听过用四川话念苏东坡的诗,很有味道,不比用今天的普通话念逊色.然而,我们能够肯定苏东坡诗词的音律就是按照四川话的发音吗?好像也没有充分的理由.
宋朝还有一个诗人叫周敦颐,也就是写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那个人.历史记载说,周敦颐的诗歌是语言和音律配合最好的.今天我们用普通话来念周敦颐的作品,这种感受并不明显.所谓语言和音律的配合,可以举一个现代的例子让大家有所体会.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有一首歌叫做《在蘑菇的小姑娘》,谷建芬说,她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念歌词,在念的语调中找到音乐旋律.当我们唱这首歌的时候,“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唱腔和念白真的非常接近,这也是这首歌曲琅琅上口的原因之一.可惜现在很多作词、作曲的人,不太懂这个道理.回到周敦颐的问题上,古人评价周敦颐,说他的诗歌和音律最贴近、最符合,用今天的普通话我们难以感受,也许合理的解释就是,周敦颐的诗歌最适合的语言可能不是今天的普通话.
作为语言学的学术研究,中国的语言在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制定标准语音的事件,一次在汉朝,一次在宋朝.但是,那时候的语音规范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模糊的.例如汉朝的《说文解字》,对于字音的注释,今天看来就不够精确.举一个例子,按照《说文解字》的主音规则,“刘”这个字的发音可以注释为“李楼切”,也就是“李”的声母同“楼”的韵母相切.但是,“六”似乎也能这么注音.当然,“六”更适合的注音也许是“李漏切”,然而,当我们不知道“李”、“楼”、“漏”的标准发音时,又如何能获得“刘”、“六”的准确发音呢?《说文解字》的注音法,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循环,你只有掌握“李、楼、漏”的发音,才能掌握“刘、六”的发音,但是,要掌握“李、楼、漏”的发音,你还必须先掌握其他字的发音.这种注音的循环状况,缺少了今天小学生先学音标的标准化过程.同样是“李楼切”,用普通话读,和用四川话读,用广东话读,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难以达到统一语言发音的效果.对于语言学家来说,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不符合音律的现象,他们往往用一个简单的说明就带过了——古代发音和今天的发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