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为啥意思?望闻问切是什么道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9 07:17:48
望闻问切为啥意思?望闻问切是什么道理望闻问切为啥意思?望闻问切是什么道理望闻问切为啥意思?望闻问切是什么道理【名称】望闻问切【拼音】wàngwénwènqiè【解释】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

望闻问切为啥意思?望闻问切是什么道理
望闻问切为啥意思?
望闻问切是什么道理

望闻问切为啥意思?望闻问切是什么道理
【名称】望闻问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è 【解释】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 【出处】 最早应源于《难经》 第六十一难 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事例】~是中医必经的步骤.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叫做四诊.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中医 中医用语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 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中医的望具体就是指看五官,目舌口鼻耳,看眼睛是否有神,眼白是否有异常,舌头是否过红,舌苔是否过厚,舌苔颜色是白还是黄,口腔是否有炎症,颜色是否过红或过白,鼻子是否有有鼻炎,鼻涕是稀还是稠,颜色黄色还是白色,耳朵外形、性状,主要看耳轮耳轮肉厚的肾先天就比较好,然后有没有耳鸣或者耳炎.注: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解释就是:眼睛的毛病就是肝有问题,舌头有问题就是心脏不好,口腔问题就是脾不好,鼻子的问题就是肺不好,耳朵有问题就是肾不好.但是在眼睛和舌头又有细分,在眼睛里面还具体分为瞳孔和眼白,瞳孔反映的是肝的问题,比如近视、眼神恍惚都是肝的问题,通过养肝是可以治好的,现在就很多通过养肝治好近视的(这在西医是基本不能治疗的).眼白对应的是心肺,眼白如果红了,则说明心火热了,引起眼白的毛细血管发炎充血.舌头边沿反应的是心脏问题,舌头红了说明心火热,要降火和养心.舌苔则反映的是脾胃的问题,舌苔黄,脾胃火大,舌苔白了,说明脾胃寒了,要养胃养脾. 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问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均要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真正的中医只问大小二便(性状、次数等),不会问什么病,问什么病的基本只配做大夫(西医医生),不配叫中医.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特别要理解中医问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辨证,不同于西医学的完全辨病.如问寒热,要问清是恶寒发热及寒热的轻重主次,还是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或寒热往来,发热是壮热还是潮热、身热不扬等,以辨病位、病性.问疼痛要问清是胀痛、走窜痛、刺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空痛及拒按、喜按等.以辨寒热气血虚实,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还须注重内外环境、气候、居住地区、生活及饮食嗜好、性格情绪、体质类型等与疾病的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在中医主要是指把脉,把脉是必然是双手同时把脉,如果不是同时把脉的,绝对是假中医. 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此脉多属外感表证,表明病位在表,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常见于伤风、感冒及多种传染病的初期.但也有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浮阳外越而呈现浮而无力的虚脉. 沉脉(附伏脉) 脉搏显现部位深.轻取不显,重按始得.此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沉迟为里寒,沉数为里热,沉涩为气滞血瘀,常见于水肿、腹痛,久病及多种虚弱性疾病. 伏脉:比沉脉显现部位更深,重按推筋着骨始得.为邪气内闭或剧烈疼痛或厥证. 迟脉 脉搏次数少,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少于60次),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冷积(阳虚阴盛),迟而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心气虚弱等病证. 数脉(附疾脉) 脉膊次数多,一息六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多于90次).主热证,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洪数为实热,细数为虚热,弦数多为肝火旺,常见于热性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数而无力也可见于气虚证. 疾脉: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20次左右),多属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或元气将脱的重证. [编辑本段]望诊分类 简单来说,望诊包括一般 望诊和舌诊 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望神 察色,望形态 望五官等,舌诊包括望舌质 望舌苔.望诊首先是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如精神萎糜,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通过望神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预後,做一个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察色主要 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 ,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正常中国人面色微黄,红润光泽,若出现异常色泽称为病色,常见的有:白色,主虚主寒 主失血;黄色,主虚主湿;青色,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红色,主热;黑色,主肾虚. 望形态是指望 形体和动态, 如形肥食少为脾虚有痰.形瘦善饥,为胃中有火.踯卧喜静,多属寒证.烦躁喜动,多属热症.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是喘症,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是痉病;久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危重证候. 中医经验认为五脏开窍於五官, 五官内应於五脏 ,通过望五官可以了解一定的内脏病变,如目赤红肿,多为肝火或风热,两目上窜,直视或斜视为肝风内动,耳轮干枯焦黑为肾精亏耗,鼻翼煽动为邪热蕴肺,牙龈肿或兼出血属胃热亢盛. 望舌诊病是中医长期实践积累的独特察病手段,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是舌的肌肉部分,舌苔是舌面附着的苔状物,舌质可以反映五脏的虚实,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正常人是淡红舌,薄白苔.若舌质淡白主虚,主寒,舌质红主热,紫舌主瘀血,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黑证热证,黄而厚腻是湿热或痰热,苔薄病情轻,苔厚病情重,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进,由厚变薄表示病退.临床上通常把舌质和舌苔变化联系起来,综合判断,中医经验,一般是急性病重舌,慢性病重脉,因为舌象能比较准确及时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况.熟练运用望诊,对疾病的诊断既快又准,所以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 [编辑本段]如何调理五脏 1、养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绿色食品,特别是绿豆汤(把绿豆放水里煮,当水开了以后再煮7~8分钟,然后喝水,不是我们习惯的吧绿豆煮烂,绿豆煮烂后会失去养肝的功效,切记)晚上吃为好. 2、养心最好的食物:红色食品,特别是红豆,可以是红豆豆沙包、红豆粥、红豆豆浆.早上吃好. 3、养脾最好的食物:黄色食品,特别是黄豆,可以是豆浆、豆腐、豆腐干,都是上等的养脾佳品,在西方的医学界吧黄豆列为劣等蛋白,认为黄豆的蛋白质很难吸收,这个观点只适合西方,对中国人来说,黄豆是非常优质的蛋白质,原因是西方很少吃大米,而中国人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当黄豆的蛋白质和米饭一起,就是绝佳的蛋白质.什么时候吃都好. 4、养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品,特别是大白萝卜,白萝卜只有生吃才能养肺,切记.什么时候吃都好. 5、养肾最好的食物:黑色食品,特别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为好. 【味道和五脏的关系】 1、酸养肝,但是过酸则伤肝.如醋酸,每天吃点酸作料就好,不要多吃. 2、苦养心,苦味的食物可以泄心火,特别是苦瓜. 3、甘养脾,甜味的食品养脾,比如各式各样的水果. 4、辛伤肺,辛辣的食品少吃,如果离不开辣椒,则需要控制在每天最多只能吃一次. 5、咸养肾,盐是养肾的,但是过咸则伤肾,每天吃盐控制在6g以内就好. 请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70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