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15:43:50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第一,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第二,儿童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父母对儿童有着足够的权威和支配作用.这一时期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第三,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家庭中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要.有学者就家长的四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人格、行为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宠爱型.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惟恐子女受到任何挫折.据研究发现,幼时受父母溺爱者,长大后在人格上多表现为依赖性强,遇事退缩,缺乏同情,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别人意见的左右.
(2)放任型.父母的态度与宠爱型的相反,对子女的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管教约束.采取这种方式不能使子女养成是非观念,子女缺乏教养,因而以后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专制型.父母对子女管教非常严格,他们多是幼年受过艰难后来又有成就,因而对子女的前途甚为关心的人.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教育有长期计划,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缺乏充分了解,常用命令、指责等手段强迫孩子服从.这类家庭出身的儿童在性格上多表现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任,但在其他方面却表现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的性格.
(4)民主型.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要求和兴趣,尊重其意见,适度满足其要求,并引导孩子独立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这类家庭出身的孩子表现为自立、自信,能主动解决自己的困难,情绪稳定,易理解他人.
破裂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也很大.破裂家庭的构成有两种情况:一为父母(或其中一人)死亡,一为父母离婚.无论何种情况,对子女的影响均是不良的.据研究发现,父或母去世时间的早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婴幼儿时丧母者对以后人格发展比丧父者的影响要大,但在儿童期丧父者比丧母者的影响要大.从一项少年犯罪的统计调查结果看,少年犯罪出现率最高的是从出生至4岁间丧母或丧父的人,其犯罪率高出一般人两倍以上,与10—14岁丧父或丧母者比较则高出近4倍.
关于家庭中子女的出生顺序与其社会化发展的关系研究则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出生顺序本身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具有什么差异性,而出生顺序所导致的父母的差别对待以及孩子由此在家庭中的不同位置对孩子的差异性发展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现实社会中,家庭在早期社会化中的作用有所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化机构日趋多样,尤其是专业社会化机构,例如学校、幼儿园,迅速发展,很多孩子很早就部分脱离家庭,进入专门机构进行社会化.家庭因此在孩子教育方面就有意无意地退居至次要地位;第二,由于家庭的日益小型化,一些孩子的父母都在上班,缺乏与亲人的密切相处对于孩子情感的培育是非常不利的;第三,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作为孩子的父母也都在努力适应社会变迁,一些人适应能力差,所以很难胜任变迁社会中承担教化职能的父母角色;第四,客观上讲,目前婚姻的稳定性不容乐观,离婚率有攀升的趋势.家庭的解体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甚于成人;第五,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氛围中,很多家庭缺乏对于孩子的全面教育,往往把一些功利性目标放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社会化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社会成员.
所以有必要强化家庭在人社会化中的作用.
具体来说首先是全社会,特别是做父母的,应该高度重视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父母应该把培养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孩子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你可以选择不生育,但是,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就应当好好教化.更为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轻易地把孩子教化的任务推向学校、推向社会,不要以为进了学校好好学习就万事大吉.必须意识到,在专业机构,例如学校中的成功,只是孩子顺利适应社会的一部分.
其次是做父母的要讲究教化的方式和方法,比如说尽量多地与孩子相处、交流;尽量在教化孩子方面保持态度上的一致;努力尊重孩子的个性,适当地引导而不是强制;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宠爱和物质刺激等等.特别要提及的是,做父母的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和知识,从而强化自身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树立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再次,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社会应当有必要的制度安排,方便并激励家庭在人社会化中发挥作用.比如说,可以给抚育幼儿的母亲以更长的假期;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舆论上谴责一些失职父母;在学校教育中更多地强化家长的参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