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典藉文章,现代人很难读懂,而且越古越深奥.难道古人讲话也是这样“之呼者也”的吗?文体越古越深奥,例如《易经》、《老子》等,现代还没有人完全弄懂它.文字是记录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20:23:38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典藉文章,现代人很难读懂,而且越古越深奥.难道古人讲话也是这样“之呼者也”的吗?文体越古越深奥,例如《易经》、《老子》等,现代还没有人完全弄懂它.文字是记录语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典藉文章,现代人很难读懂,而且越古越深奥.难道古人讲话也是这样“之呼者也”的吗?
文体越古越深奥,例如《易经》、《老子》等,现代还没有人完全弄懂它.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现代的影视作品,人物的对话都是之呼者也的.现代中国人的语言和文字是一致的,不知道古代的普通人平时讲话也和他的文章一样吗?请学者说一说这个有趣的问题.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典藉文章,现代人很难读懂,而且越古越深奥.难道古人讲话也是这样“之呼者也”的吗?文体越古越深奥,例如《易经》、《老子》等,现代还没有人完全弄懂它.文字是记录语
语言文字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代的语言,现代人很难看懂,各国各民族皆然.但中国的语言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个特点,就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书面语和口语分离,书面语相当固定,而口语则多次变化.这个时期大概自汉魏开始至五四运动结束.在这个时期,文人写文章作诗,基本上用书面语,由于书面语在两千年间基本固定不变,民国初年的文人读汉代的书籍,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这就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现代人如果是高中毕业,文言知识又学得扎实的话,阅读这一时期的文章应当是不太困难.至于《易经》、《老子》难懂,首先它们是哲学著作,对于今天的普通人来讲其用词诸多生疏,理解困难在情理之中.尤其是作者距今较远,当时还没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分,那时的语言习惯早已经过多次流变,不复存在了.不要说今天的读者,就是宋、明时期的读者,阅读上古文献也存在一定障碍.可见,《易经》、《老子》之类先秦著作,其理解难度要高于汉代以后的书籍.
至于古代的口语,比书面语要复杂的多.各历史时期、各地的语言有很大差别,今天的人没学过古代音韵的,绝对听不懂宋朝人说话.就好比北方人没学过广东话,很难与不懂普通话的广东人交流.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汉魏以后,市井百姓说的口头语和文人写文章用的书面语渐行渐远,宋代文人对着不识字的百姓念他做的文章,估计听众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现代的古装影视中的人物对话是否符合真实的历史场景,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是人之常情,某些文人聚会,大家用书面语讲话,进行学术交流,是合乎常理的;但是文人对老百姓讲话也之乎者也,则未免滑稽了.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人物对话都是用的书面语,个人以为无可厚非,一则时属汉末,当时书面语同口语分离还不彻底,贵族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传统,保留语言习惯,这也说得通;二则对白讲文言,也符合整部剧的艺术风格.同样是拍古典名著,旧版《三国演义》与拍成鬼片的《红楼梦》相比,其水准要高出一万倍.
其实,即使是古代的文人,在日常生活和处理日常公务时也是用口头语的.在故宫保存的清代奏折中,乾隆皇帝很多批复就用了口语,比如“知道了”等等.就算是写文作诗,古人也有用口语的,不要说六朝民歌全是口头语,大多数佛经也是口语,唐白居易的诗、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接近白话.古代文人并非人人随时随地讲一口文言以彰显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