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3:45:15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
(一)建议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学生的特点.
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那么就把他看作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比较好的一个学生吧.有的学生写作业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可能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或者有另外的特殊才能,有的学生非常懒惰,那么他可能是个非常放松的学生,等等.
阿姆思特朗博士列举了很多诸如此类的现象,他把许多学生不可忍受的缺点换了一种角度去看,则都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品质,这样,学生身上的缺点都变成了优点或者自己的特点,不再是一种消极的品质.如果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了缺点,那么教师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多好的期望,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学生就真的没有了缺点,并且一点点实现教师的期望,这是我们教师都希望看到的.作为教师,您不妨把以前您认为的学生身上的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试着用另外一些更积极的词语来描述它们,解释它们,相信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强项的发现者.
在国外,如果你要问他们的老师:你们班谁是最好的学生?他们都没办法回答,因为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学生都一样可爱,所有的学生都一样优秀,只不过他们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已.如有的学生是语言高手,有的是写作高手,有的是画画天才,也有是运动健将等等.他们把学生的特点分得很细,每一方面都有不同的学生擅长.如果教师也能够把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分得很细,教师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项,因此,教师就能成为学生强项的发现者.
而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却更多地注意学生的缺点,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例如一位初中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了几何画板后告诉老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来做抛物线.教师不但没有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知识进行表扬,而是表现出淡漠的神情.学生积极要求自己来演示,并说可以教给老师(老师本人不会),而老师却说,你把学校的计算机弄坏了怎么办,并断然拒绝.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对教师也产生了抵触情趣.导致学生由不喜欢教师到不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产生学习困难.假如当初教师对学生的新知识表现出兴趣,对学生的新发现提出表扬,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画板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说不定学生会运用几何画板把数学学得很好,怎么会产生数学困难呢?所以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优点,从而把这种优点转移到学习中.
(三)建议教师为学生建立档案袋.
如何发现学生的强项呢?一个主要的措施是建立档案袋.虽然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档案,但传统的档案袋里面只有薄薄的几张纸,记录学生的成绩.但是在国外一些学校,档案袋里面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有学生的作品,例如学生写的作业、画的画,制作的小手工,还有学生得到的奖励等等,这些内容,详细地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轨迹,在国外,档案袋甚至发展成为一种评价的方式,以档案袋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的依据.我们认为,档案袋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讲,是成长变化的记录表,是学生建立自信的一种有效工具,它是教师发现学生优点和长处的重要资料.档案袋还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为教师创设不同的教学方式奠定基础.或许有的教师认为建立档案袋是一项复杂的劳动,给老师带来的负担.但是这是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的教师主要采取补课的方法,但这似乎并不太起作用,如果通过建立档案袋来了解学生的长处和学习风格,教师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措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这与埋头为他们补课相比,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问题
我们发现教师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形成的原因,只有2.7%的教师认为是因为自己教得不好.大多数教师都归因于学科内容难、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教师以外的因素.这表明,教师对自己在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的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的影响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学生却认为,学生有学习困难,有35%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有的专家更是提出一些这样的观点,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些表明,教师在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一)讲课速度快.有一位教师,诉说他的苦恼,他的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在区里有名,而不好的学生只能得几十分甚至十几分.后来听了他一节课,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位教师讲课速度很快,而且很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他的讲课,是教师拽着学生往前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掌握所教的内容,而且思路也快,所以学习成绩非常好,而跟不上的学生,就落的很远,听教师的课如同听天书,时间长了索性就放弃,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从而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在教学前忽视提出具体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教学,没有在教学前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这一节课或一个环节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一节说话课时,只有大目标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但是没有具体规定一年级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水平的说话能力.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具体目标,也就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声音清楚、语言正确、叙事相对完整等,所以无法对学生的说话训练进行指导,学生不知道在这一节说话课上具体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很低.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就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有意识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三)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具体感知活动.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只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教学,在选择和运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制定的教学目标太难.制定科学的、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五)没有注意学生原有基础的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但是教师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那些已经学过的学生因为重复学习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教师不得不花很大精力来维持课堂纪律,导致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降低.
(六)教师只顾完成教案,没有注意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把注意力放在了教案上,而不是教学上,机械地按教案上写的内容进行教学,而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而调整教学的进度.在这里我们丝毫没有指责教师的意图,而是想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通过与教师一起反思和实验,改变教师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安全、更自由和更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少教师在面对学习困难学生时行为的盲目性和低效性,促进更多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