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本有关生命起源之类的书的读书报告.比如那个《鼠、蝇、人与遗传学》之类的吧,都可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7 12:54:05
求一本有关生命起源之类的书的读书报告.比如那个《鼠、蝇、人与遗传学》之类的吧,都可以
求一本有关生命起源之类的书的读书报告.比如那个《鼠、蝇、人与遗传学》之类的吧,都可以
求一本有关生命起源之类的书的读书报告.比如那个《鼠、蝇、人与遗传学》之类的吧,都可以
探寻生命之源,点亮真理之光——《物种起源》读书报告
它是十九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影响力早已超越生物界,而被赋予了时代斗争的意义.它,便是家喻户晓的《物种起源》.
一门学说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假说,是可以被反复质疑甚至推翻的理论体系.所以,《物种起源》出版后引起了广泛争议,不仅因为它与神创论对立,对固有宗教伦理进行猛烈抨击,更因为作为科学理论,它本就需要在不断修正中前进.因此,这本居住前半部是立论,后半部都是反驳论.有的难题,达尔文本人也无力圆满作答;有些解释,在后续理论的冲击下显得不那么合理.但欣赏一套完整的推理模式,翔实丰富的资料证据,巧妙准确的疑难解答与科学合理的未知留白.它得经受住历史与实践的检验,但不意味着没有犯错空间.真正优秀的理论简洁明晰,无致命缺陷,富有美感.这样的理论方可历经淘洗而长盛不衰.上述内容正是《物种起源》的魅力所在.
《物种起源》的出版事实上因形势所迫提前了若干年.1858年,华莱士一篇观点内容几乎雷同的论文即将发表,达尔文不得不加紧对小册子的改写,翌年初版面世.时间仓促,外界反对声如潮,后期版本中不时出现“在初版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未作详细说明”的字眼.可见《物种起源》的再版史,本身就是科学理论的发展史.
《物种起源》的成功与作者自身经历亦不无关系.殷实的家底让达尔文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历时5年的贝格尔号环球航行为达尔文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难得的博物学家的视角.重大科学命题不可能靠单一学科的力量解答,交叉综合在理解特殊难点上常收获奇效.原始素材往往比历时记载更直观生动,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绪论部分,达尔文提出了总论点,并阐明了全书的篇章结构与逻辑层次.“物种可变”“物种不是分别被创造出来,而是像变种一样,由其它物种演化而来”,看似平常的几句话便点出“变种”这一重要概念.变种与物种表面上差别明显,实际观察中却难以分辨.实际上,变种只是物种的前奏,是更不稳定、更富有变化的一种形式,二者不易区分,也无本质差别.变种是物种间连接的桥梁,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物种发生转化.理解“变种”对掌握整套理论大有裨益,并且理解这一概念的过程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概念定义的相对性.本书后面许多特例同样提醒我们:许多论断只是对一般性规律的陈述,某些人指责《物种起源》刻意强调自然选择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也许只是因为没有仔细研读提纲挈领的绪论.
本书前两章,皆谈变异现象.法则方面的阐述在第5章展开.受理论认识水平所限,本书始终未真正探明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若是打开孟德尔写的关于豌豆杂交试验所得结论的信,关于变异的论述或许将更为准确.不过,以家养栽培为切入点展开变异这部分的阐述,还是体现出类比思想的妙处.家养状态下的变异与自然状态下虽不相同,却让达尔文掌握了大量人类通过缓慢而无意识的选择积累下的变异,并得到启迪.家养状态下,变异的多样与影响因素的复杂已让人惊叹不已,毋论自然状态.
在家养状态下,我们已深刻体会到物种与变种不易区分.到“自然状态下的变异”这一章时,物种可变的观点显得理所当然.变种,即“变异类型”,逐步转化为地方类型、地理亚种直至明显物种的过程,表征了物种的转化与变迁,凸显了变种的纽带作用,亦暗示了变种与物种本质上的一致.这与我们难以从外部特征上辨认二者的事实相当吻合.但变种不一定都最终形成物种——它可能成为长期变种,亦可能绝灭.所以,无论从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还是演化过程来看,保留“变种”概念仍十分必要.变异究竟是有利害之分还是中性的,至今仍无定论,但自然选择并不对所以变异起作用,如变异是中性的,做这样的区别对待意义何在?所以,绝大多数变异应当不是中性的.在优胜劣汰的规则下,那些分布广、扩散大的物种往往是具有利变异的优势种.而且有趣的是,大属中的优势种更易发生变异.
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生存斗争则是运行的动力.生存斗争作为生物过度繁殖倾向导致的必然后果,在马尔萨斯的著作中有明确表述——又一个学科交叉产生重大突破的例子.不过,食物、气候等限制因素并不容许无限制的增殖,且限制作用越大,生存斗争越激烈.总体来说,近缘生物竞争更激烈,而远缘生物主要是依存关系.面对生存斗争,物种占据的生态位得以重新分配,新的优势种则脱颖而出.
实际上,自然选择是一场博弈,让有利的变异生存并扩散,有害的变异灭亡.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只取决于物种自身的利益.从这一点上说,自然是相当功利的:哪怕在人类眼中极具美感的动物外表,实际只是吸引异性、获得更多交配机会,提升生存竞争力的手段.说到交配,自然要提到“性选择”.它比自然选择更温和,不是你死我活的残酷厮杀,而是敌寡我众的团队斗争.斗争胜利的物种获得更多繁衍后代的机会,也使得保留变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由于单独的变异难以长期保留下来,生殖能力的强弱对变异积累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漫长而缓慢的选择历程中,积累着有利变异的物种直到具备了足够的优势,才会占据大片有利的生态位,“形状趋异”的特性便不难理解.物种器官的进一步分化而专门化也就顺理成章.同时,优势种占据了广袤的区域,这些地区成为产生新变异、新物种的主战场,故达尔文不倾向于把隔离作为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并有力解释了彼此独立的变异看上去同时发生的现象.
第6章以后的内容更像疑难解答手册,看似多余,实则颇有必要.化解这些问题的篇章彰显达尔文的逻辑素养和深厚积累,也让我们感受到理论解答各类疑难是展现出的巨大魅力.自然选择学说的一大支柱是连续性,达尔文对此似乎深信不疑,虽不否认推板的存在,仍把它归为小概率事件.非议者于是提出,我们在地球上所见的物种往往界限明显,过渡类型极度缺乏;地质记录中,过渡类型依旧少得可怜,细微变异的环节类型严重不足,欧洲地区的化石中却有相近物种成群出现的情况.对此达尔文从两方面加以解释.获得有利变异的个体取得竞争优势,取代之前的变种,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竞争优势最明显、性状分歧最大的物种保存下来,相对稳定地分布在一定的区域;中间类型则过河拆桥,因竞争力降低被排挤出局,侥幸留下也只能蜗居于寸土之地.对于地质记录的跳跃现象,达尔文将其归因于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似有找借口之嫌,却被地质构造理论证实:物种形成的旺盛期,往往是海平面的上升期,沉积速率远小于剥蚀速率,而化石形成期要求沉积速率显著大于剥蚀速率.我们见到的地质记录,不过是封存于历史中的零星碎屑.空余生态位的缺乏也可能让中间类型无容身之地.以部分景象构成的不连续推得整体状况的不连续,在逻辑上走不通.自然界的连续性,断不可因表面现象而强行否定.然量子力学的提出再次让我们怀疑自然过程是否如预想那般具有连续性.
对于特殊习性、复杂器官以及本能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疑难,从原理上说只要明确过程的连续性便不难理解,从论证角度讲还需要实际观察予以检验.文中关涉养奴本能、杜鹃异巢产卵、蜜蜂筑巢的描绘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颇具《昆虫记》的神韵.不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仍不能阻止人们提出更尖锐的问题——中性、不育昆虫如何将本能能自然选择的结果传代?达尔文,如果认识到自然选择可以适用于整个家系,此问题当迎刃而解.当时进化理论尚未如现代一样认识到种群水平,此处的表述却蕴含了种群作为进化单位的思想,再次给我们留下了悬疑.
自然选择的法则,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古生物演替史的大门.演替的根本动力和成因是物种间内在的血缘,这很好解释了谱系分布的现象,亦是分类学的根本立足点.血缘这一潜在纽带作为可靠的线索,让我们明确了同功类似性的物种为何不可能纳入同类.类似性是类似环境适应的结果,但它们实现的途径可以天差地别.这种差别便是由血统决定的.血统在幼体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同一科属的物种往往在幼体阶段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很可能是因为自然选择对生命早起不起作用之故,使生命中最稳定的因素在幼体中呈现.可见自然选择不但对某些性状不起作用,甚至对某些生命阶段亦不起作用.
最后讲到物种地理分布,达尔文抛出了单一起源中心论,并用迁徙模型很好地加以解释.迁徙方式异常多样,仅植物种子便可由风力、大型果实、石块、泥土、鸟的嗉囊传播.物种的迁徙规律受气候特别是南北冰期交替的支配,并由于南北土著种竞争力的差异导致南半球上入侵物种的比例更大.北半球回暖过程中物种回迁发生的扰动又成为变异的来源.迁徙模型还解释了岛上没有两栖类和陆栖哺乳类动物的原因,证明了那些迁徙能力强的物种,分布广泛,又能在斗争中取胜时,便成为优势种.整个体系一气呵成,不漏瑕疵.
每个人的心头,总在不经意间发出那最原始的呼喊:我,是从哪里来的?对生命本源的溯求,让我打开了这本有些泛黄的典籍,游走于那清晰灵动的文字间,抚摸着理论的边边角角,摸索着寻求真理的道路.真理的得到,绝非一曝十寒之功可以实现;真理的认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真理,只要是真理,便会越辩越明.读毕全书,《物种起源》保罗的内容远比生物课本上的十六个字丰富得多:细节的积累,辩证的力量.阅读这本经典,我在观察达尔文对素材的剪裁,体味他对问题的思考;不仅学知识,更要学方法.也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引申义被用得太滥,让我们失去了对自然选择理论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才是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