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10:20:17
“三寸金莲”的由来?“三寸金莲”的由来?“三寸金莲”的由来?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三寸金莲”的起源有以下五种说法:孔子时代(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就视小足为美女的标准之一.相传秦朝(公元

“三寸金莲”的由来?
“三寸金莲”的由来?

“三寸金莲”的由来?
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三寸金莲”的起源有以下五种说法:
孔子时代(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就视小足为美女的标准之一.相传秦朝(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秦始皇选美女时,女子小足也被列为美女标准之一.当然,那时的小足一般当为天然纤足,并非缠过.但由此,小足在中国男子心目中成为评价女子的条件之一.(两千多年来,甚至在今天,仍有女子足长得娇小为美的思想观念.)此其一.
据《南史·齐东昏侯记》中记载,南齐东昏侯(公元498年-500年在位)命宫女用金箔剪成莲花贴在地上,然后令潘妃在上边走,一步一姿,干娇百媚,走过的路上就像开出了许多金莲,这就是所谓的“步步生莲花”了.后来,妇女便称女子纤足为“金莲”.继而,“金莲”又被引申为妇女缠足鞋.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明当时已把“金莲”与女子之足联系在一起,但由于“步步生莲”这一现象的反复出现,就可能使宫廷中的妇女在语言中将“纤足”与“金莲”之间的距离缩短.而在花卉中也确有金莲这一花名,它同时也被称为“金水百合花”或“金百合花”.因此,女子缠足也被充满诗意地称作“金水百合花”或“金百合花”.此其二.
隋朝炀帝(公元604年—617年在位)是一个荒淫的皇帝.有一次,他想乘船游运河,但不用船夫,却要选一百名美女在运河两岸为他拉纤.有一位住在运河边上的铁匠的女儿吴月娘被选上了.为了表示反抗,吴月娘让父亲为她打了把三寸长、一寸宽的莲花办刀,十分小巧,别致和锋利.她用一块小布条把短刀紧紧裹在脚底下,同时把脚也尽量裹小,又按裹小的脚做了一双鞋.鞋底上刻了——朵莲花,走路时,一步会印出一朵莲花,十分漂亮.隋炀帝见了非常喜欢,又见吴月娘长得漂亮,便召她近身,想看看她的缠足.吴月娘等皇帝身边的侍臣离开后,便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花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一闪,手臂受伤.隋炀帝随即拔钊朝吴月娘砍去,吴月娘自知事已败露,便投河自尽厂.隋炀帝回宫后下了一道圣旨:“女子再美,裹足者不选.”但从此之后,民间女子为了怀念吴月娘,都纷纷裹起足来.这一说法在运河一带的民间广为流传,如同中国吃月饼纪念明代戚继光,吃粽子纪念战国屈原(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一样,都有可能是一种的民间传统习俗.此其三.以上传说是根据民间老人口述整理的,并且已被编入《中国风俗语》一书中.
唐统一全国以后,国力鼎盛,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的思想开朗,追求创新,服饰融合了外域特点,产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唐服.唐服讲究灵便与实用,减少禁律,属于中国服饰的开放时期.这一时期,妇女形成了着靴的风气.但从开元到天宝年间,唐玄宗(公元712年~756年在位)逐渐怠于政事,陶醉于歌舞升乎之中,744年(天宝3年)玄宗纳其子寿王妃杨太真为贵妃,宠爱无比,过着荒淫腐化的生活.752年(天宝十一年)又起用贵妃兄杨国忠为宰相,彻底改变了太宗朝“任人唯贤”的政策,帝王宫廷,达宫贵人的骄奢淫逸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整个国家的风气走向畸形.此后,朝野女子从着靴穿裤又逐渐回复到秦汉的宽袖大袍,而杨贵妃则成为着尖头绣鞋的先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倒退,这是以着靴为标志的妇女解放走向以缠小足为标志的妇女悲剧的一个划时代倒退.文献记载杨贵妃生前和死时均穿缠足弓形底鞋.伊世珍在脚记》一文中写道;“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唐明皇赐死时,有个女子拾得她的一双雀头鞋,薄檀木底,鞋仅长3,5寸.”徐用理在《杨妃妙舞图咏》一诗中也写道:“凌波步小弓三寸.”唐代诗人杜牧(公元803年~852年)的诗中也有“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因此,唐朝(公618年~907年)也必定缠足.又曰:“今靱鞋为不缠足者所穿,缠足者以丝为鞋.”也当为一证.这一记载同时也表明,唐代的缠足鞋是以丝为面料的.此外,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1号、2号女俑均穿尖头鞋.故自居易诗有“小头鞋履窄衣裳”之句.此其四.
在中国,史学界一般公认“三寸金莲”起源于五代南唐(公元937年~975年).履为礼服之足饰,据《逸雅》记载:“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在唐以前各代仕女多穿用履前饰,有云头、如意等高头纹饰.自五代李后主令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跳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缠足因此而得名为“金莲”.此后,宫内外女子皆仿效起来.并以缠足为美,为贵,为娇,为雅.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要》一书中认为,中国妇女缠足从五代就开始了.此其五.
以上五种“三寸金莲”的起源说的最大分歧是起源时间.但它们最大的相同之处是都源于宫廷.这也是当时最高统冶阶层奢侈的象征.“三寸金莲”起源时,民间仍把缠足视为稀罕的事.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迁,“三寸金莲”必定会从皇宫里流传开去.前三种起源的依据是不充足的,但作为传说,也有存在的可能,但不能看做缠足的起源时间,至多只能认为是缠足起源的“准备”阶段.后两种起源说比较可信,但时间跨度(或称时间误差)竟有一百年以上.如果缠足的起源推前到唐朝晚期,这一提法似
乎更符合文献记载.而五代十国实际上也就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
但是,缠足开始时并非三寸,它大致经历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已定型的成年女子的脚用布裹小一点.第二阶段是起源期的缠足,那时为五寸或四寸.第三阶段是缠足的兴盛时期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至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那时缠足仅为三寸,甚至二寸六分,或二寸四分.第四阶段是清朝 1911年灭亡后,缠足又从三寸逐渐变为四寸或五寸或更大.
关于“金莲”得名也可归纳为以下因素:
由于步步生(金箔)莲花的传说而得名.
由于宫女在金莲台上跳舞而得名.
由于缠足形似莲花,而中国又常有因物贵而在其前面加上“金”字的习俗,女口“金口”、“金睛”、“金言”等,因此,缠足完全有可能因其纤细娇美而获“金莲”之雅号.
另一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古时后妃都喜欢在绣鞋上饰岔.即有三寸绣鞋,当然也会有三寸绣金或饰金鞋.再说,莲花中义以金莲为最贵,《辽史》一书中就写道:“道宗每岁赏金莲”,如此,以金莲形容女子纤足也许是最恰当的.

三寸金莲
缠足起源的传说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于是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

全部展开

三寸金莲
缠足起源的传说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于是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因此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宫嫔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
总之,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传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关于缠足的记载
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