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各阶段发生的时间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9:09:34
解放战争各阶段发生的时间是解放战争各阶段发生的时间是解放战争各阶段发生的时间是辽沈战役48.9-48.11东北野战军锦州林彪、罗荣恒关门打狗①解放东北全境;②歼灭敌人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

解放战争各阶段发生的时间是
解放战争各阶段发生的时间是

解放战争各阶段发生的时间是
辽沈战役
48.9-48.11 东北野战军 锦州 林彪、罗荣恒 关门打狗 ①解放东北全境;
②歼灭敌人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淮海战役
48.11-48.1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碾庄一带,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陈官庄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间突破(以徐州) ①歼灭敌人55万;
②解放长江中下游的国大地区,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
48.11-48.1 东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张家口、天津 林彪、罗荣恒、聂荣臻 先打两头,再取中间 ①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多人;
②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渡江战役
1.战线(江西湖口—500多千米—江苏江阴)
2.1949年4月23日 解放南京

战略防御(1946.6----1947.3)先后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1947.7----1948.8)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标志开始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1948.8----1949.1)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渡江战役(1949.4----1950)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狮过大江,4...

全部展开

战略防御(1946.6----1947.3)先后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1947.7----1948.8)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标志开始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1948.8----1949.1)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渡江战役(1949.4----1950)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狮过大江,4月23日南京解放,1950年除西藏外大陆基本上获得解放。

收起

简介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8月至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

全部展开

简介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8月至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著名战役
解放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
防御阶段:1、全面进攻:国民党凭借美帝的支持,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大举进攻。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增强了人们的信心和勇气。中共方面则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的对策。粉碎了国民党的进攻计划。2、重点进攻:全面进攻计划失败后,国民党开始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陕北的有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斗;山东的有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军整编美械74师被我军一举歼灭。人民解放军再次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反攻阶段:共产党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区进行反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广大地区;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反攻阶段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决战阶段:进行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解放战争决战阶段共有三大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之间进行的。第一阶段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于10月15日打下锦州,歼敌10余万,俘敌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范汉杰。截断了北宁线,封闭了东北与华北的陆上通道。长春守敌动摇,一部起义,一部投诚,长春顺利解放。第二阶段从10月20日开始至28日,进行了辽西会战,东北野战军全歼了妄图重占锦州,夺路南逃的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第三阶段从10月29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解放了沈阳和营口,东北全境得以解放。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连同其他战场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上升为300万人,国民党军队则下降为290万人。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并拥有了东北野战军这支近百万的战略预备队,为以后解放平津与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发起,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月6日至22日。华东野战军主力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围歼敌人黄伯韬兵团,击毙敌兵团司令黄伯韬。敌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3000人在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从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由豫南赶来增援而孤军突击的黄维兵团。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的配合下,全歼敌第十二兵团于双堆集地区,生俘兵团司令黄维。在此期间,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撤离徐州,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合围在陈官庄一带,孙元良兵团被歼灭。第三阶段从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击毙兵团司令邱清泉,生俘副总司令杜聿明。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这次战役共计歼敌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的地区。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京、沪一带完全暴露于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
平津战役是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之间进行的。平津战役第一阶段从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对平、津、张实行围而不打或割而不围的作战方针,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对平、津、张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任务,使敌人失去南逃或西窜的可能,造成了解放军从容歼敌的态势。第二阶段从12月21日至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军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作战方针,先歼灭新保安之敌两个师,接着歼灭由张家口突围之敌七个师,并于1月14日总攻天津,全歼守敌13万人,生俘敌警备司令陈长捷。第三阶段从1月16日至31日,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和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有力地促进下,经过谈判,傅作义率部25万余人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整个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达52万人,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与敌主力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共进行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共计154万多人。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共计歼敌182万人。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尽。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重要事件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方针,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军事方针。人民解放军在这些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前8个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4个月努力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也逐步高涨,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处于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
1948年,朱德与陈毅部署豫东战役
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迅速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与此同时,在解放区彻底实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党对取得全国胜利以及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基本政策,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
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批准了毛泽东主席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为了早日结束战争,4月1日, 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举行谈判。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但是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这个协定,谈判宣告破裂。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第二、第三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渡江部队冲上长江南岸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苏区的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会合后组成)和第四方面军,主要是第一方面军和党中央从中央苏区向陕甘撤退和转移的历史事件,因为路程有两万五千里,又成为二万五千里长征。
背景
1934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人攻打各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秦邦宪决定采纳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民兵,在抢险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这时共产党方面决定进行阵地防御,辅以“短促突击”,意图抵挡国民革命军的前进。但这个行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一万余人。标志着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失败。

第一方面军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根据地南下,将中央红军的主力及党中央机构进行战略转移,仅留下项英、陈毅等人率领部分红军和民兵展开游击战争。
突破封锁线
在长征开始的时候,中央红军实际上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转移目标,在出发后部分红军将士甚至不知军队将前往何处。10月21日中央红军在赣县至信丰县一代突破国民革命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并沿粤赣、湘粤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第二、第三道封锁线。并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后,仅剩下3万余人。不久,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将部队开赴湖南西部,与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和当地武装力量汇合。但这个计划被蒋介石等人所洞悉,在红军前往湘西的必经之路上安排了大量兵力。同年12月28日,当时尚未恢复权力的毛泽东在黎平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力主放弃原有的汇合计划,提议向四川、贵州边界进军,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苏区。
这个计划得到了政治局的批准。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克贵州重镇遵义,,进行了10余天的休整。在这段时间,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旨在研判今后的军事、政治方针。这次的政治局会议上博古、李德的提议没能取得政治局大部分成员的认同,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被重新提拔到政治局常委的领导地位上,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但其实际影响力依然没有明显扩张。博古的领导人地位被张闻天取代,军事上则由周恩来进行总指挥,不久军事领导转变为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负总责,并于17日会议结束后不久,命令红军西进,渡过赤水河前往川西,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军第四军团会合。
路线
红军(中央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开始渡江西的于都河,长征开始。
1934年10月21日,在江西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西行。
1934年11月15日,突破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从广西兴安县至全州县间,以极其惨烈的代价渡过湘江。
1934年12月上旬,从广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岭。
1934年12月14日,到达贵州黎平县,打开通向贵州的门户。
1935年1月1日-1月3日,强渡乌江。
1935年1月7日,到达贵州遵义市。
1935年1月15日-1935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遵义如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由此确立了毛泽东四十余年的领袖地位。
1935年1月28日-2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在贵州土城与川军郭勋祺等部队激战,双方损失惨重,一渡赤水。
1935年2月28日,再占遵义城。
1935年3月21日,由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四渡赤水)。
1935年3月29日-3月31日,南渡乌江。
1935年4月25日,进入云南,分三路西进。
1935年5月9日,在云南皎平渡渡过金沙江。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遣队自四川石棉县安顺场强行渡过大渡河。
1935年5月29日,占领四川泸定县泸定桥。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
1935年6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第二座大雪山---四川梦笔山。
1935年7月2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亚克夏雪山。
1935年7月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
1935年7月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
1935年8月29日-8月31日,全歼堵击红军北上的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
1935年10月19日,抵达吴起镇(今陕西吴旗县),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新年献词,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同年4月,渡江战役爆发,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随后,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胜利大进军, 分别以战斗方式或和平方式, 迅速解决残余敌人,解放广大国土。到1949年9月底,除西南和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终于被人民赶出中国大陆。
意义
从1946年7月至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在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收起

1945年8月,签“双十协定”称《重庆谈判》
1946年6月,,《转战陕北》,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夏,《挺进大别山》
1948年9月,《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发动《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9年1月,发动《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

全部展开

1945年8月,签“双十协定”称《重庆谈判》
1946年6月,,《转战陕北》,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夏,《挺进大别山》
1948年9月,《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发动《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9年1月,发动《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注: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

收起

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