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个诗人的生平简介屈原,唐宋八大家的各个诗人,李清照,陶渊明,辛弃疾,陆游,简短的人生经历就好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4:22:58
求几个诗人的生平简介屈原,唐宋八大家的各个诗人,李清照,陶渊明,辛弃疾,陆游,简短的人生经历就好了,求几个诗人的生平简介屈原,唐宋八大家的各个诗人,李清照,陶渊明,辛弃疾,陆游,简短的人生经历就好了,

求几个诗人的生平简介屈原,唐宋八大家的各个诗人,李清照,陶渊明,辛弃疾,陆游,简短的人生经历就好了,
求几个诗人的生平简介
屈原,唐宋八大家的各个诗人,李清照,陶渊明,辛弃疾,陆游,
简短的人生经历就好了,

求几个诗人的生平简介屈原,唐宋八大家的各个诗人,李清照,陶渊明,辛弃疾,陆游,简短的人生经历就好了,
简介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市秭归[1]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自称颛顼的后裔.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最近对湖南汉寿县屈原学会提交的有关“屈原故乡汉寿说”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在仔细阅读所报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绍后,又到汉寿县沧港古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大量的屈原遗迹和出土文物以及与屈原作品相关描述的印证,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故乡很有可能在汉寿,起码“屈原故乡在汉寿”可称为有根据的新的一说.
  韩愈(768-824)
  韩愈韩愈,字退之,号荆州.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柳宗元与唐代另一位文学家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他与欧阳修,苏轼等人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永州八记》作于元和四年以后.那时,柳宗元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永州,即今湖南永州.文章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文章短小、轻灵,朴实、顺畅,为历代所传颂.其中以《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最为著名,作者通过他的笔向人们描述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文章引人入胜,隽咏无穷.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写法展示小石潭.以鱼写潭,则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见;以鱼写人,则人羡鱼乐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状形、传神、布影、设色,笔墨经济,手法高超.结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写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诗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代表作有《朋党论》、《五代史令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卖油翁》六篇;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馆残梅)、《生杳子(去年元月时)》、《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六首;诗《戏答元珍》和《画眉鸟》等.
  三苏:
  [编辑本段]苏洵(1009—1066)
  个人简介
  姓名:苏洵 字明允 号老泉
  生卒年:1009—1066
  所属朝代: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三苏 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权书 衡论
  生平介绍
  北宋散文家.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
  据说27岁才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特,优异的成就.世人称为苏东坡.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佑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佑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佑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佑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编辑本段]王安石(1021-1086)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 东乡县 上池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政治家王安石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曾巩(1019-1083)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佑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
  曾巩与应用文
  曾巩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於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对他有关应用文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用文的发展不无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