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古代上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23:07:36
介绍一下古代上党
介绍一下古代上党
介绍一下古代上党
古代上党是出武将的地方,却也不乏文臣贤相.他们虽然也青史有名,却远不像冯奉世、连楹和暴昭那样勇武刚烈之士名传万口.在上党,宰相和近乎宰相级的大臣还真是出了不少,最有名的要数唐代的苗晋卿、明代的刘龙和清代的吴王典了.
苗晋卿在唐肃宗在位的时候,做宰相做了七年,内政安宁,应当说还是很有政绩的.但因为唐代的名相太多了,诸如魏征、裴耀卿、姚崇、宋璟、裴度等等,相形之下,同是宰相的苗晋卿就不太为人们所熟悉.但从他的身上,我们又可以看到上党人性格的影子:即既有上党人刚毅强悍的一面,如汉武帝时有名的“壶关三老”令狐茂等,冒死上书,给太子刘据鸣冤;但也有善良、聪明和山里人狡黠的一面.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他进士及第后,先为修武(今河南修武)尉,后到朝中任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等职.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李隆基浩浩荡荡地来归潞州时,侍驾而行的张嘉贞、张说、张九龄等一批名臣中就有苗晋卿.踌躇满志的唐玄宗一路写诗,他们也都跟着一路“奉和”.可见玄宗对苗晋卿还是十分看重的.
但唐朝的兴盛在玄宗,开始衰落也在玄宗.特别是后来李林甫为尚书,专擅国政,弄得朝中一片混乱,乌烟瘴气.
天宝二年(743年)的春天,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奭,为了弄个进士及第,以图升官发财,也装模作样地参加了全国进士的考试.主考官是苗晋卿和宋遥,他俩认为张倚深受玄宗的信任,不敢得罪,而只能讨好.考试结果,共录取64人,分为甲乙丙三科,他俩就给了张奭一个甲科之首.而当时很多人都知道张奭胸无点墨,根本不读书,何来的榜首?一时议论纷纷.
安禄山当时是特别受玄宗和杨贵妃信任的,当他得知了这件事,为了打击张倚的势力,把此事奏报了玄宗.玄宗也特别重视,就把新录取的进士集中到花萼楼亲自进行殿试,结果被录取的只有十来个人,其余的都名落孙山,张奭当然也是落选的一个.他在殿试时,真是狼狈不堪,竟手持试卷,一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当时人们谓之“曳卷”(即交白卷).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白卷先生”.
此事传出,朝野哗然.唐玄宗大怒,随即下旨把苗晋卿贬为安康郡太守,宋遥贬为武当郡太守,张奭的父亲张倚也被贬为淮阳太守.
唐代科场舞弊已很严重,腐败的事又岂止科考?苗晋卿知道自己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本事,又胆小怕事,处事周到、圆滑,只想做好人,结果还是在这个问题上跌了跤.
苗晋卿去了安康,第二年又被任命为河北采访使,干了三年,大有政绩.后来又一步步地到了朝中,做到工部尚书、左丞,到达副宰相一类的高位.安禄山造反,“安史之乱”时,玄宗仓惶辞庙,入蜀西逃,帝位让于肃宗李亨.苗晋卿时任陕郡太守,在扶风曾拜谒肃宗,进计献策,被授左相,封韩国公.苗晋卿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是有功劳的.后来肃宗死,代宗即位,对他仍很敬重.苗晋卿年八十岁时,以太保终,赠太师.
苗晋卿一生的追求,那就是:做一个好人.在那时极其险恶的官场中,苗晋卿很世故,他不能不世故.但在做官期间,他尽量做好事.治理百姓不用残暴的办法,而是出于好心,耐心地教化百姓,施与恩惠,人民都感激他.
不知道为什么,在潞州的文化史上,苗晋卿的建树似乎不多.也许因年代久远而被湮没了吧.但苗晋卿的十个儿子中,却有一个苗发,是当时的著名诗人.唐代大历年间,有著名的“大历十才子”,即十位最具文学才气的人,其中就有苗发.
《唐书·文艺·卢纶传》载:“纶与吉中孚、韩 、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氵韦、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不过,后人知道苗发的并不多,或许因为经过岁月的淘漉,他留下的作品少,显得文学成就不够大的缘故吧.可见,无论是作家还是诗人,都是以自己的文章安身立命的.
明代时襄垣县的刘龙,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古代贤臣.
今天我们去仙堂山景区旅游,在仙堂寺后面的刘龙碑亭,导游员就会津津有味地给你讲起吏部尚书刘龙,少年时代在仙堂山读书的故事.
故事说,刘龙小时候,拜仙堂寺的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僧为师.但仙堂山沟壑纵横,行雨季节,山里常发洪水,这样势必要影响到刘龙上山学习.
一天,大雨下过,山洪咆哮如雷,刘龙因过不去河,不能上学而痛哭不止.正在这时,突然从林间窜出一只斑斓老虎,乖乖伏卧在刘龙面前.刘龙先是一惊,后见老虎没有伤害他的意思,就说:虎啊虎,你若有心背我过去,就请摇摇尾巴点点头.说来也怪,老虎真的摇了摇尾巴点了点头.刘龙便背起书包,飞身跨上虎背,老虎后腿一蹬,腾空而起,瞬息即到达了彼岸.以后,凡遇雨天,刘龙就借助老虎的神力跨涧过河,从未因山洪阻隔误过上学.他勤学苦读,后来终成大器……
这当然是来自民间的传说故事.但刘龙确为仙堂山麓的襄垣县肖家垛村人.他字舜卿,别号紫岩,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10岁即能咏诗撰文,明弘治八年(1495年)他20岁时获乡试第二名,中举人,弘治十二年己未年参加殿试,获第一甲第三人,即探花,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充任经筵讲官,向皇帝和太子进讲经史,并多次出任朝廷考官.
当时,正是宦官刘瑾弄朝,极力搜刮民财.一为取悦皇上,更为中饱私囊.
相传,刘瑾要文武百官回各自的乡土属地敛宝进贡,刘龙将计就计,回到襄垣选了一个特大的萝卜,用三套马车运回了京都.刘瑾看到了这个萝卜贡,正要奏刘龙一个欺君之罪,想不到皇帝却脱口赞道,我国能长出如此大的萝卜,是民丰物阜的象征,是国泰民安的祥兆,刘爱卿敛宝有功,理当重赏.刘龙乘势奏道,要说功劳,不属微臣,当属滋养万物的土地和辛勤劳动的农夫,万岁若能体恤农民种田之辛苦,减少赋税,不再向民间敛宝就更好了.皇帝听了,连连点头,深以为是,刘瑾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但后来刘龙还是受到了刘瑾的诬陷,改任兵部职方主事,转吏部员外郎.直到刘瑾被诛后,刘龙才升为左春坊、领“司经局事”,即主管太子宫中的图书馆.同时,为皇帝修撰玉牒,后来升为侍读学士,再后来主持翰林院.
公元1522年,武宗正德皇帝死,明世宗嘉靖皇帝即位,对刘龙益加宠信.嘉靖六年(1527年),刘龙升南京礼部尚书,后又为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嘉靖十四年(1535)刘龙60岁时,皇帝曾召他从南京返还京师,他竭力求退,态度诚恳,得到皇帝特允,从此隐退还乡回了山西襄垣.
刘龙回乡之后,一不会亲访友,二不吃请赴宴,终日闭门谢客,伏案著书.有《紫岩集》48卷、《尚书讲章》8卷、《奏议》4卷传世.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刘龙逝世,享年78岁.至今肖家垛村有尚书坟,还有为他树立的神道碑.
刘龙的一生少有大起大落,居官清正,且善体察民情.理政之余,他经常布衣加身,到民间私访.他更不忘“生吾养吾的家乡故土”,对仙堂山启蒙故地,飘泊宦海多年后归来重游,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他曾有写仙堂山的诗云:
高士当年不可求,白云无恙水长流.
桃园路杳应难问,蓬岛春深是胜游.
已分烟霞成痼疾,肯将霖雨慰殷忧,
苍松翠柏遮天日,独傲人间万户侯.
这决不是一个贪官伪装出来的虚饰之词,而是一位头脑清醒的封建官吏的内心独白.如此淡薄名利、权位,对于一个退了休的高官来说,达到这样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刘龙却达到了.
《中国宰相全传》中的吴王典传记
在长治人的心目中,吴王典是倍受尊崇的.
吴王典(1637—1705年)字伯美,号铜川,清代山西沁州(今沁县)徐村人.他为官一生,勤政廉明,竭尽所能为“康乾盛世”的到来,贡献了毕生精力.
吴王典出生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之家.家道小康,兄弟三人,吴王典为长.大弟吴琪为康熙壬午科举人,但并未外出做官,只在家乡管理家务,二弟一直在家侍奉父母.而吴王典则入仕,且一路平坦,官至保和殿大学士.
吴王典幼年,在祖父与父亲的亲自教育下读书识字,加之天性聪颖,16岁时便考中秀才,两年后,又在太原乡试中得中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及进士,授河南汝宁府确山县知县.当时距明末战乱不远,确山城乡一片残破.他招抚流亡,开垦荒田,使当地民生安定.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王典以政绩卓异调至中央,升为吏部主事.以后又升为员外郎、郎中.他任中央中层官员三年,仕途已是一片光明.
康熙十七年(1678年),42岁的吴王典调任鸿胪寺少卿,次年,又任光禄寺少卿,又过一年,成为通政使司右参议.1682年,他升补为太仆寺卿,不久又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此时他已经成为清廷的中央要员.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吴王典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授湖北巡抚.当时,因湖广总督标营被裁,一些兵丁闹事,“鼓噪抢劫,聚众作乱”,兵变刚平息,地痞恶棍纷纷诬良民为“贼党”,冤狱一兴,株连不断,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吴王典到任,对于受冤屈者,一律免于追究,并惩办诬告者.他还设法赈济灾民,安抚百姓,人心大为安定.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吴王典升任湖广总督.这期间湖北武岗发生了农民起义.作为封建政权的一员,他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出兵镇压了农民起义,并捕杀起义的首领.同时,他还弹劾罢免了激起这次起义的州牧.
康熙三十五年,吴重新调回京城,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成为康熙帝的得力助手,内阁辅臣.康熙三十六年吴升刑部尚书,三十七年再加官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他几次要求病退回乡,康熙始终不准,对人说:“吴王典为人诚实,怎么能让他回乡呢?”康熙还曾把他亲临的米芾《千字文》赐给吴王典 ,并在背面题词:“吴王典为人宽厚和平,持已清廉.先任封疆,军民实受其惠.朝中之事,面折廷争,必得其正.朕甚重之,故书于后以纪其能得人臣之体.”
对皇帝的知遇之恩,吴王典感激涕零,因而鞠躬尽瘁,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吴王典在内阁值班时发病,终于任上.康熙帝派重臣致祭,赐于“文端”谥号.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命礼部侍郎孙岳前往沁州,带去御制墓碑文,刻石勒铭,以纪念这位故去的老臣.在碑文中,康熙帝赞扬吴王典“操履端方,性资凝重”“休休大度,尽消偏党之私,寄以腹心”.由此可知,康熙对吴王典的评价之高.
吴王典作为一位太平时代的重臣良相,重视民生,关心民间疾苦;清正廉洁,不谋取私利;兢兢业业,悉心操理政务.虽然他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未留下千古传扬的诗文佳作,但他的这种平凡中孕育伟大、忠于职守的精神,更值得后人称道.
“沁州三件宝,鸡蛋、瓜子、吴阁老.”这一首追念贤相吴王典的歌谣,300多年过去了,一直在长治地区广为流传,人人皆知.吴王典没有被人们遗忘,都知道他是一位清官、好官!这是一种人民的选择,也是一种文化上的选择吧!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太行上党大部分时间里是中国北方经济较为繁荣、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一般人的眼中看来,上党历来多战事,是出武将的地方,经史文艺方面必定无足可取,其实大谬不然.这里人才辈出,群星闪耀,不仅涌现出了一批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我们知道,上党是多民族的融合地.多民族之所以可以在这里融合,首先是文化上的认同和融合. 只有具备强有力的文化强势,才能承受住不断而来的异族冲击,才能使原有的汉文化得以保存.同时,由于这里是一个历史的要冲,不仅有外来的武力的冲击,也有外来文化的补充,从而使这里的文化变得特别起来,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情结.
从典籍的记载来看,故然有许多诸如“上党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汉书》)“潞州山川高险,而人俗劲悍”(《五代史》)的记述,但也不乏说上党“民多勤俭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尚礼”(《一统志》)、“其民纯俭,务农织,不事商贾,颇好学”、“其民纯俭,务本好儒”(屯留、襄垣县志)的记述.历史上的上党尊师重教,府、州、县的庙学,即官办的学校,至少在唐代时已普遍建立,各代官办和私立的书院散布境内.有名的书院如雄山书院、东山书院、心水书院、藕泽书院、沧溪书院、泰晋书院……另外,还有更多的为民间子弟设立的社学.
上有教化,下有风俗.文化风俗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大抵北方王朝兴衰频繁,上党文人的所见就远,志向就高;上党地域旱地贫薄,天气苦寒,这里的诗文也越带有寒峻之气.上党人的风尚越是勇武任侠,不畏生死,对人生和生命的探索、思考也就越多.可以说,没有上党生活环境的艰辛苦寒,也就没有上党人的勇武任侠;没有上党人的勇武任侠,也就没有上党文化的慷慨悲歌.
上党人在经史文艺方面的成就,确乎是出类拔萃的,这又同样体现在一些杰出的代表人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