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14:17:26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注释】1963年3月,吴恩裕、周汝昌等访西山正黄旗张永海老人,曾听说过上述这副对联,并称是曹雪芹的朋友鄂比送给曹的,但文字稍有不同.1971年4月,在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舒成勋老人的旧房墙壁上发现了这副对联,据舒成勋口述、胡德平整理的《曹雪芹在西山》(文艺出版社、1982年5月北京版第78-79页)载:“‘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二者相较,似乎墙上题的较近原作,上联末字‘少’对下联末字‘多’,下联‘而散’对上联‘相交’也更工整.题诗的墙既是‘二百年的老屋’,可知这联语确是二百年前就流传出来的.至于是否鄂比自撰,专为送给曹雪芹的,当然是另一问题.由老屋墙上也题此联这一事实,也证明1963年张永海老人的传说是有根据的.” (1)远富近贫:远,即远离,疏远.近:亲切,亲近.远富近贫,是指疏远有钱有势力的人,不同他交往;亲近贫苦的人,与其交朋友. (2)礼:指以礼相待,对人表示敬意.《礼·月令》季春之月:“聘名士,礼贤者.” (3)疏亲慢友:疏,不亲近,不熟悉.慢通谩,这里指轻谩的意思.疏亲慢友,是指疏远亲人,轻谩明友. (4)鄂比:清初人,是曹雪芹最好的朋友.他见曹雪芹虽然生活贫苦,但仍不愿和富人攀交,总是同几个穷朋友相聚畅谈,在一年春节,特给曹雪芹送了这副对联,以示对其为人处世态度的赞誉. (5)曹雪芹:清初文学家曹寅之孙,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小说家.生年不详,死于1763年(一作1764年).他家自曾祖起,世代任江宁织造.他少时随家迁居北京,曾经历了一段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繁华生活,后其父因事获罪免职,产业被抄,家道衰落,日趋潦倒.晚年退居北京西郊香山时,生活更加贫穷,但他为人正直,性情高傲,嗜酒健谈,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巨大的艺术才能,他花十年时间写成的巨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现实主义的杰作.他还工于诗画,诗追步李贺风格,画石苍劲嶙峋,别具风格,可惜作品传世绝少. 【鉴赏】这是一副题赠联,它语意浅显,通俗易懂,概括了当时人与人之间两种待人处世的社会现实.一种是“远富近贫”以礼相交的人,一种是“疏亲慢友”,为了钱财而断绝情义的人.正如谚语云:“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都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楹联作者鄂比题赠此联,既饱含了他对曹雪芹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品德,性情高傲,品格端正,为人处世态度的赞誉,也充满了他对人世间那种为了钱财而断绝以往情义的不屑之徒的憎恶,揭示了社会生活中极为丰富深刻的世俗人情的道理. 这副对联,属于骈体文句,对仗精工,平仄合律.用“远富近贫”对“疏亲慢友”,“以礼相交”对“因财而散”,“天下少”对“世间多”,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平对仄,仄对平,相邻相近,恰到好处.尤其是一个“天下少”,一个“世间多”,不仅对得巧妙,而且寓意深刻,道出了世俗人情的一般见解,是题赠联中誉人与评事相结合的绝妙楹联,也是教人如何处世为人的至理格言,无怪乎留传至今,仍吟诵不衰. 这副对联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了反对法的艺术技巧.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可见反对法在楹联创作中是一种使用较难、效果最佳的写作方法,它有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艺术效果,而鄂比这副对联,正是采用了这种手法.他用下联的“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与上联的“远富近贫、以礼相交”相对,一正一反,内容互相对立,意思互相映衬,形成鲜明的对照,把不同处世态度两种人的面貌,刻画得淋漓尽致,维妙维肖.联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憎恶什么,更是一目了然.难怪刘勰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大师会如此称赞反对法的写作技巧.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