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是如何体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特色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6:33:45
三大战役是如何体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特色的
三大战役是如何体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特色的
三大战役是如何体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特色的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流传几百年而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其以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三国鼎立的史实为依据,采取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一幅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特别是其中对历次战争的描写,更是跌宕起伏、动人心魄,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中,官渡争霸、赤壁鏖兵和彝陵决胜对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因此,在《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也是这三大战役,透过作者对这三大战役异同的描写,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对描写战争的艺术,享受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这一顿精神大餐.
一、三大战役的同中之异:
作者在对三大战役的描写中,将着力点都放在胜利一方,写出了战胜方的谋略.乍一看,三大战役中无一例外都使用了火攻,都是以至弱对至强,都是至弱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自己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但是,我们透过这些相同,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诸多的不同:
1、影响战争胜败的关键不同,火烧的对象也就不同:
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粮足,主动攻打曹操,曹操兵少粮乏,被动应战,粮草成了影响双方胜败的关键,对这一点,双方谋士均看得很清楚.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曹操的谋士荀攸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但对于各自谋士的正确分析与判断,双方主帅的态度却有天壤之别,袁绍听了沮授的话是“怒曰”,曹操听了荀攸的话是“所言正合吾意”,由此,双方主帅的谋略见识的高下立判.经过近两个月的战斗,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有退回许昌之意,问之于荀彧,荀彧回信要曹操坚守待变,曹操于是“令将士效力死守”.后来,曹操从袁军细作处得知韩猛将运粮来前线,派徐晃半路拦截烧了韩猛所押粮草,“曹操大喜,重加赏劳.”而“绍大怒,欲斩韩猛.”袁绍的谋士审配说:“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囤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一个因粮草短缺而欲退兵,一个因粮草被劫而大怒,此时,粮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对待这件事上,双方却大异,袁绍派出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而淳于琼并没有感到自己肩挑的是一副事关战役胜败的重担,“既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曹操从袁绍的谋士许攸处了解到袁军粮草机密后,亲率大军往袭乌巢,将袁绍乌巢之粮一把火烧个干净,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赤壁之战中,曹操大军从北方杀来,败刘备于当阳,降刘琮于襄阳,得荆州之城、江陵之资,与刘孙联军对峙于长江之上.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作战,精良的水军与精锐的战船必不可少,曹操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许都时,就掘玄武池演练水军,到了荆州之后,又起用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正副都督,操练水军,甚有章法,使周瑜见之,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闻得水军都督是蔡张二人,便思“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蔡张二人为降将,被曹操所猜疑,三江口折兵后,曹操“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由此可见曹操对蔡张二人的不信任,有了这个前提,周瑜才能巧妙利用蒋干盗书,设反间计除去蔡张,使曹操换上自己的心腹,北人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曹操水军训练再无起色,加上北方来的士兵水土不服,“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庞统借此献连环计,使曹操将大小船只分组锁住,周瑜借一夜东风火烧战船,曹操也就只有败走华容道了.
彝陵之战中,刘备含悲带怒率75万大军杀奔东吴而来,沿长江水陆并进,势如破竹,直至彝陵,并且将75万大军从巫峡建平到彝陵界分,七百余里,连结四十余寨.东吴举国皆惊,不得已起用年轻儒将陆逊为帅.陆逊根据蜀军连营情况,紧守关隘,采取拖延战术,等待蜀军犯错而一举歼灭之,即所谓:“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吾当以奇计胜之.”说明陆逊一上任,就已经定下了火烧连营的计策,只等着刘备犯错.这时“先主见吴军不出,心中焦躁.”手下谋士马良提醒他:“陆逊深有谋略.今陛下远来攻战,自春历夏,彼之不出,欲待我军之变也.愿陛下察之.”对于马良的提醒,刘备不以为然,“彼有何谋?但怯敌耳.”等到先锋冯习奏说“即今天气炎热,军屯于赤火之中,取水深为不便”时,刘备“遂命各营,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陆逊等的就是这一刻,岂能轻易放过,于是火烧连营,刘备只得败走白帝了.
都是一把火,却烧出了不同的韵味,值得我们细细咀嚼.
2、三大战役中双方交战的起因不同:
官渡之战中,是至弱的曹操对至强的袁绍.曹操在董卓之乱后的镇压青州黄巾军的过程中,招降黄巾军,广纳文武人才,又通过一系列的谋划,将汉献帝接到自己身边予以奉养.这样,曹操就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资本和与诸侯抗衡的军事力量,但与家族背景显赫、击败孔融、公孙瓒,拥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相比,实力还是差得很远的.好大喜功的袁绍在闻知曹操封孙权为将军,实际上结成了曹、孙联盟后,怒而起兵,妄图依仗兵多粮足,一鼓作气打败曹操,实现统一的目标.所以,官渡之战是袁绍贸然发动的,没有经过周密的部署与谋划,
在赤壁之战中,是至弱的孙刘联军对至强的曹军.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和后来的一系列战斗,逐渐统一的北方,实力与官渡之战对抗袁绍时不可同日而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乘势进军江南,完成统一大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刘备新败,落脚的地点都没有,孙权接父兄基业不久,根基还不够稳固,与虎狼之师的曹军比,无异于鸡蛋与石头.可以说,赤壁之战是曹操发动的一场统一中国的战争.
彝陵之战中,是至弱的东吴对至强的西蜀.赤壁之战后,在诸葛孔明的调度策划之下,刘备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的战略规划,尽得西川之地,拥有了三分天下的资本.而东吴对于战略要地荆州是念念不忘,经过吕蒙、陆逊的精心策划,与曹操联手,终于败关公于麦城,尽夺荆州之地,实现了鲁肃给孙权的初步规划.关羽、张飞的死于非命,使刘备因愤怒而丧失了理智,忘记了自己在隆中对诸葛孔明所许之志向:“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忘大义而急小义,尽起西蜀大军75万,分八路水陆并进,誓为兄弟报仇.
三大战役的不同起因,让我们看到了发动战争的复杂性,有政治性的,也有个人恩怨的,使我们对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人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三大战役在强弱转换叫人惊叹:
三大战役中,都是至弱战胜至强,但造成这种转换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官渡之战前,曹操手下谋士郭嘉在分析曹操与袁绍时,就有十胜十败之说:“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看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与郭嘉的分析毫无二致,加上袁绍集团中各官员彼此勾心斗角,相互拆台,失败只是迟早的事.
赤壁之战时,曹操正处于他政治、军事生涯的顶峰.人在得意之时容易忘形,曹操作为富有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也不能免俗.在面对弱小的孙刘联军时,其多疑专断,刚愎自负的性格缺陷表露无疑,一是对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心存疑虑,因此非常容易就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自毁肱股;二是在庞统献连环计后,“谋士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其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出来的军事民主不见踪影,知识的欠缺也表露无遗;三是识人大误,致统一美梦泯于大火之中.黄盖是江东经历三世的老将,对于他的诈降竟然深信不疑,让黄盖顺风举火,烧掉盖江大船,也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事.
彝陵之战中的刘备,忘大义而急小义,违背诸葛亮在隆中为其制定的战略规划,轻敌冒进,战术失当,再犯兵家之忌,又缺了诸葛军师的指点,就像他自己说的,鱼离开了水,又怎能不被陆逊利用天气给活活拖死呢?
4、战争环境的不同,决定双方采取的战术有别
三大战役发生在三种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中,决定交战双方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战术,特别是实力弱小的一方,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
官渡之战发生在今天的河南、山东境内,这一带地势开阔,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凭借的隘口,官渡在黄河边上,是许都的大门,失去官渡,曹操将会一溃千里,因此,在曹操打算放弃官渡时,荀彧力主“扼其喉而使不能进”,守时待变.袁军采用筑土山,挖地道进攻,曹军用“霹雳车”,掘长堑对付.从建安五年八月起至九月终,曹军便军力渐乏,粮草不继,可见荀攸所言速战速决是非常正确的,曹操也是在不停的寻找致袁绍于死地的办法,后来劫烧韩猛所运粮草,又得许攸透露袁绍机密,火烧袁绍乌巢囤粮之地,失去粮草,袁绍几十万大军不战而溃,曹操遂取得决战的胜利,奠定北方霸主地位.
与官渡之战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彝陵之战,同样处于至弱一方的东吴陆逊,却采取了与曹操截然不同的战术.彝陵之战中,双方交战的地点在今天的重庆、湖北交界处的长江上,据有猇亭、彝陵、马鞍山等关隘,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所,因此,陆逊要“汝等只各守隘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彝陵之战从章武元年秋八月至章武二年夏,历时近两年,东吴军队并没有出现当初曹军的“军力渐乏,粮草不继”现象,反而是刘备“心中焦躁”,“命各营,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陆逊等的就是这一刻,诸葛孔明的话音未落,七百里蜀营已是烈焰熊熊了.
赤壁之战中,周瑜所采取的战术,既不是速战也不是拖延,而是等待.通过一系列的筹划,双方虽然在兵力上相差较大,但在战争的态势上却是平分秋色,谁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战胜谁.周瑜定下火攻的策略后,就等着天公的眷顾了,东南风吹起的日子,就是他胜利的日子.结果,在隆冬之时,果然刮起了东南大风,成就了周瑜盖世之功.
三大战役描写的同中之异,充分反映出作者描写战争的高超手法,表现出战争的丰富多彩,这是《三国演义》之所以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二、三大战役中的异中之同
作者描写三大战役的同中之异,为我们写出了战争的摇曳多姿,同时,我们从作者的生动描写中,也看到了战争的共同规律以及作者通过战争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1、“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在三大战役中,通过作者的细致刻画,我们都看到了至弱一方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的精心谋划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说,袁绍发动官渡之战,在政治上失利、道义上失理、策略上失策、指挥上失误、组织上失和、用人上失当,注定要失败.我们读一读书中作者对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描写,袁绍是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他手下的许多谋士对战争双方的形势做了科学分析,提出了正确的利在缓守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一定要重视保护粮草的意见,都被他拒绝,或以有慢军心为由论罪囚禁,或疑为奸细而将之逼到曹操一方,大大地削弱了自己而增强了对方的实力.而曹操呢,不但自己对战争的形势有正确的分析,还充分发挥军事民主思想,能虚心听取众谋士的意见,集思广益,制定出急战的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在自己犹豫彷徨之时,还主动向自己手下的谋士问计,坚定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结果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成就了自己统一中国北方的辉煌业绩.
赤壁之战中的曹操虽然不能说是刚愎自用,但在迅速荡平北方诸强,成为当时中国的霸主的辉煌业绩面前,志得意满,得意洋洋而有些忘乎所以,骄傲轻敌是不可避免的.周瑜、诸葛亮则通过一连串的计谋――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最后用一场大火烧得曹操狼狈逃回北方,统一中国从此成为他的美梦,至死不复再见.彝陵之战中的陆逊,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75万大军,避其锐气,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终于觅得绝佳机会,一把火烧尽西蜀气数,从此后的诸葛亮也只能遗恨五丈原了.
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战争中的谋略,深刻地写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等等.通过阅读作者对战争中双方谋略的描写,使我们充分的认识到,在战争中,指挥员,特别是双方统帅对战争的主观认识和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谋略的高下和领导者的作风优劣与否,对战争的胜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我们今天待人做事,仍然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2、通过描写战争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任何战争都是人制造的,缺少了人的表现,或者说不写出人在战争中的作用,战争就失去了意义.在三大战役中,作者通过战争过程的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官渡之战中,作者将曹操的这一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许攸献计袁绍“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袁绍在怀疑是曹操之计时,审配来信说了许攸在冀州之事,袁绍大怒,将许攸赶出军营.而许攸来见曹操,曹操闻报,是“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曹操与袁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接下来谈到军事机密粮草之事时,在一问一答之间,跌宕起伏,既可以看出曹操礼贤下士,平等待人的气度、胸怀,又显示出曹操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遇事镇静沉着,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以虚冒实,以诈防诈,不露真情.许攸虽然说曹操是奸雄,但并不是责备之言,反而有一些欣赏的成分,当许攸献上破袁之策时,“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寨中”.这时的曹操,又显示出他与袁绍的不同,既相信许攸之计,重待于他,又暗将许攸扣于寨中,同时做好各方面的应急准备,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破袁之后,“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也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这又与袁绍有异,所有这些不同,加上书中其他地方对曹操的刻画,将曹操这一“能臣”“奸雄”的艺术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诸葛亮是作者塑造的智慧的化身,在赤壁之战中,作者通过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很好地塑造了这一形象.首先是诸葛亮知己知彼,高超的谈判技能令人惊叹.在第四十三回,诸葛亮随鲁肃到江东商谈联吴抗曹大计,未见孙权之前,鲁肃一再叮咛:“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见到孙权后,诸葛亮见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暗思“只可激,不可说”,等到孙权询问时,就将曹操之能,刘备之义大大夸耀一番,激得孙权“勃然变色,拂衣而起”,然后再谈曹操之弱,分析破曹之后的天下大势,使“权大悦”而“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后来又智激周瑜,巧妙地完成联吴抗曹大计.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对孙权、周瑜的了解,远超他们身边之人,因此能随机确定谈判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再看看其舌战群儒的场面,使你不得不对诸葛亮佩服无比.其次,无与伦比的智慧叫人无法企及.在整个赤壁之战的过程中,在前台表演的主角是周瑜,利用蒋干劝降巧施离间计,识破蔡中、蔡和诈降痛施苦肉计及定火攻,害盟友等等,都是周瑜自以为聪明的得意之作.而着墨不多的诸葛亮却是本次战役的总指挥,其通观全局,巧借东风,智化瑜害,比之曹操、周瑜辈,不知高出几何,周瑜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实为无可奈何之言.第三,宽广胸襟令人景仰.自从周瑜回到柴桑郡说动孙权抗曹,被诸葛亮看穿孙权还在犹豫而要周瑜进一步坚定其决心起,到整个战争结束为止,周瑜无时不在策划除掉诸葛亮,但每次都被诸葛亮识破而巧妙化解,但诸葛亮并未报复,而是通过鲁肃告诉周瑜:“公谨令吾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吾耳.吾以片言戏之,公谨便容纳不下.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大事休矣.”
在赤壁之战中,作者通过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作者不仅突出了诸葛亮这一形象,同时,其他人物也跃然纸上,令人不忘:曹操奸诈多疑,刚愎自负,得意忘形;周瑜才华横溢而气量狭小,只有小集团利益而不顾抗曹大局;鲁肃忠厚善良,处处以大局为重等等.在复杂的战争中,在人物的相互联系中塑造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一大艺术特色.
3、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给读者带来愉悦的美的享受.
小说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其不能给读者带来愉悦的艺术享受,这部小说就是不成功的.我们看看《三国演义》,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情节设置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才使他具有了如此强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千古名著.既然本书以描写战争为长,我们就来看看在三大战役的描写中,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官渡争霸,作者只写了一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虽然只有一回,其情节安排仍然有起有伏.首先是袁绍怒而起兵,70余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官渡而来,而“曹军新到,闻之皆惧”.双方初战,你垒土成山,居高临下,我造霹雳战车,发石为炮;你掘地而进,我挖壕以拒.在双方相持之际,许攸来投,那一番既是故人相见的欢喜,又是敌我双方的戒备.再是曹操烧粮而回,袁绍攻寨不下.最后,袁绍大败,曹操烧毁书信.
作者对赤壁鏖兵的描写,就更是扣人心弦了.从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八个回目中,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睿智,有蒋干盗书的笑料,有草船借箭的神算,有阚泽献书的惊险,有星夜读书的诗情,有月夜赋诗的画意,当然更有华容道的义薄云天.这样张驰有致的描写,谁能不喜欢呢?
4、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
《三国演义》中,作者虽然没有具体描写战争给底层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给社会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是,从作者的寥寥数语中,我们还是可以一窥战争的残酷和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在官渡之战中,作者说:“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在赤壁之战中,作者写到:“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在彝陵之战中,作者笔下:“御营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先主遥望遍野火光不绝,死尸重叠,塞江而下.”在第九十一回,作者借当地土人和诸葛亮之口说:“自丞相经过之后,夜夜只闻得水边鬼哭神嚎.自黄昏直至天晓,哭声不绝.瘴烟之内,阴鬼无数.因此作祸,无人敢渡.”“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马岱引蜀兵千余,皆死于水中;更兼杀死南人,尽弃此处,狂魂怨鬼,不能解释,以致如此.吾今晚当亲自往祭.”由此可见战争残酷之一斑.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历史题材的典型代表,其对战争的描写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值得我们细细研读.通过研读作者的战争描写的艺术,使我们认识到,现实生活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虽然没有战场上的你死我活,却有战争中的谋略筹划,一个人工作的好坏,生活质量的高低,人际关系的融通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思考与运作,从而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