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9 00:06:31
蝗虫是什么
蝗虫是什么
蝗虫是什么
蝗虫是节肢动物,是昆虫.
蝗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中一万余种昆虫的统称.
蝗虫是渐变态(不完全变态)昆虫,生殖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蝗虫后肢发达,能弹跳.
对人类的种植业而言,蝗虫是著名的害虫.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身体外有外骨骼。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1、种源
可从山东、河北、等飞蝗发生区,采集各虫态,均可作为初始种源,但要注意不断加以选择、淘汰和驯化。采挖卵块时,选择潮湿、杂草丛生、向阳和土质松软的荒地、田埂、堤岸等处。也可从专业养殖厂购买。
2、蝗虫的室外半人工养殖
(1)饲养场地的选择
选择空旷、阳光充足、平整地块作为饲养场,铲除杂草,建造1m×1m×2~3m的方形纱笼(门口处设计双层帘门)...
全部展开
1、种源
可从山东、河北、等飞蝗发生区,采集各虫态,均可作为初始种源,但要注意不断加以选择、淘汰和驯化。采挖卵块时,选择潮湿、杂草丛生、向阳和土质松软的荒地、田埂、堤岸等处。也可从专业养殖厂购买。
2、蝗虫的室外半人工养殖
(1)饲养场地的选择
选择空旷、阳光充足、平整地块作为饲养场,铲除杂草,建造1m×1m×2~3m的方形纱笼(门口处设计双层帘门),笼内修建长方形水泥池,栽种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粮食作物或牧草,每笼饲养密度保持500头左右,或者1万头/15 m2,依靠自然阳光、温湿度条件等饲养。笼内可以间作女贞、冬青苗木作为蝗蝻爬行或蜕皮等活动的场所,也可以用豆类、花生、十字花科蔬菜等发芽生长快的作物作为补充饲料。
也可以建造“仝”字形饲养棚,两侧墙高0.5m,底宽3.5m,顶高2.0m-2.2m,中间预留0.5m宽的操作道路,两侧1.5m宽的区域栽培相应的饲料植物。中间过道可以作为绿色植物芽苗饲料送入的通道。
(2)饲料栽培
选择土壤肥沃、向阳、平整地块作为饲料地,根据季节安排种植作物的茬口,选择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水稻、芦苇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如甘蓝、白菜、萝卜等;播种宜密,适时施肥,加强管理。
(3)、饲养管理
在饲养笼内饲料不足时,将饲料栽培地的饲料植物整齐收割,装入洁净容器中,每日定期换入笼中。蝗蝻小时,少量少换,蝗蝻大时,增量勤换。
3、蝗虫的室内人工规模养殖
除露地栽培的饲料植物外,采用芽苗菜栽培技术生产植物芽苗饲料,是养殖植食性昆虫的一种常用技术。
(1)饲养设施与器具
(A)饲养室,一般的民房或废弃厂房均可作为饲养室。要求照明度较好,定时光照,温度保持在25~35℃内调节,湿度能控制在70~85%范围,通风良好。
(B)养虫笼,一般为长方形,笼的固定框架的大小可根据饲养场的大小以及饲养规模来确定。上部一般采用透明窗纱、尼龙网等制成封闭空间,前方留一个双层纱帘门,缝制拉链,以便投喂饲料和打扫卫生等操作。下部地面铺设湿润的沙土,供蝗虫产卵。
(C)普通温箱,要求温度变化幅度为10~40℃,最好带有玻璃门,当温度调节到30-32℃时可用于蝗卵的孵化。
(D)普通冰箱上,在-5~5℃的范围内,可保存蝗卵。
(E)光照培养箱,用于研究、观察蝗虫的病变及营养情况。
(2)环境条件要求
东亚飞蝗一般为17~36℃,温度越高,聚集越旺盛。夏蝗羽化的适宜温度为25~30℃。成虫在土壤中产卵时,对土壤的硬度与含水量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成虫喜欢在比较坚硬的土壤中产卵,产卵最适合的土壤含水量为10%~20%。东亚飞蝗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蝗蝻发育的起点温度为18℃,但整个生长期至少需经历日平均气温25℃以上的天数达到30天,才能完成其发育和生殖。
(3)饲养管理
(A)孵化蝗卵,挖取蝗虫所产新鲜卵块,用毛笔或蘸水笔轻轻刷去泥土和杂物,不要捅破卵块,最好保持原样。放置在9~12cm的带盖培养皿中,皿内事先衬好清洁滤纸。放入蝗卵后,用小吸水管吸入蒸馏水,点滴在滤纸上,以滤纸湿透、但不要渗出水来为度,再盖上盖,放入30℃温箱中孵化。待蝗卵吸水长大,卵内隐约可见眼点后,每日增加检查次数。看到蝗卵内小蝗蝻轻轻蠕动将出壳时,取出培养皿,等蝗蝻蜕去胎膜,全身硬化带黑后,再转移至养虫笼中。
(B)蝗蝻饲养,在养虫笼内放入50~100头蝗蝻,室温控制在30~35℃,光照时数为16小时。将装有平方米或小麦等新鲜饲料植物的容器放入,供蝗蝻食用,饲料要勤换勤添,每日3~4次为宜。笼内插入一些枯树枝条,供蝗蝻攀跃和蜕皮之用。在蜕皮期间移动各物时,应多加小心,以免影响蝗蝻蜕皮。笼内枝条不宜太少,防止蝗蝻在蜕皮期间被自相蚕食。笼内保持清洁,及时移除残茎败叶。
(C)成虫羽化,五龄后期蝗蝻即将羽化时,要适当降低笼内蝗蝻数目,或将长老熟蝗蝻移入其他大小适合的笼中,多插枝条,多加新鲜饲料,以便促进蝗蝻生长和创造适宜的羽化场所。
(D)孕卵、产卵期飞蝗饲养,主要应该注意增加营养。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糠粉、麦麸、玉米面、味精、维生素、骨粉等为原料,制作人工饲料,在饲料盘中饲喂。
(E)卵块保存,刚产出的卵块不宜立即放入低温冰箱中,一定要在20~30℃的条件下放置一周,待卵发育至一定程度后,再移入到低温冰箱内。温度可调5~10℃。卵块既可放在原来的容器内,也可移出放在双层盖皿内,保持一定湿度,这样的卵块可保持几个月,以供需要时孵化。保存卵块的土壤要预先用120℃高温24处理小时,冷却后加入煮沸过的浅水拌匀,再装入玻璃缸等容器内,填满,用力压实即可。
(4)保护与防疫措施
飞蝗的天敌有线虫、微孢子虫、蝗霉以及寄生蜂、寄生蝇、鸟类、蛙类等。养殖场所四周挖掘围沟,灌水,并加入少量石灰,可以起到防治其他敌害的目的。
(二)收获与加工
在饲养条件适宜、环境较好时,蝗虫雌虫产卵前,是食用蝗虫收获的最好时节。在采收蝗虫时,要留有一部分作为种虫,保持继续繁殖。
大量收获蝗虫后,加工时只要轻轻拔除头部,同时将慢慢带出即可。可用1/50的活性炭脱色、除臭,再经过洗涤、研磨,压制成各种形状,经调味后制成各种罐头食品。对于偏小、伤残、腐烂的个体以及废弃物经过干燥后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
传统食用方法是油炸或煎蝗虫,泰国称“油炸飞虾”。
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
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为了便于排水,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棚的建造面积按要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一万只,用10平米即可,可利用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木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象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棚的高度在1.5—2米即可,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东亚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的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的产卵。现在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东亚飞蝗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60—120多粒。
东亚飞蝗卵的孵化与管理,在气温达到25—30度时即可孵化。先按2:1的比例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含水量10—15%,铺2—3厘米在器皿中,将蝗卵均匀分布在土上,卵上再盖约1厘米的土,器皿上再铺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度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在15%左右,因为这几个条件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三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与管理,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三龄以上的蝗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首先是蝗虫吃不饱会影响正常生长,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三龄以上的蝗虫可加麦麸喂养。蝗虫经五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它的即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