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生命的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31 02:19:50
赞美生命的美文赞美生命的美文赞美生命的美文美仑美奂的生命  一  我们可以把生命形容成物质上的生长、死亡,因此,树有生命,草有生命,即使是单细胞生物,我们也不能否定它活着的事实.  也就是说,生命很简

赞美生命的美文
赞美生命的美文

赞美生命的美文
美仑美奂的生命
  一
  我们可以把生命形容成物质上的生长、死亡,因此,树有生命,草有生命,即使是单细胞生物,我们也不能否定它活着的事实.
  也就是说,生命很简单,很低级,不是人的特权,只不过是新陈代谢的过程罢了.
  然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恐怕只有人才会想为什么活着、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之类的话题,而且一想就是几千年,然后创出诸如“行尸走肉”之类的词汇,告诉我们要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但如果我们的生命和草木及动物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那么将大义强加于生命就显得勉强.用别人的话说,生命本来很简单,是我们把它复杂化了.
  这是一个很可耻的行为.许多生命就在大义的幌子下被抹杀.我们陷入一个很奇怪的逻辑,许多人为了自以为是的大义而死,他们得到了称颂,据说可以名垂青史,然而历史却不断更新大义的内容,到最后,大义成了固执,成了愚昧,成了不可理解的变态文化.
  摆出人固有一死的态度值得钦佩,但我只希望所有的人死前都是安详的,自然化而非人为化的.
  我所讲的自然化并非指年老而终,而是指一种坦然的态度,它不是由热情堆砌而成的,因此绝不存在任何死前的口号.
  可怕的是,理想容易变成宗教的狂热,这种狂热一旦成为抹杀别人与自己生命的力量,死亡就会阴魂不散,悲剧就会接踵而至.在这个前提下,大义的赴死或大义灭亲不过是人吃人而已.
  一些影视作品喜欢把人塑造成为工作为感情而死的烈士而大加渲染,就是吃人思想的典型例子,没有人从反面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努力的结局就是比别人先死一步,这社会是否还有资格去提“健康”二字?死亡本身永远没有光荣与可耻之分.
  病态的社会造就了我们病态的生命观.
  二
  生命是个被污染的过程,她原本是纯洁无暇的,在各种欲望的风化下,生命才逐渐被氧化,产生细菌.
  然而不仅如此.
  因为生命也可以这样,它能在历经各种苦难后,摆脱稚嫩的欲望影响,变得包容,变得成熟,变得超然.
  现实的躯壳也许随波逐流,但生命一旦睁开眼,将会把人分割成两部分:物质上的人和精神上的人.
  一旦拥有精神性,就变得自由.如同你看一个人的脸和看一个人的文字,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或者说,肉体是两个人的归宿.
  与当初的纯洁无暇相比,这样的生命更显得美仑美奂.她再一次验证我们作为人类的高级性,她已经超越我们平常所说的生命,因为在我们的体内包含着精神因素,我们通常称它为灵魂.
  并非人人都有灵魂.因为灵魂具备独立性、可思考性,从精神角度讲,魂的有无正如人与猿之分别.我想大胆地说一句,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灵魂,有的只是思维(不是思考!).同时,我更想论证,灵魂并非一开始就居住在我们体内,正如贝蚌产生珍珠,需要一个苦痛的过程.我不相信一个没有经受任何苦难与阅读的人能够拥有灵魂.
  灵魂之于生命,正如心脏之于身体.
  同时,我们必须知道,经受苦难的人也不一定能拥有灵魂.苦难有时产生的只是仇恨、嫉妒,如果不能咀嚼苦难,不能反思苦难,历史就会陷入轮回.因此,战争成了政治家的工具,不能成为我们的苦难;因此,卑鄙者永远可以找到通行证,因为他们几乎都能预见轮回.
  三
  生命之美和生命之乐并不成正比.
  因此,快乐总是能成为头号欲望.我们都追求快乐,快乐本身并没有错,甚至于许多思想者都陷入“快乐”的怪圈,然后得出“我只为自己负责”的论调.
  快乐本身具有物质性,换言之,在造物主的眼里,快乐是可利用的,如饿时能吃饭,我们很快乐;孤独时有朋友,我们很快乐.凡是于己有利的事,我们多半感到快乐.快乐的物质性规定了它和灵魂和生命并无本质联系.我更愿意将其形容成一种生命的外围反射.
  很少有深入灵魂的快乐,但却有许多深入灵魂的苦痛.我总认为,苦痛之于快乐,更容易做人的朋友.苦痛让人反思,让人力图改变现状,让人创新,可惜苦痛永无尽头,正如矛盾永不休止.
  我们躲不开苦痛,即使一心想追求快乐的人也同样如此.他们或者体会快乐后的空虚,或者无奈于快乐后的寂寞.因为快乐缺少永恒性和稳定性,除了光明,即是黑暗.
  美仑美奂的生命即是历经苦难并且继续面对苦难的生命.如果苦难能教会我们坦然,生命就能焕发魅力.
  生命中的海
  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人生,是因为具有追求,具有那种动态的美,才变得让人眷恋,让人怀念.”
  巴金说过:“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老、到死,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是人生之目标,不管我们会不会走,或者我们在中途走入了迷径,看错了方向,而那人生之目标就是这丰富的横溢,不分成败的生命.”
  诚然,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和追求,也不能仅仅以成败来衡量内涵丰富的生命,但人往往为了达到理想的彼岸而忙忙碌碌,却忽略了海——追求的过程.
  人们生存在世上,不能没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需求,对这些正当的、合理的、适度的需求,是应该给予满足的,但事情往往超出了必要的限度.欲望膨胀、贪欲无度,正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样势必会因为追求过度的贪欲而葬送生命的美好,只为了赶往彼岸的目的地而错失了沿途的旖旎风光.
  波涛风起浪涌,承载着生命帆船;蜂蝶翩跹于万花丛中,吮啜采集而成就花之果实或百花之酿;沉舟侧畔,千帆竞过;渔火点点,月下笛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生命的沿途,处处风景.然而我们很多的时候,为了奔赴生命的终极目标,而没有心情欣赏一路的美好景致.喧嚣的尘世,浮躁的心境,让你我还在期冀着什么?奢求着什么?
  在路上的女人——三毛,在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过程中,对生活不断的领悟与深刻的反思,写下了《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等感人肺腑的作品,感受体味生命的况味,但却在48岁时选择了自杀结束了生命而去了生命的彼岸.假如摒弃了一路的景色,只追求结局的评判,那生命会让人感到是怎样的悲哀?
  陶渊明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静田园生活,而曾经“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还乡景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后世多少痴男怨女的缱绻情思?李白的洒脱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李清照的婉约清愁等等,给世人留下了多少的脍炙人口的浪漫情怀和诗情画意?但就结局而论,他们皆已驾鹤西去,有的甚至晚景颇为凄凉.
  彼岸是结局,海是过程;彼岸是目的,海是经历;彼岸是现实,海是梦想.
  “所有的故事,只有一个主题歌,我知道你最后的选择;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既然如此,又何必再追问“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你在彼岸,我在此岸,彼此可望而不可及,又何必苦苦追寻彼岸的虚幻?为何不尽情徜徉在海的怀抱,品味海的内蕴?不求彼此拥有,只愿相知相携.不求相伴到永久,只要有你陪我这一程.
  注重过程的体味与历练,尽力充实和丰富过程,在平和淡静中感受过程的魅力,使生命的里程充满着无限的情趣和欢乐.
  悠然沉浸在波澜壮阔、海鸥飞翔的海洋,不为彼岸遥不可及、让人心力交瘁的标的,只为那跌宕起伏、容纳百川、湛蓝深邃、广阔浩瀚、洗净铅华的海洋!
  坦然走过,静然欣赏,不以成败论人生,只要认真付出和努力过,人生也许会呈现出另一种超然开阔的境界,也许生命中的遗憾会少些,更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