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 人物分析 2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8 11:56:33
曹刿人物分析200字曹刿人物分析200字曹刿人物分析200字《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君主专制,帝王惟我独尊.朝纲上下,惟圣旨是从.国家大小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

曹刿 人物分析 200字
曹刿 人物分析 200字

曹刿 人物分析 200字
《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君主专制,帝王惟我独尊.朝纲上下,惟圣旨是从.国家大小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已经“公将战”.也就是说鲁庄公对这场战争何去何从,已经有了安排和布置.偏偏这个时候,曹刿,一介武夫(书本中注释为武士),执意进见.此时的鲁庄公于情于理上都不会接见曹刿,原因有二:一是战事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二是鲁庄公已经“将战”,迎战是铁定的了.但鲁庄公并没有高高在上,也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百姓而拒绝接见.不仅接见,而且有问必答.面对曹刿提出的“何以战”,鲁庄公能以实回答,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两个迎战条件连遭否定后,鲁庄公并没有气恼.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终于得到了曹刿的肯定.鲁庄公能放下尊严,虚心纳谏,最终使得鲁国奠定了取胜的基础: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了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身为一国之君,鲁庄公当然懂得江山社稷靠的是老百姓,所以即使日理万机,也不忘体恤民情,为老百姓做实事.君有爱民之心,民则有拥君之举.面对外强的入侵,鲁国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只要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国定会全民皆兵,那么再强大的敌人也只能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看看战争过程中的鲁庄公.“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我们看到鲁庄公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同时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也就是告诉我们,鲁庄公和曹刿并肩作战.这还不是因为曹刿战前的建议让鲁庄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参与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的资格,可见鲁庄公知人善用.打仗时鲁庄公的指令又连遭制止,但鲁庄公能从谏如流.我们不能不佩服鲁庄公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可以说,没有鲁庄公的宽容与支持,曹刿无论怎样有才有志,也得不到施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呀!
  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下,酣畅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卫国战争.鲁国上下是一片欢腾,惟独鲁庄公仍在回忆整个战争过程:为什么曹刿要在“齐人三鼓”之后,曰:“可矣(击鼓)”?为什么曹刿要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曰:“可矣(追击)”?为什么……无数个疑团,实在让鲁庄公不解.是不懂装懂,与民同庆呢,还是不耻下问,弄个水落石出呢?聪明的鲁庄公选择了后者.曹刿一番“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使鲁庄公幡然醒悟,原来是这样,战争真是太深奥了.退一步想,鲁国已经取得了胜利,鲁庄公有这个必要去追问取胜的原因吗?大可不必.又有谁去询问鲁庄公知不知道鲁国取胜的原因?谁也不敢.但鲁庄公认真求实,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通过曹刿的分析,鲁庄公无疑获益匪浅.假使他日又有敌人侵犯,那么曹刿的这些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吗?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鲁庄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实践之中完善自我.
  长勺之战早已过去.每当人们谈及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时,每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曹刿时,每当人们以“鄙”和“未能远谋”来武断地评判鲁庄公时,我总想为一代明君鸣不平.学会用多棱镜看历史人物,还原历史,让人物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中活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鲁庄公非“鄙”非“未能远谋”.相反,统帅弱鲁战胜强齐,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鲁庄公才是真正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