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9:27:24
董仲舒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董仲舒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董仲舒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董仲舒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提出了神学化的人性论.他认为人受命于天,人性是从天得来的,他的人性论的

董仲舒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董仲舒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董仲舒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董仲舒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提出了神学化的人性论.他认为人受命于天,人性是从天得来的,他的人性论的政治目的是企图把封建阶级和等级制度看做都是出于天意或天道的,从受之天命的人性中,便决定了谁该做统治者,谁该做被统治者;谁应该高一等,谁应该低一等;谁应该受教育,谁不应该受教育.他认为这种天命、人性决定的封建秩序是不能改变的.\x0d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上下两种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中等人的性才可以叫做性.这种性三品说的实质是把人区分为三等,是一种由神意决定的阶级论.上等人就是圣人,他们的性不仅生来就是善的,并且是超过“善”的,人类社会“善”的标准和具体内容就是由他们制定出来的.上等人是不多的,只包括统治阶级的最高阶层,包括帝王和那些制礼乐、定法度的当权人物.下等的斗筲之人是指封建社会中最贫苦最“低贱”的劳动人民,他们的性生来就是恶的,根本上不算是人性,简直把他们排挤在人性之外了.圣人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宵之人则是愚昧的,不能受教育的.除了上下两种人以外,其余的都是中民,这指的是地主阶级.中民具有善质,但必须受了教育之后才能成为善性.所以董仲舒的教育对象就是这个中民等级的人,贫苦的劳动人民是排除在教育之外的.\x0d董仲舒把中民之性,即把地主阶级的人性当做一般的人性,他所说的性就是指中民之性而言的.他认为性只是质材,它的本身还不能说就是善,必须“待教而为善”.这就是说性只具有教育的可能性,受了教育之后,这种善的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性.他说:“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x0d这就从地主阶级的先天禀赋肯定了地主阶级受教育的可能性,又从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肯定了地主阶级受教育的必要性.他批评盂轲的性善说,认为孟轲既然说人性已善,那就没有教育的必要了.这一点,他比盂轲强.但是董仲舒又认为人同时具有“贪”和“仁”两种性,这又陷入了善恶二元论,这是他企图把盂轲的性善说和荀况的性恶论结合起来的结果.他认为天有阴阳,所以禀之于天的人性也就是有善有恶.他又认为性属阳,是善的;情属阴,是恶的.人生来就具有性和情两个方面,也就是具有善和恶两种性.他虽然说“情亦性也”,但又说“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这又似乎陷入了性情二元论.这样他把性当做是善的,实质上维持了所谓“正宗”儒学即孟轲的性善学说.他把情从性划出来以后,便进一步主张扬性抑情了.他以为天道是禁止阴的,所以人也应该“损其欲而辍其情”,这就是说要发展善性而抑止恶情,这种思想为后来宋明理学家所发展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x0d董仲舒吸取了荀况的性恶论思想,认为万民的从利就好像水往下流一样,如果不用教化去提防它.就不能停止.他从这一点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并把教育当做防止恶性发展的工具.他甚至认为教育的作用象制陶器和冶金一样,可以随意铸造,把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于礼乐教化,这又未免夸大了教育的作用.\x0d论知识和教学 董仲舒从他的“天人感应”学说出发,认为人心和天心是相连的,“天命”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泉源.他的认识论是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的.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是“众物”的知识,而是要知道事物的“本心”;要体察事物的本心,那就只有依靠“内视反听”的内省方法.他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可以互相呼应.因为天与人之间可以“同类相动”,人的内心有什么想法,天就会以类相应,所以人想求雨,天就会下雨,因此通过人的内省和直观就可以体认事物的本质.他以为“名”就是“真”,因为“名”是取之于天的.因此,“名”就是我们所要认识的真理,也就是我们学习的对象.\x0d“名”是由谁制定的呢?是由圣王体会天意而制定的.他们制定的这套“名”,就是诗、书、礼、乐及封建道德,这些知识就是应该学习的内容,至于自然知识那是不应该学习的.他说:“能说鸟兽之类者,非圣人所欲说也.圣人所欲说,在于说仁义而理之.……不然,传(傅)于众辞,观于众物,说不急之言,而惑后进者,君子之所甚恶也,奚以为哉?……故曰:吁呼,为一人师者,可无慎耶?” 可见董仲舒所要求学习的只是圣人所说的仁义等内容,至于有关“众物”或鸟兽之类的自然知识,那是会迷惑后进的,不应当学习的.\x0d董仲舒要求学习儒家的“六经”,他说:“《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但他又认为“六经”各有所长,《诗》长于质,《礼》长于文,《乐》长于风,《书》长于事,《易》长于数,《春秋》长于治人,所以学者应“兼其所长”,不要“偏举其详”.这种“兼其所长”的教学观点是可取的.\x0d在学习上,他提出了“多连”和“博贯”的方法.他以为只要“连而贯之”,就可以推知天下古今的知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方法论.但是连系和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在教学上往往可以用来加强理解,融会贯通.在学习范围上,他认为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太节就会使得知识暗昧,太博又会使人厌倦.这种思想也有一定道理.\x0d董仲舒要求教师尽量达到“圣化”的境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他从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开始,进而论及教学应该适时,应该注意受教育者的才性,要能从容引导,不急不缓.比较符合教学规律,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学原则的具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