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相关分析、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8:53:39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相关分析、资料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相关分析、资料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相关分析、资料
建安风骨——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建安为汉献帝年号(196-220),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 建安风骨 ”(也叫 “ 汗魏风骨 ”)这一时代风格.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王粲死时,他率众文士送葬,说:“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都叫一声送他.”于是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炼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虽也讲究用辞和文采,但仍保持了乐府民歌的本色,不象后来某些文人诗那般过分追求辞藻.此外,刘勰也强调:辞藻修饰与风骨良好的结合,才是文章中的精品.
如像曹植的诗,既有一定的华美,又不至于伤害风骨,因此人们在提倡建安风骨时,不仅肯定了它的风骨,也肯定了它风骨和藻饰结合的一面.所以,从南朝到唐,提倡建安风骨的人尽管各自的着眼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不足,象辞藻过于华丽,用字过于艰深,风格软靡无力,内容或空洞或繁杂,感情昧暗等,而要求作品有生气,内容充实,感情充沛,风格明朗刚健等,这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史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们追求“鲸鱼碧海”(杜甫《戏为六绝句》语)的壮阔诗境.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一部分盛唐诗,较充分地反映了唐帝国强盛期的时代面貌,但盛唐气象和盛唐时代面貌不是一回事.文学史上的盛唐,指唐玄宗、肃宗两朝,约五十年.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国势开始衰落,中经安史之乱,更是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但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后期诗,仍然富有雄浑的特征.举例来说,杜甫的《望岳》诗写于盛唐前期,固然表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抱负.他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写于安史之乱前夕,表现了唐帝国岌岌可危的形势和诗人的忧心忡忡,却仍然气象雄浑.杜甫晚年所写的《登楼》《登高》两首七律,表现唐朝受外族侵凌的衰败局面和诗人的迟暮心情,境界仍然雄壮阔大.此类的例子尚多.杜甫晚年的这类诗篇,往往被明清诗论家誉为表现盛唐气象的佳作.李白晚年在安史之乱后所写的不少诗篇,也具有雄浑风貌.盛唐后期,时代面貌大变,但李、杜等人在前期所形成的心态没有消失,所追求的明朗刚健诗风也没有消失,所以仍能写出不少雄浑的诗篇.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少年精神——
林庚先生在论文集《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中,已给了我们一些答案,至少是一些启示.《从自由诗到九言体》、《我们需要“盛唐气象”、“少年精神”》、《新诗断想:移植和土壤》等篇章凝结了林庚先生关于新诗问题的最重要的见解———“我觉得,美,真正的美,就是青春.唐诗为什么是诗歌的巅峰呢?因为她有‘少年精神’,因为她十分‘新鲜’.‘新鲜’何谓也?就是青春嘛.……所以我提倡‘少年精神’”;“少年精神是指少年人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单纯,富有朝气,勇于开创”,“先秦和唐代都是富有少年精神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最令人向往的时代.它带给人以空间的无限性与解放的精神,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一个富有少年精神的时代,才是最有希望的时代.”他还说,“唐诗的可贵处就在于它以最新鲜的感受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启发着人们.它的充沛的精神状态,深入浅出的语言造诣,乃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完美的成就.”他告诉了我们中国新诗民族化的路径.
布衣情怀——
阮籍《咏怀》:“膏火自煎煞,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原句意为:油脂可以点火,所以自讨燃烧;一个人钱财太多,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宠禄不足以维生,布衣反而可以终养天年.
学生情况:多数学生不明白或拿不准“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的确切含义.同时如果没有看过林庚的《我们需要“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这篇文章,那么学生对于这四个短语的理解也就只能止乎字面,而很难将其一以贯之地理解下来.其实这四个短语是形容林庚先生有骨气、有大胸襟、有昂扬之精神、有杜甫天下苍生之心,其四也以“布衣”为根,以少年为干,以盛唐胸襟和建安风骨为表.相互联系,道其一则需知其它三.
如多数学生以“少年精神”为题,则需要突出少年昂扬的斗志和敢于冒险的鲜活精神.起手要激情,收尾要奋发.立意其实简单,语言反而要真切.如少数以“布衣情怀”为题的文章,则重在深沉、质朴,如老杜太息.起手要平实、收尾要以天下为念.至于“建安风骨”则多慷慨悲歌,起手悲壮、收尾浅白.最难则为“盛唐气象”,要大气磅礴,起手鲲鹏鲸海、收尾潇洒风霜,炼字、对仗、铺排、夸张,缺一不可.如此,放为美文,如此才能过瘾.
下面试引一网络教师下水作文以为资料、比较:
“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这是去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题,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心里一动:精彩!
虽然是寥寥的几个字,却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百多年来,这篇文章以它昂扬的激情,炽热的爱国意识感动了无数人.那样一个“东亚病夫”的时代需要这样昂扬的文章,那样一个动乱扰攘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激情.现在确实是和平的时代,但是学生不同样应该具有这样一种“少年精神”吗?不同样应该有这样一种胸怀天下的抱负吗?因为我们的祖国归根结底属于“少年”;祖国能否繁荣昌盛,社会能否和平稳定,归根结底取决于少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没有希望的花朵怎么能撑起具有希望的民族?恍然间,我的耳边又回响起润之.激越的吟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胸怀,他才能够担当起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正是少年润之满腔的激越、昂扬、自信之豪气,才有他在以后的无数岁月中能够投身革命,戎马倥偬.
“少年精神”是什么?少年的精神应该是自信,是昂扬,是豪气满怀;是爱国,是正气,是民族意识.少年的精神不应该是颓废,是懒惰,是老气横秋;更不应该是狭隘,是自私,是邪气横生,是缺乏道义,是胸无怀抱!
而少年的精神取决于谁?一是父母,二自然就是老师.语文老师更是特殊的群体,语文教师担当着人文教化的特殊任务,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引导学生学生多一些“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考试很多时候却好像只是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在闭门造情,闭目塞听.我们是否教学生太多关注自我的发展,而缺乏胸怀天下的意识?我们的学生是否又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越来越自私狭隘,越来越世故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