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中为什么要【化用】这种修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01:13:36
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中为什么要【化用】这种修辞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中为什么要【化用】这种修辞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中为什么要【化用】这种修辞写诗作文要说有什么诀窍,那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要说没有诀窍,似乎

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中为什么要【化用】这种修辞
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中为什么要【化用】这种修辞

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中为什么要【化用】这种修辞
写诗作文要说有什么诀窍,那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要说没有诀窍,似乎又说不过去.年轻人总希望得到高人指点,让自己少走弯路,尽早把文章写得好些、中看些.撇开思想内容不说,写作是在文字使用上见功夫.常用汉字也就那么四五千个,翻来覆去就使用着那几千个汉字,如何遣词造句就成了实实在在的一门艺术.就我的体会,最要紧的就是:求精炼、求变化.精炼,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没有多余的一句废话,也没有一个累赘的汉字.精炼好理解,而诗文的变化,就值得多说几句了.
变化二字,是同义词组合,变与化还有细微差别.变是表面的改变,化才是实质的变化.化从匕,匕是倒人,通用作“化”.我们讲诗文的变化,主要指实质的变化.《诗经》用“宜其室家”,又用“宜其家室”,只是叶韵而倒语,表面上有改变,并无实质的变化.
苏小妹以文择婿,在一大家子弟卷上批文:笔底才华少,腹中韬略无.全盘否定了.苏东坡为免求亲者难堪,悄悄在两句批文上各加一字,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腹中韬略无穷.还是现成的句子,只是各加一字,起了实质性变化,做到了点石成金.这算是妙笔化用.
我们说的“求变化”,就是这种妙笔化用.真正的好诗妙词,少不得这种神奇的化用.初唐的王勃作《滕王阁序》,都督阎公开初不以为然,待到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名句,阎公矍然而起,说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其实,这两句是源于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的化用确实令人叫绝,比庾信的原句更显高妙,不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滕王阁序》中还有“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句子,这是化用《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还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等等,都是有出处、有来历的.王勃不愧为奇才、天才.
南宋词人辛弃疾作词喜好用典,更是化用前人诗句的高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云:“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读到这里,你自然会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改一字,就是辛弃疾的了.下片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刘备传》载,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天下英雄只有你与我了.《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大加发挥,也为后世的戏曲所本.曹操的原意本是试探刘备有无野心的,辛弃疾借用来歌颂孙权敢于与曹操、刘备这两位当世英雄分庭抗礼,鼎立而三.最后,更用曹操的原话“生子当如孙仲谋”直接夸赞孙权立足江南建功立业的雄才大略.这样化用,是暗里谴责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懦弱无能,借以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估摸着就是用最精练的文字去写出最想写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