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优秀文章因为写作需要,描写景色的句子也可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0:58:20
一些优秀文章因为写作需要,描写景色的句子也可以,
一些优秀文章
因为写作需要,
描写景色的句子也可以,
一些优秀文章因为写作需要,描写景色的句子也可以,
《登泰山记》原文译文与赏析
一、《登泰山记》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二、《登泰山记》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阴谷和阳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时齐国所筑的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峰,在长城以南十五里处.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自京都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的西北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个月的二十八日,我与泰安府知府朱子颍从南面山脚下开始登山.山道长四十五里,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台阶,一共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环绕泰安城下,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开始顺着这条山谷进去.不到一半路,越过中岭,又顺着西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都是顺着东谷进去,道中有天门.东谷,古人叫它天门溪水,我这次没有到.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中那些像门坎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称它们为天门.山道上迷漫着雾气,非常光滑,那些台阶几乎不能攀登.等到达山顶,看到青翠的山峰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宛如一幅画,半山上停留着云雾,就像飘带一样.
二十九日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和朱子颍一起坐在日观亭上等候日出.这时大风刮起积雪扑打着脸面,亭子以东从脚下起,都被云雾弥漫,渐渐地看到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那是山呀.这时天边的云像一条条线似的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霎时间变得五彩缤纷.太阳出来了,像丹砂一样赤红,下边有摇动着的红光承接,有人说:这就是东海呀.回过头来再看日观峰以西的那些山峰,有的受到日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射到,或红或白,错杂相间,一个个都弯腰曲背,好像在向日观峰鞠躬致敬.
日观亭西边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边.这一天,返回的路上观看了道路两旁的石刻.自从唐高宗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大都模糊不清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在路旁的,都来不及前往.
泰山多石头,少土.石头都是苍黑色,多是平方的,很少是圆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生长在石缝里,树顶都是平的.到处是冰雪,没有山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足迹.到日观峰几十里内没有树,而雪深得与人的膝盖相齐.
桐城人姚鼐记.
三、《登泰山记》赏析: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有室名惜抱轩,学者因此称他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他是清朝著名的古文家,桐城派重要首领之一.他早年跟随伯父姚范学习经学,又跟同乡刘大 学习古文.三十二岁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曾担任过四库全书馆的纂修官.后来辞去官职,主持江宁(今江苏南京)、扬州等地书院四十余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他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是近代流传很广、影响很深的一部古文选本.他发展了方苞、刘大櫆 的“义法”说,使得他们的文论才成为体系.他们又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他们这一文学流派为桐城派.姚鼐的《登泰山记》是体现桐城派“义法”(言有物曰义,言有序曰法)的代表作之一.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他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同上泰山.泰山气势雄伟,风景壮丽,历代文人骚客多在春秋佳日,联袂登山,吟哦题咏,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记》把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的壮观场面真实动人的描绘出来.且记述的是冬日的游历,有别于余缙、李健吾诸公的文字,因而显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作者巧妙的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接着,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动身起程那天,“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他悄悄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颠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登上山颠,广阔的视野中,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夕照图,真可谓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与子颖至日观峰之日观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浓笔泼墨,分三个步骤:一曰日将出,“云一线异色”.二曰日正出,“须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变幻莫测,形诸文字,有些棘手,他却能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而且还把长天、云彩、大海作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壮观.寥寥数语,气势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诗仙李白也在此看过日出,“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虽有特色,却稍有逊色.杜甫途经泰山,赋有《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绝唱.这和姚鼐的“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后,作者又欣然回视西峰,见雪后初晴,日光照射,颜色相杂.这一笔,似乎可削,但她却表现了日出的效果和影响,是绝不可缺少的.
山顶的建筑,山道中的石刻,记叙收放自然,详略有序.这都与登山活动的对象的主次、个人感受的深浅息息相关.最后综述泰山冬景的特点: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众鸟飞绝.用凝练的语言把自己的游览所见归结为“三多”、“三少”、“三无”.结句照应冰雪,嘎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简洁著称.姚鼐的《登泰山记》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记可写的东西很多,要是信马由缰,洋洋几千字亦不为多.以本文而论,登泰山路见何物,路遇何人,与子颖有何谈论,泰山有何传说,有何感慨,可挑可拣.但作者却只写了“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和“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算是路途所见.他把重点放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他觉得路径复杂而艰难,为后来者着想,需详细交代.山顶奇观,乃众人向往,不可不细细描摹.名胜古迹,土石动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记”自然不可忽略.
历来的大家都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扣题,文章高手总是为突出题“目”而或收或放.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这个“目”,本文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作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作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点,.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本文却发现,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无非在取材上较为自由罢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没有离开泰山,二没有离开“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现方法上,也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没有议论.故本文取材和表现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简洁的文风“言有物”的有力注脚.
用语准确,不事渲染,更无铺陈.以记登山经过而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并能让人悟出作者当时冒风雪,过县城,穿山越岭的艰辛.以描写山顶景色而言,七句话描绘了七个画面:①“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②“大风扬积雪击面”;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④“稍见云中白若 数十立者,山也”;⑤“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⑦“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可见作者用语何等准确.如写山顶的风,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只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便可使人想见.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日观亭以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写云雾之大.云中山“白若 ”,抓住了形状的特点.“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