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父亲的秘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6:27:24
文章 ——父亲的秘密
文章 ——父亲的秘密
文章 ——父亲的秘密
父亲的秘密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A)四周的古树遥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拣.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11)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儿子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12)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1.父子俩因 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
(1) ;
(2) .
2.阅读全文后,我们终于发现“父亲的秘密”原来是:
.
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了:
.
4.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点评.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我选( )句点评:
5.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字80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答案: 1.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 (每空2分,共8分,大意对即可)2.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2分,能答出“尝毒蘑菇,这个意思即可)3.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每空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4.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充实准确,语言通顺,给3分. (2)能扣住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较充实准确,语言较通顺,给2分. (3)能对句子进行点评,但内容空泛,语言不够通顺,给1分. (4)点评脱离原句内容,不知所云,不给分.5.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酌情给5~6分. (2)有感悟或联想、中心较明确、语言较通顺,酌情给3~4分. (3)有感悟或联想,但中心不够明确、语言不够通顺,酌情给1~2分. (4)文不对题,不知所云,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