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全国分为哪些战区?地点在哪里?长官是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4 00:24:25
抗战时期全国分为哪些战区?地点在哪里?长官是谁?抗战时期全国分为哪些战区?地点在哪里?长官是谁?抗战时期全国分为哪些战区?地点在哪里?长官是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兵力:共辖25

抗战时期全国分为哪些战区?地点在哪里?长官是谁?
抗战时期全国分为哪些战区?地点在哪里?长官是谁?

抗战时期全国分为哪些战区?地点在哪里?长官是谁?
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
第21集团军 司令官商震,下辖:第32军 军长商震(兼),骑兵第14旅 旅长张占魁
第1集团军 司令官宋哲元,下辖: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77军 军长冯治安,第181师师长石友三,第17师 师长赵寿山,骑兵第3军 军长郑大章
第68军 军长刘汝明(直属),第92军军长李仙洲(直属),第106师 师长沈克(直属),第118师 师长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 师 师长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 师长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 师长王奇峰(直属)
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下辖:第3军 军长曾万钟,第9军 军长郭寄峤,第14军 军长李默庵,第93军 军长刘堪,第15军 军长刘茂恩,第17军 军长高桂滋,第19军 军长王靖国,第47军 军长李家钰,第61军 军长陈长捷,第14军团军团长冯钦哉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下辖:第35军军长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 师长金宪章,骑兵第1军 军长赵承绶,骑兵第2军 军长何柱国,
第18集团军 总指挥朱德
第66师 师长杜春沂(直属),第71师 师长郭宗汾(直属),第33军 军长孙楚(直属),第34军 军长杨澄源(直属)
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区:苏浙方面
兵力: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
第10集团军 司令官刘建绪,下辖:第28军 军长陶广,第70军 军长李觉,第79师 师长陈安宝,暂编第13旅 旅长杨永清
第19集团军 司令官罗卓英,下辖:第4军军长吴奇伟,第18军 军长罗卓英(兼),第79军 军长夏楚中,第25军 军长万耀煌,第73 军 军长王东原
第23集团军 司令官唐式遵,下辖:第21军 军长唐式遵(兼)
第28集团军 司令官潘文华
第23军 军长潘文华(兼)
新编第4军 军长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 旅长周志群(直属)
宁波守备 司令王皓南,辖第194师 师长陈德法
温台守备 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12旅 旅长李国钧
游击总司令黄绍雄
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何应钦(兼)
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共辖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第12集团军 司令官余汉谋,下辖:第62军 军长张达,第63军 军长张瑞贵,第64军 军长李汉魂,第65军 军长李振球,独立第9旅 旅 长李振良,独立第20旅 旅长陈勉吾
第8军团 军团长夏威,
虎门要塞 司令陈策
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津浦线方面
兵力: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
第3集团军 司令官于学忠,下辖:第51军军长于学忠(兼),第12军 军长孙桐萱,第55军军长曹福休,第56军 军长谷良民
第11集团军 司令官李品仙,下辖:第31军 军长韦云淞
第21集团军 司令官廖磊,下辖:第7军 军长周祖晃,第48军 军长廖磊(兼)
第22集团军 司令官邓锡侯,下辖:第41军 军长孙震,第45军 军长邓锡侯(兼)
第24集团军 司令官顾祝同(兼),下辖:第57军 军长缪溦流
第27集团军 司令官杨森
第3军团 军团长庞炳勋
第59军 军长张自忠
海军陆战队
第八战区
司令长官:蒋中正(兼),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
兵力:共辖5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
第17集团军 司令官马鸿逵,下辖:第81军 军长马鸿宾,第168师 师长马鸿逵(兼),骑兵第1旅 旅长马光宗,骑兵第10旅 旅长马全忠,宁夏警备第1旅 旅长马宝琳,宁夏警备第2旅 旅长马得贵
第80军 军长孔令恂
第82军 军长马步芳
骑兵第5军 军长马步青
第191师 师长杨德亮
挺进军 司令马占山
武汉卫戍司令部
总司令:陈诚
兵力:共辖14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
第2军 军长李延平,第49军 军长刘多荃,第54军 军长霍揆章,第60军 军长卢汉,第75军 军长周磊,第13师 师长吴良琛,第57师 师长施中诚,第77师 师长彭位仁,江防总司令刘兴,海军陆战队
西安行营
主任:蒋鼎文
兵力:共辖1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第11军团 军团长毛炳文,下辖:第37军 军长毛炳文(兼),第43师 师长周祥初
第17军团 军团长胡宗南,下辖:第1军胡宗南(兼),第8军 军长黄杰
第21军团 军团长邓宝珊
第38军 军长孙蔚如
第46军 军长樊崧甫
第86师 师长高双成
第165师 师长鲁大昌
暂编骑兵第1师(直属)
骑兵第6军 军长阎炳岳(直属)
闽绥靖公署
主任:陈仪
兵力:共辖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
第75师 师长宋天才
第80师 师长陈琪
福建保安第1旅 旅长陈佩玉
福建保安第2旅 旅长李树棠
福建保安第3旅 旅长赵琳
海军陆战队第2旅
军委会直辖兵团
兵力:共辖17个步兵师
第20军团 军团长汤恩伯,下辖:第13军军长汤恩伯(兼),第52军 军长关麟征,第85军军长王仲廉
第2集团军 司令官孙连仲,下辖:第30军军长田镇南,第42军 军长冯安邦
第8集团军 司令官张发奎,下辖:第36师 师长蒋伏生,第50师 师长成光耀,第92师 师长黄国栋,第93师 师长甘丽初,第167师 师长薛蔚英
第26集团军 司令官徐源泉,下辖:第10军军长徐源泉(兼),第87军 军长刘膺古

两个 第一战区 蒋介石 黄河以南 第二战区 阎锡山 黄河以北

抗战时期国军几大战区序列

第一战区:蒋介石,程潜,卫立煌。
第二战区:阎锡山。
第三战区:冯玉祥,蒋介石,顾祝同。
第四战区:蒋介石,何应钦(代)。
第五战区:蒋介石,李宗仁。
第六战区:冯玉祥,陈诚。
第七战区:余汉谋。
第八战区:蒋介石,朱绍良。

全部展开

抗战时期国军几大战区序列

第一战区:蒋介石,程潜,卫立煌。
第二战区:阎锡山。
第三战区:冯玉祥,蒋介石,顾祝同。
第四战区:蒋介石,何应钦(代)。
第五战区:蒋介石,李宗仁。
第六战区:冯玉祥,陈诚。
第七战区:余汉谋。
第八战区:蒋介石,朱绍良。
第九战区:陈诚,薛岳。
第十战区:蒋鼎文,李品仙。
第十一战区:孙连仲。
第十二战区:傅作义。
鲁苏战区:于学忠。
冀察战区:鹿钟麟,高树勋。
最后两战区的级别高于集团军而低于其它战区,长官称总司令,而不称司令长官。

到抗战胜利前夕,各战区又有变化:
第一战区:胡宗南(代),驻陕西西安。
第二战区:阎锡山,驻山西兴集。
第三战区:顾祝同,驻江西铅山。
第五战区:刘峙,驻湖北老河口。
第六战区:孙连仲,驻湖北恩施。
第七战区:余汉谋,驻广东曲江。
第八战区:朱绍良,驻甘肃兰州。
第九战区:薛岳,驻湖南郴县。
第十战区:李品仙,驻安徽立煌。
冀察战区:高树勋,驻河南镇平。


===============================================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战区简介:
抗战爆发后,为了更加有效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国民政府将全国军队进行整编,并划分了作战区域.其作战序列及各部队指挥官如下: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总参谋长:何应钦
陆军
(一)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21集团军 司令官商震,下辖 第32军 军长商震(兼),骑兵第14旅 旅长张占魁。
第1集团军 司令官宋哲元,下辖 第53军 军长万福麟,第77军 军长冯治安,第181师 师长石友三,第17师 师长赵寿山,骑兵第3军军长郑大章。
第68军 军长刘汝明(直属),第92军 军长李仙洲(直属),第106师 师长沈克(直属),第118师 师长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师 师长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 师长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 师长王奇峰(直属)。
第一战区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
(二)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
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下辖 第3军 军长曾万钟,第9军 军长郭寄峤,第14军 军长李默庵,第93军 军长刘堪,第15军 军长刘茂恩,第17军 军长高桂滋,第19军 军长王靖国,第47军 军长李家钰,第61军 军长陈长捷,第14军团 军团长冯钦哉。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下辖 第35军 军长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 师长金宪章,骑兵第1军 军长赵承绶,骑兵第2军 军长何柱国,
第18集团军 总指挥朱德。
第66师 师长杜春沂(直属),第71师 师长郭宗汾(直属),第33军 军长孙楚(直属),第34军 军长杨澄源(直属)。
第二战区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三)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区:苏浙方面
兵力:第10集团军 司令官刘建绪,下辖 第28军 军长陶广,第70军 军长李觉,第79师 师长陈安宝,暂编第13旅 旅长杨永清。
第19集团军 司令官罗卓英,下辖 第4军 军长吴奇伟,第18军 军长罗卓英(兼),第79军 军长夏楚中,第25军 军长万耀煌,第73军 军长王东原。
第23集团军 司令官唐式遵,下辖 第21军 军长唐式遵(兼)。
第28集团军 司令官潘文华,第23军 军长潘文华(兼)。
新编第4军 军长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 旅长周志群(直属)。
宁波守备司令王皓南,辖第194师 师长陈德法,温台守备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12旅 旅长李国钧,游击总司令黄绍雄。
第三战区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
(四)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何应钦(兼)
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第12集团军 司令官余汉谋,下辖 第62军 军长张达,第63军 军长张瑞贵,第64军 军长李汉魂,第65军 军长李振球,独立第9旅 旅长李振良,独立第20旅 旅长陈勉吾。
第8军团 军团长夏威,
虎门要塞 司令陈策。
第四战区共辖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五)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津浦线方面
兵力:第3集团军 司令官于学忠,下辖 第51军 军长于学忠(兼),第12军 军长孙桐萱,第55军 军长曹福休,第56军 军长谷良民。
第11集团军 司令官李品仙,下辖 第31军 军长韦云淞。
第21集团军 司令官廖磊,下辖 第7军 军长周祖晃,第48军 军长廖磊(兼)。
第22集团军 司令官邓锡侯,下辖 第41军 军长孙震,第45军 军长邓锡侯(兼)。
第24集团军 司令官顾祝同(兼),下辖 第57军 军长缪溦流
第3军团 军团长庞炳勋。
第27集团军 司令官杨森。
第59军 军长张自忠。
海军陆战队。
第五战区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

收起

〔第一战区〕
第一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一战区所辖范围为河北北部及山东北部,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一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1937年]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

全部展开

〔第一战区〕
第一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一战区所辖范围为河北北部及山东北部,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一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1937年]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之后。而同年第一战区的划分是以河北山东两省尚未被日军占领区域为主要战区范围。第一战区总司令本为委员长蒋中正身兼,之后不久,蒋中正因全心投入淞沪会战,将第一战区总司令交由程潜担任。另外在部队编成方面,则有宋哲元率领的第1集团军,刘峙率领的第2集团军及卫立煌率领的第14集团军。
[1938年]
1938年,增援日军迅速于华北取得优势,并在占领上海后,切断中国军队之华北运输线。为此,同年1月发表的1938年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当中,将第一战区的区域略作更动,变成以北平至武汉的连接线为主,也就是平汉铁路沿线带状扩张区域。而所辖军队以商震率领的第20集团军与宋哲元带领的第1集团军;共25个步兵师,2步兵旅,2骑兵师为构成部队,以整编师8000人计算,人数超过20万人。
1938年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第一战区部分
司令长官:程潜
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兼)
骑兵第14旅张占魁
第1集团军宋哲元
第53军万福麟
第77军冯治安
第181师石友三
第17师赵寿山
骑兵第3军郑大章
第68军刘汝明(直属)
第92军李仙洲(直属)
第106师沉克(直属)
第118师张砚田(直属)
新编第8师蒋在珍(直属)
新编第35师王劲哉(直属)
骑兵第4师王奇峰(直属)
[1939年]
司令长官:卫立煌
作战地区:河南及安徽一部份
第2集团军:孙连仲
第40军庞炳勋(战区直辖)
第3集团军孙桐萱
第76军李铁军(战区直辖)
兵力:12步兵师、1步兵旅、1骑兵师、1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1944年]
司令长官:胡宗南
作战地区:陕西南部
第31集团军王仲廉
第4集团军孙蔚如
商南指挥所主任郭寄峤
豫省警备总司令刘茂恩
第34集团军李文
第37集团军丁德隆
第38集团军童钊
直属特种部队
[1945年] (受降区)
第一战区:平汉铁路北段及河南一部份 日军战俘集结:北平、新乡
----------------------------------------------
〔第二战区〕
第二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二战区所辖范围为山西及察哈尔,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二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1937年]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之后。而同年第二战区的划分是以山西察哈尔两省,也经历了长条山争夺战等激烈战役。另外在兵力部署方面,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为阎锡山,兵力包含了第6集团军(杨爱源率领)、第7集团军(傅作义)、第18集团军(朱德)及预备军。
[1938年]
1938年,增援日军迅速于华北取得优势,并在占领上海后,切断中国军队之华北运输线。为此,同年1月发表的1938年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当中,将第二战区的区域略作更动,变成以山西及陕西北部为主,其战斗序列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
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
共辖27个步兵师,3步兵旅,3骑兵师;不含特种部队。
[1939年]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及陕西一部份
第14集团军:卫立煌
第4集团军孙蔚如
第5集团军曾万钟
第9军郭寄峤(战区直辖)
第6集团军:杨爱源
第7集团军傅作义
第18集团军朱德
兵力:32步兵师、14步兵旅、5骑兵师、3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或地方部队在外
[1944年]
司令长官:阎锡山
第6集团军:杨爱源
第7集团军赵受绶
第8集团军孙楚
第13集团军王靖国
第18集团军:朱德
直属暨特种部队
[1945年] (受降区)
第二战区:陕西 日军战俘集结:曲阳

--------------------------------------------
〔第三战区〕
第三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三战区所辖范围为江苏及浙江,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三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1937年]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之后。而同年第三战区的划分是以江苏与浙江两省,也经历参与了淞沪会战等激烈战役。另外在战斗序列方面则是:
司令长官冯玉祥,淞沪会战爆发后由蒋中正兼任
作战地区为江苏、浙江
第8集团军:张发奎
第8集团军:张治中
第8集团军:刘建绪
第8集团军:陈诚
第8集团军:薛岳
[1938年]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区为江苏、浙江
第十集团军:刘建绪
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
第二三集团军:唐式遵
第二八集团军:潘文华
新编第四军叶挺(独立)
独立第六旅周志群(独立)
游击总司令黄绍雄
共辖24个步兵师,六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及游击部队。
[1939年]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区为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
第25集团军:陈仪
第10集团军:刘建绪
第32集团军:上官云相
第23集团军:唐式遵
新编第四军叶挺(独立)
共辖22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及游击部队。
[1944年]
司令长官顾祝同
第32集团军:李默庵
第25集团军:李觉
第23集团军:唐式遵
直属暨特种部队
[1945年] (受降区)
第三战区:江苏(不含上海)、浙江、福建 日军战俘集结:杭州、厦门

--------------------------------------
〔第四战区〕
第四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四战区所辖范围为广东及福建,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四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做过两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并于战争末期与第三战区合并。
[1937年]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之后。而同年第四战区的划分是以广东福建两省,也经历了广州争夺战等激烈战役。该战区司令长官为何应钦辖有第4集团军(蒋鼎文为集团司令)及第12集团军(余汉谋)
[1938年]
司令长官何应钦(参谋总长兼任)
作战地区为广西、广东
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
以上共辖9个步兵师,两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及要塞守备部队
[1939年]
司令长官张发奎
作战地区为两广方面
第9集团军:吴奇伟
第12集团军:余汉谋
第16集团军:夏威
以上共辖18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
--------------------------------------------------
〔第五战区〕
第五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五战区所辖范围为山东南部及江苏北部,并爆发了惨烈的淞沪会战。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五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1944年做过数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1937年]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之后。而同年第五战区的划分是以山东南部及江苏一部份。而该战区司令长官为蒋中正兼任,辖有第3集团军(韩复矩为集团司令)及第5集团军(顾祝同)。
[1938年]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为天津至南京浦口之华东一带(津浦铁路沿线)
第三集团军:于学忠
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
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
第二二集团军:邓锡侯
第二四集团军:顾祝同(兼)
第三军团:庞炳勋
第二七集团军:杨森
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
[1939年]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为安徽西部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
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廖磊
第33集团军:张自忠
第11集团军:李品仙
第22集团军:孙震
第29集团军:王缵绪
以上共辖26个步兵师,1各骑兵师、不含特种部队。
[1944年]
司令长官李宗仁
第2集团军:刘汝明
第22集团军:孙震
直属暨特种部队
[1945年] 受降区
第五战区:安徽西部,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
-------------------------------------------
〔第六战区〕
第六战区是指1944年左右,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六战区所辖范围为湖北西部,并在1945年9月13日订定的受降计划中,划分为接受日军缴械的作战区之一。
[1944年]
司令长官孙连仲
作战区域:湖北西部
长江上游江防军总司令吴奇伟
第10集团军:王敬久
第26集团军:宋肯堂
第33集团军:冯治安
直属暨特种部队
[1945年9月] 受降区
第六战区:湖北西部
日俘集结地:河南堰城
----------------------------------------------------
〔第七战区〕
第七战区是指1944年左右,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第七战区所辖范围为广东省,并在1945年9月13日订定的受降计划中,划分为广东地区(包含香港)接受日军缴械的作战区之一。
[1944年]
司令长官余汉谋
作战区域:广东
第12集团军:余汉谋
直属暨特种部队
[1945年9月] 受降区
第七战区:广东省(含香港)
日俘集结地:香港
------------------------------------------
〔第八战区〕
第八战区是指1938年左右,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第八战区所辖范围为内蒙一带,并在1945年9月13日订定的受降计划中,划分为受降区之一,接受日军缴械。
[1938年]
司令长官蒋中正(兼)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区为甘肃、绥远、宁夏及青海一带
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
第八O军:孔令恂(独立)
第八二军:马步芳(独立)
以上共辖5步兵师,4步兵旅,5骑兵师,4骑兵旅,不含特种部队。
[1944年]
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区为甘肃、绥远、宁夏及青海一带
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
东北挺进军马占山
第17集团军:马鸿逵
第3集团军:赵寿山
第29集团军:李铁军
直属暨特种部队
[1945年9月] 受降区
第八战区:甘肃、绥远、宁夏及青海一带
-----------------------------------------
〔第九战区〕
[1945年]
司令长官: 薛岳
作战地区:湖北南部、湖南、江西
(所属部队资料不详,待补充)
-----------------------------------------
〔第十战区〕
[1945年]
司令长官: 李品仙
作战地区:安徽
(所属部队资料不详,待补充)
-----------------------------------------
〔第十一战区〕
[1945年]
司令长官: 孙连仲
作战地区:京津地区
(所属部队资料不详,待补充)
-----------------------------------------
〔第十二战区〕
[1945年]
司令长官: 傅作义
作战地区:察哈尔
(所属部队资料不详,待补充)
-----------------------------------------
另有〔中国陆军总司令部〕
中国陆军总司令部设立于1944年冬天,组成成员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其任务为协助同盟国作战,并负责中国西南部各战区与缅甸北部的反攻与防守战情。另一方面,也配合同盟国各国部队如:史迪威部综合运用。
驻守于云南昆明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兼任,辖有远征军卫立煌部、黔桂湘汤恩伯部、第四战区张发奎部、滇越边境卢汉部、及杜聿明和李玉堂两支集团军,共有二十八个军,八十六个师,以一整编师八千人来核算,规模在六十五万兵员以上。之后,虽缩编为第一方面军(卢汉为司令官)、第二方面军(张发奎)、第三方面军(汤恩伯,1945年之后,抢滩上海接受日军受降)及第四方面军(王耀武)等四个方面军,不过配置美军配备的该司令部师军力成为了中国陆军主力,并在1945年8月后,成为接受日军受降的战区划分。

收起

赞一楼

1944年豫湘桂战役,此战持续近8个月,国民党军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第四战区名存实亡。
(1944年冬)
第一战区:蒋介石,程潜,卫立煌。
第二战区:阎锡山。
第三战区:冯玉祥,蒋介石,顾祝同。
第四战区:蒋介石,何应钦(代)。
第五战区:蒋介石,李宗仁。
第六战区:冯玉...

全部展开

1944年豫湘桂战役,此战持续近8个月,国民党军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第四战区名存实亡。
(1944年冬)
第一战区:蒋介石,程潜,卫立煌。
第二战区:阎锡山。
第三战区:冯玉祥,蒋介石,顾祝同。
第四战区:蒋介石,何应钦(代)。
第五战区:蒋介石,李宗仁。
第六战区:冯玉祥,陈诚。
第七战区:余汉谋。
第八战区:蒋介石,朱绍良。
第九战区:陈诚,薛岳。
第十战区:蒋鼎文,李品仙。
第十一战区:孙连仲。
第十二战区:傅作义。
鲁苏战区:于学忠。
冀察战区:鹿钟麟,高树勋。
最后两战区的级别高于集团军而低于其它战区,长官称总司令,而不称司令长官。
到抗战胜利前夕,各战区又有变化:
第一战区:胡宗南(代),驻陕西西安。
第二战区:阎锡山,驻山西兴集。
第三战区:顾祝同,驻江西铅山。
第五战区:刘峙,驻湖北老河口。
第六战区:孙连仲,驻湖北恩施。
第七战区:余汉谋,驻广东曲江。
第八战区:朱绍良,驻甘肃兰州。
第九战区:薛岳,驻湖南郴县。
第十战区:李品仙,驻安徽立煌。
冀察战区:高树勋,驻河南镇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