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秋瑾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4:15:29
翻译秋瑾的
翻译秋瑾的
翻译秋瑾的
戴复古(1167~1252?),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
戴复古长于词.多豪放之作.〔满江红〕《赤壁怀古》有意模仿苏轼〔念奴娇〕.因为说叫《满江红·赤壁矶头》.
满江红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简析】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左右,戴复古曾在鄂州吞云楼谱写一阕《水调歌头》的词作,《满江红·赤壁怀古》词,约写于《水调歌头》的前后,此时词人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州城外有赤壁矶(又叫赤鼻矶),虽有人考证这里并非赤壁之战的战场,但时人可能有些传说,前此又有苏轼的“大江东去”一词,词人过此,也难免生发怀旧的感情,继苏轼之后,再写一篇赤壁怀古词.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复古词显得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复古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慨,别是一种写法.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采,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鱼龙”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杜甫《秋兴》诗有“鱼龙寂寞秋江冷”之句,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它们因为受到战火的威胁而感到怒不可当了.“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问得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
下片“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数句,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迫怀赤壁之战的遗迹.词人认为建安十三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战斗,是两军决定存亡的一次战斗.如今看到这些遗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真胜过读历史书籍.下面又将话题一转,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几度春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东风吹,光景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这是历史的规律.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下片的结穴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这与杜甫的《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以及姜夔《扬州慢》结穴处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同一种手法,都是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当然,苏轼是宋代一代词坛巨匠,后人再写《赤壁怀古》,要想获得读者的赞许,的确有些困难,戴复古写这阕词,也难免有望洋生叹的感觉.
很难说此词能与苏东坡争胜.平实的开笔,总觉少了"大江东去"的雄奇,缅怀的周郎,也失却几分"雄姿英发"的潇洒,然而"万骑临江貔虎噪的渲染,毕竟腾升了决战赤壁 的壮气,"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后的冷然反诘,亦有狂谰逆折般的警醒之力.过片语重而气促,似闻风振潮涌之声涤荡其间.结句的发问虽从杜甫诗中发生,依然有世迁景存的无限感慨推涌.大抵东坡所缅怀的,是辉耀江天的英雄功烈,故多从人物风神着墨.此词所感慨的,则是昔盛今衰的兴亡时势,故时以论议入调.神采之略逊,正有哀感之深沉相补,以足以论本词之得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