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分】求 前苏格拉底哲学 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9:43:54
【80分】求前苏格拉底哲学简介【80分】求前苏格拉底哲学简介【80分】求前苏格拉底哲学简介这是以前我自己读书总结的.如下:一、伊奥尼亚派:泰勒斯(前624年-前546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的‘哲

【80分】求 前苏格拉底哲学 简介
【80分】求 前苏格拉底哲学 简介

【80分】求 前苏格拉底哲学 简介
这是以前我自己读书总结的.如下:
一、伊奥尼亚派:
泰勒斯(前624年-前546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的‘哲学之父’和‘科学之祖’.第一个提出“什么是万物本原”这个哲学问题的人.泰勒斯试图对自己的提问做出回答,并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他提出了水本原说,即“万物源于水”.
阿那克西曼德(前610年-前546年)泰勒斯的学生.他不赞同其师‘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因为泰勒斯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水会变成万物.在阿纳克西曼德看来 水和其他的物质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因此水的存在也需要被解释.水作为存在能被还原为更简单的‘x’,‘x’是无定形和无限的,世界从‘x’产生,又复归于‘x’.阿纳克西曼德称‘x’为‘无定’.
阿那克西美尼(前570年-前526年)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代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气兼具水与‘无定’两者之属性,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至此,哲学史完成了第一次‘正、反、合’.
赫拉克利特(前540年-前480年)爱非斯派的创始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万物由火而产生又复归于火,火的活动遵循着“逻各斯”(规律).智慧在于驾驭逻各斯,即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流,无物常住”,其表达这一观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后世所有辩证法思想的源泉,提出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的思想,即对立统一思想.
二、毕达哥拉斯派:
毕达哥拉斯(前580年-前500年)勾股定理的最早证明者.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原;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万物遵循数的法则.毕达哥拉斯还创制了灵魂转世说(即轮回说),并认为“灵魂是一种和谐”,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
三、爱丽亚派:
克塞诺芬尼(前570年-前470年)理神论的创立者.理神论区别于崇拜人格神的‘有神论’,认为神的思想和外形不像人一样,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神是统摄万物的原则、原因或实体——人所能认识的最高对象.
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同时代的巴门尼德,对可理喻的东西与可感知的东西作了区分,并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其“存在”的观点可总结为两点:
1.存在是不生不灭、不变不动的“一”.
2.所是者不能不是,不是者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非存在不存在)
芝诺(前490年-前430年)以提出了四个关于运动不可能的悖论而知名.四悖论:1.二分法悖论2.阿喀琉斯追龟悖论3.飞矢不动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四、元素派:
恩培多克勒(前490年-前430年)提出四根说,认为水、火、土、气四者同是世界本原,四者通过‘爱’和‘恨’的进行组合和分解从而形成万事万物.
阿那克萨戈拉(前488年-前428年)提出种子说,“种子”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所谓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实际上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不同的事物由不同的“种子”构成,事物的性质是由占主导的“种子”的性质决定的.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种子本身是不动的,阿那克萨戈拉以“奴斯”来表述万物的最后动因.“奴斯”(在希腊文中,“nous”本义为心灵)是推动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的力量.
德谟克利特(前460年—前370年)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原子论”的创始者.认为万物的本源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每一种事物(甚至灵魂)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不可分割,并且原子是自动的.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运动的场所.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
【总结】前苏格拉底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都涉及本体论问题.
四派的本体论 如下:
1.伊奥尼亚派:世界是变动的‘一’.
2.毕达哥拉斯派:世界是不变的‘多’.
3.爱丽亚派:世界是世界是不变的‘一’.
4.元素派:世界是世界是变动的‘多’.

古代希腊哲学史料丰富,卷帙浩瀚,故古希腊哲学史常为多卷本,其第一卷则为“前苏格拉底”。本书循例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苏格拉底后当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两大家为主,然后则是“后亚里士多德”。本书宗旨不在全面介绍知识,而只是对主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问题作一些分析研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对研究早期希腊哲学有着重大意义。...

全部展开

古代希腊哲学史料丰富,卷帙浩瀚,故古希腊哲学史常为多卷本,其第一卷则为“前苏格拉底”。本书循例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苏格拉底后当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两大家为主,然后则是“后亚里士多德”。本书宗旨不在全面介绍知识,而只是对主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问题作一些分析研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对研究早期希腊哲学有着重大意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