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著教帝学书”中王著是个怎样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01:53:18
“王著教帝学书”中王著是个怎样的人
“王著教帝学书”中王著是个怎样的人
“王著教帝学书”中王著是个怎样的人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⑤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⑥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⑦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⑧益⑨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听政:处理政务.⑥内侍:此指太监.⑦遽:匆忙.⑧规:勉励.⑨益:得益.
译文:
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其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固然是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戒.
王著简介:
王著(?-992)宋代官吏.字知微.成都人.蜀明经第,历任平泉(今简阳市境)、百丈(今名山县境)、永康(今崇州市境)主簿,授隆平(河北隆尧县)主簿.改卫寺丞、史馆祗侯.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加著作左郎、翰林侍读,迁左拾遗,官至殿中侍御史.
成都(今属四川)人.祖父王贲从唐僖宗(873-887年)自陕西入蜀,曾任前蜀雅州刺史.父王景环当过万州别驾.王著于后蜀明经及第,任过永康等县主簿.宋平后蜀,在赵州隆平县主簿任上达11年.因善工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受荐改卫寺丞、史馆祗候;3年后受到宋太宗召见,赐绯,加著作佐郎、翰林侍书与侍读,与另一位博通经史的翰林侍读吕文仲一同值更于御书院.雍熙二年,迁左拾遗,出使高丽.端拱初,加殿中侍御史.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宋史列传五十五.王著传》载“王著教帝学书”的故事.著善攻书,笔迹甚媚,颇有家法.太宗以字书讹舛,欲令学士删定,少通习者.……太宗听政之暇,尝以观书及笔法为意,诸家字体,洞臻精妙.尝令中使王仁睿持御札示著,著曰:“未尽善也.”太宗临学益勤,又以示著,著答如前.仁睿诘其故,著曰:“帝王始攻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久之,复以示著.著曰:“功已至矣,非臣所能及.”其后真宗尝对宰相语其事,且嘉著之善于规益,于侍书待诏中亦无其比.王著善草隶,宋初独步一时,然至今尚未见到带其本款的作品(包括墨迹、摹本或刻本).我们只能依靠文献来了解大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王著笔法圆劲,不减徐浩,少令韵胜,其所书《乐毅论》学虞永兴(世南),可抗行也.”南宋陈槱在《负暄野录》中称:“今中都习书诰敕者,悉规仿著字,谓之‘小王书’,亦曰院体,言翰林院所尚也.”可见当时王著书风的影响所及.更值得注意的是,黄庭坚记载了王著完书模写《乐毅论》、补全智永《千字文》之事,这是有关王著书学贡献的重要事迹.黄庭坚评其书:“极善用笔,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诚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尽之功也.”此外还有其书东岳庙碑、详定《急就章》的记载.当然,王著最大的艺术功绩应是摹勒《淳化阁帖》.自祖刻《淳化阁帖》问世以来,对其成败得失的评价始终不绝如缕.然而,《阁帖》始创的殊勋不可泯没.在清代,连力主碑胜于帖的康有为也说:“帖以王著《阁帖》为鼻祖,佳本难得,然赖此见晋人风格,慰情聊胜无也.” 《淳化阁帖》问世以来,官方和私家一齐动手,藏帖、赏帖、刻帖、临帖,九州大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连绵不绝的文化景象.南宋曹士冕已汇辑了由《阁帖》繁衍而出的公私摹刻丛帖34种;到20世纪初,容庚编撰的《丛帖目》竟达310余种之多.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赵孟頫才会说:“书法不丧,此帖之泽也.”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⑤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⑥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⑦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⑧益⑨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
全部展开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⑤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⑥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⑦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⑧益⑨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听政:处理政务。⑥内侍:此指太监。⑦遽:匆忙。 ⑧规:勉励。⑨益:得益。
译文:
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其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固然是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戒。
王著简介:
王著(?-992)宋代官吏。字知微。成都人。蜀明经第,历任平泉(今简阳市境)、百丈(今名山县境)、永康(今崇州市境)主簿,授隆平(河北隆尧县)主簿。改卫寺丞、史馆祗侯。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加著作左郎、翰林侍读,迁左拾遗,官至殿中侍御史。
成都(今属四川)人。祖父王贲从唐僖宗(873-887年)自陕西入蜀,曾任前蜀雅州刺史。父王景环当过万州别驾。王著于后蜀明经及第,任过永康等县主簿。宋平后蜀,在赵州隆平县主簿任上达11年。因善工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受荐改卫寺丞、史馆祗候;3年后受到宋太宗召见,赐绯,加著作佐郎、翰林侍书与侍读,与另一位博通经史的翰林侍读吕文仲一同值更于御书院。雍熙二年,迁左拾遗,出使高丽。端拱初,加殿中侍御史。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 《宋史列传五十五.王著传》载“王著教帝学书”的故事。著善攻书,笔迹甚媚,颇有家法。太宗以字书讹舛,欲令学士删定,少通习者。……太宗听政之暇,尝以观书及笔法为意,诸家字体,洞臻精妙。尝令中使王仁睿持御札示著,著曰:“未尽善也。”太宗临学益勤,又以示著,著答如前。仁睿诘其故,著曰:“帝王始攻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久之,复以示著。著曰:“功已至矣,非臣所能及。”其后真宗尝对宰相语其事,且嘉著之善于规益,于侍书待诏中亦无其比。 王著善草隶,宋初独步一时,然至今尚未见到带其本款的作品(包括墨迹、摹本或刻本)。我们只能依靠文献来了解大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王著笔法圆劲,不减徐浩,少令韵胜,其所书《乐毅论》学虞永兴(世南),可抗行也。”南宋陈槱在《负暄野录》中称:“今中都习书诰敕者,悉规仿著字,谓之‘小王书’,亦曰院体,言翰林院所尚也。”可见当时王著书风的影响所及。更值得注意的是,黄庭坚记载了王著完书模写《乐毅论》、补全智永《千字文》之事,这是有关王著书学贡献的重要事迹。黄庭坚评其书:“极善用笔,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诚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尽之功也。”此外还有其书东岳庙碑、详定《急就章》的记载。 当然,王著最大的艺术功绩应是摹勒《淳化阁帖》。自祖刻《淳化阁帖》问世以来,对其成败得失的评价始终不绝如缕。然而,《阁帖》始创的殊勋不可泯没。在清代,连力主碑胜于帖的康有为也说:“帖以王著《阁帖》为鼻祖,佳本难得,然赖此见晋人风格,慰情聊胜无也。” 《淳化阁帖》问世以来,官方和私家一齐动手,藏帖、赏帖、刻帖、临帖,九州大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连绵不绝的文化景象。南宋曹士冕已汇辑了由《阁帖》繁衍而出的公私摹刻丛帖34种;到20世纪初,容庚编撰的《丛帖目》竟达310余种之多。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赵孟�\才会说:“书法不丧,此帖之泽也。”
收起
是个性格耿直、要求严格、尽职尽责、循循善教的人
聪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