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四世同堂》1000字左右摘抄加200字评论200字评论最好是关于所摘抄的1000字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5 08:14:42
老舍《四世同堂》1000字左右摘抄加200字评论200字评论最好是关于所摘抄的1000字的老舍《四世同堂》1000字左右摘抄加200字评论200字评论最好是关于所摘抄的1000字的老舍《四世同堂》10

老舍《四世同堂》1000字左右摘抄加200字评论200字评论最好是关于所摘抄的1000字的
老舍《四世同堂》1000字左右摘抄加200字评论
200字评论最好是关于所摘抄的1000字的

老舍《四世同堂》1000字左右摘抄加200字评论200字评论最好是关于所摘抄的1000字的
在世界的东方,在黄河、长江横贯的地方,繁衍生息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母亲——中国,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中华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现在已经成立了整整六十周年.在这六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无奈.回想起改革开放,像我们这些九零后应该都没有太多的感触了.但是我们的爷爷、奶奶们一定能说出许多的故事吧.在当时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下生活,我很难想象出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阅读了《四世同堂》.
在这个故事里讲述了一对为了荣华富贵甘愿做汉奸的夫妇,他们有一对性格和思想完全不同的女儿.在那对夫妇的身上,我可以看到那些在战争时期为了权利、金钱和地位而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卖国奴,以此来获取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有的时候我很难理解他们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宁愿自己整日像狗一样的听从别人的事换,也不愿意站起来把那些入侵我们国家的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在这些人的映衬下,我更加觉得在当时那些为了就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士兵们是那么的让人敬佩.在当时,如果不是这些人以生命为代价去抗日、去战斗,我们今天就不会过上这么安定、这么美好的生活.假如当时没有人并没有去抗日,那么今天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安稳的坐在教室里学习.不敢去想,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们又有怎样的理由在此虚度我们的年华呢?
建国这六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衣着再到思想,虽说现在中国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的领军国家.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建设和发展付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行动与我们的知识相结合,吧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现在的我们首先就应该刻苦地学习,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这不仅能让我们不如社会以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说不定还会给我们的国家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呢!作为现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遵守校规、校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慢慢地回想我们祖国过去所经历的种种灾难.想想我们祖国是这样克服这些困难的.我也更加的希望我们的祖国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强大.我想作为一名中国人都会有和我同样的心愿吧!
我和我的祖国——读老舍的《四世同堂》以后
引用信息(转载时请保留,谢谢!):
文章标题:我和我的祖国——读老舍的《四世同堂 评论 老舍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不过惭愧的是作品我读得并不多.就写作风格来说,我最为崇敬.
  
  这是一部抗战题材的作品,但独具匠心地,全部故事就围绕这护国寺(多么熟悉的地方!)附近的一处胡同里面,以祁家四代为中心,不过几户人家,人物不过十几位,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舞台上演出了沦陷区人们的悲欢离合,成就了这八十四万字的宏篇.有爱国者,有汉奸,形形色色,但无一例外地他们全都只是小小的百姓,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与《茶馆》有些类似,在巨大的时代框架下,用小人物们的故事记录下整个民族的脉动.老舍先生以小见大的功夫实在是太厉害了,他的作品全都是关于平民百姓的,而反映的又全都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
  
  老舍先生很注重人物的塑造,他的观点是,小说中的人物要比情节重要,情节可以淡忘,但人物是不朽的.在这本书中,他特别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祁天佑的老实、祁瑞宣的深沉、大赤包(“北平妓女检查所所长”,“全城妓女的干娘”)的嚣张、丁约翰的洋奴习气、蓝东阳的蛮横、文氏夫妇的不卑不亢都写得十分到位.对于汉奸们(冠晓荷、大赤包、祁瑞丰、胖菊子、蓝东阳、高亦陀等等)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他给予了辛辣的嘲讽,用了很多的夸张和比喻,笔法堪比钱钟书的《围城》(随手摘一个——“她走得极稳极慢,一进殿门,她双手握紧了斗篷,头上的野鸡毛从左至右画了个半圆,眼睛随着野鸡毛的转动,检阅了全殿的人”);对百姓们生活的困苦,他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老舍先生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平民化.身为地道的北京人,他是那样明晰老北京人们的生活状态,并用他的笔生动地描绘出老北京的韵味,他的作品就是北平城的巨幅画卷,把故都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把北平旧时的文化、老北京人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画了虎,画了皮,更画了骨!“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当之无愧!实际上,抗战期间老舍先生是不在北平的,他在重庆主持文艺界工作.他的夫人于1943年离开北平.他从他夫人的口中得知了沦陷区的北平种种,凭此就着手写下这本书,足见他对北平的熟知.
  
  书中经常有对北平风物的描写.北平的春夏秋冬,北平人的安逸生活,北平的富庶繁华,北平的文化礼节在他笔下都是那样的美好,他用这样的对比来述说日本人的罪恶.读他的作品实在能让我们体会到许多老北京的风俗.不过我要说的是,今天的北京跟那时的北京已大不一样了,只有二环以内的小胡同里还留存着那些印记,北京人的客套、热情、有点自私、有点粗俗.现在的北京是全国人的北京了.我从小是长在城外的,对老北京的习俗了解得很少.我中学同学里,我所知道一直住在城里的就是毛润辰、杨欣、金政隆,老北京真的很少了.成为了大都市的北京丢掉的东西很多.我一向说“我自以为是个陕西人”与此也不无关系,我爱长安城啊.
  
  老舍的语言风格朴实中带有幽默.小学学过不少他的经典课文:《养花》,《我家的猫》,《趵突泉》,《林海》.那时我甚至觉得他的文章幼稚,因为时常带着“啊”“呀”之类的语气词.唉,小孩子是不能领悟至美的.如李白的诗歌,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却开出一片绚烂的世界.插一句,我小时候甚至还一直疑惑,为什么《琵琶行》写得好,确实,没有经历是没有办法明白的.老舍先生为自己树立过一个最高标准——用凡夫走卒的话去形容日落或早霞.颇有白居易的意思.他的语言平实、浅白,因而也就生动且真实.他也留过洋,在英国教过汉语,但他却丝毫没有因此而沾染上欧式长句的恶习(张千帆………………),反而,他厌恶它们.他的作品中很少出现长句,句式也都十分简单.
  
  现在的《四世同堂》有一点点缺憾,即最后十三回不是老舍亲笔,而是根据他原作的英译本再转译回来的.这本书他写完了,前两部也都出版过,但五十年代连载的时候,他删去了最后十三回,原稿好像也都被毁.这位译者专门把老舍的英文作品译回来,模仿老舍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到位.但细细看仍能看出区别,尽管不用复杂的典雅的词汇,但和老舍那种平白俏皮中饱含感情的语言仍然是有区别的.
  
  整本书的基调是悲壮的,越往后气氛越惨淡.在日本人的残暴统治下,“小羊圈”里的住户经历的变故太多了,直到战争结束剩下的人口已经不多了.祁家的第二代祁天佑不堪日本人的侮辱,在阜成门外投河自尽(……三里河啊……不是吧……);孙子辈的败类老二祁瑞丰争权夺利被人陷害死不见尸;第四代的妞子在即将胜利的时候饿死;给祁家看坟地的常二爷也在遭受日本人凌辱后抱病而终;钱氏一家被冠晓荷出卖家破人亡;汉奸冠家做了日本人的走狗最后也几乎死绝了,冠晓荷直到被日本人活埋还认贼作父(最让我唏嘘的是,祁瑞全原本在战前看上了冠家的大女儿招弟,最后她变质了,于是亲手把她杀死);文若霞在戏台上被兽欲大发的日本兵打死,她丈夫跟日本人拼了命也死了;李四爷被日本人打了之后终于反抗,也死了;拉车的小崔被日本人冤成罪犯砍了头;剃头的孙七吃不饱饭得了胃病倒在街上,日本人担心传染病蔓延就活埋了.最终活下来的人们也都过得很惨,面黄肌瘦.尽管胜利了,但却难以感受到巨大的喜悦.战争留给北平、留给中国、留给全世界满目的创痍.
  
  正是这个原因使他删掉了后十三回:胜利了怎能如此惨淡!然而,文学就是文学,他所描述的也正是实情.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部作品长期在国内不受重视.直到文革之后,才出版了全一百回的单行本.
  
  书中还记录了日本人在北平的暴行.一有游击队出没就屠村;担心传染病流行就把病人活埋;禁止自由买卖;疯狂掠夺战略物资;按人口分发所谓的“共和面”,实际上都不是给人吃的东西,且老人和儿童不给发粮,使全城陷入饥荒.仇恨是不能忘的.
  
  全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描写就是庆祝保定陷落的那一处,用那辽阔的沉默,写出了学生们的悲愤、汉奸们的无耻和日本人的猖狂(“他的力气白费了,而且他自己似乎也感到没法使天安门投降;天安门是那么大,他自己是那么小,好像一个猴向峨眉山示威呢”).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很容易概括,反映沦陷区北平人民的困苦和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仔细想想,书中的这些人物并没有一个人是特别高大的、在日本人统治下奋起反抗的,他们全都沉默,继续自己的生活.这里好像有个矛盾.但是,民众们决不是安于敌人的统治之下的,他们有爱有恨,他们眼睁睁看着日本人夺走身边一条又一条的生命.如祁老太爷,起初只是希望在乱世中苟全性命,最终他也敢面对着敌人和汉奸不再点头哈腰.他们顽强地生存下去,渴望着胜利的一天.这顽强的意志,正是民众的伟大!
  
  “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的在摇曳,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