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话题的说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8:02:01
以家为话题的说明文
以家为话题的说明文
以家为话题的说明文
我的家坐落在泸县东部,这里有传奇色彩的山,有美丽动人的水,有勤劳朴实而跟上了时代脚步的人民.下面就我就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大我的家吧.
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那高高的云锦山,传说朱德总司令在革命时期来到这里,他在这里打土豪劣绅,分田分地给穷人,他当年在这里写了一幅对联“地狱天堂,分富至穷家而已,刀山剑树,惟刁绅恶棍当之”已被陈列在云锦山寺庙内,还创办了烟霞阁文学社,宣传革命思想,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我们现在的街村都用这个文学社的名字来明名以此纪念朱总司令.而今的云锦山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那破庙不见了,呈现在你面前的是高大的、融古代建筑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寺庙,春天那里是花的海洋,有粉红的桃花像姑娘羞红的脸庞,有雪白的梨花、李花,远远望去,犹如朵朵白云在山间,还有许多经过科学培育出来的叫不出名的、颜色鲜艳的花,寺庙的钟声、信徒们的诵经声;山上古树、鲜花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来这里观光.
游完云锦山,再往前走,那就是著名山青水秀景美的玉龙湖,湖西山脉连绵起伏,远峰如黛、近山苍翠、岸柳成荫、花果飘香,景色宜人.湖岸农户依山傍水建起幢幢新楼,处处洋溢着希望田野上的浓浓乡情.林间珍禽候鸟常年栖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湖水清澈透明,波光鳞鳞,岛屿遍布、湖叉纵横、荡漾湖面,飞鸟在空中欢歌,鱼儿在水里雀跃,山水相映,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景.东有古迹“二郎井”,现代建筑艾大桥水库;西有庙宇“普照寺”、“五明寺”;南有地下龙宫,暗河交错、惊飞撩人;北有螺丝山自然景观区,游人至此可以探究玉龙湖源头.游人来到这里都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受,令络绎不绝的游人流连忘返.
这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你看在田间,衣衫破烂的农民不见了,只见穿着整齐农民伯伯在自己的试验田里精心培育优良水稻、科学地栽种各种各样的蔬菜、摆弄花草树木,一个个汗流满面,但一个个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来到集镇,以前的茅草房和那破烂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高大楼房大大小小店铺,那雨天灌满你大半脚腿的泥浆、热天是硝烟弥漫的公路不见了,而今是一条国家而二级水泥路,任凭你在公路上弛骋.走进店铺你听见的是你好、欢迎你光临、你慢走、谢谢惠顾等礼貌用语,你看那边是一群少先队员敲锣打鼓地去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这更是我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一阵阵歌声随风传,这美丽动人的歌声在请你到我家
来做客,我们欢迎您!'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
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火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12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果树成行.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