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明末的农民起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21:48:41
如何理解明末的农民起义?
如何理解明末的农民起义?
如何理解明末的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大起义天启、崇祯间,随着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经济剥削的苛重,社会矛盾益趋激化,各地农民起义再度兴起,最终推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为一个新的皇朝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皇帝昏庸腐朽,奸臣把持朝政
2、宦官专权
3、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明朝政治的腐败,统治黑暗
2、土地兼并严重(经济)
3、明朝中后期不断加派三饷(赋税)
4、直接原因:陕北地区天灾不断
纵观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起因:
根本原因: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具体原因:政治:封建暴政、统治腐朽、赋税沉重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客观:天灾人祸
本次起义概况:
徐鸿儒、于弘志的白莲教起义明末以秘密宗教组织的民众反抗斗争,迅速发展.万历年间,蓟州人王森传播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其教徒遍布北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省.万历四十二年(1614),王森在京师传教时被捕,死于狱中.之后,其弟子巨野人徐鸿儒继续组织白莲教,信徒不下二百万.天启二年(1622),他联合景州(今河北景县)于弘志、曹州(今山东曹县)张世佩等,图谋起义,并约定中秋起兵.但因计划泄露,遂于五月先期发动.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驾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①.徐鸿儒自称中兴福烈帝,改年号为大乘兴胜元年.起义军很快攻克了郓城、邹县、滕县、峄县,“众至数万”②,屡败官军.其时,于弘志在河北武邑、枣强、衡水等地起兵响应.又有刘永明聚众二万人,不久与徐鸿儒队伍汇合,起义声势大振.他们计划“南通徐淮、陈、颍、蕲、黄,中截粮运,北达神京,为帝为王”③.经过半年多的战斗,十一月,徐鸿儒被部下出卖,在邹县被捕押至京城杀害.徐鸿儒起义被镇压下去. 陕北农民起义的崛起明末的农民大起义是从陕西开始的.天启七年(1627),陕北灾荒严重,澄城县知县张斗耀不顾人民死活,“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④.二月十五日,白水王二率饥民冲进县衙,杀死知县.之后,各地农民、饥民纷纷响应.崇祯元年(1628),府谷王嘉胤、宜川王左挂、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等,相继举起义旗.其后,陕西三边固原、延绥的饥兵也纷纷哗变.那些被裁减而无法生活的驿卒,也揭竿而起.从崇祯元年至三年间,各地暴动此伏彼起,势若燎原烈火.最初,各支农民起义虽发展迅速,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一般都各自为战.崇祯三年以后,农民起义已波及到陕西几十个县, ①清康熙《剡城县志》卷九. ②《明史》卷二五七《赵彦传》. ③王一中:《靖匪录》. ④文秉:《烈皇小识》卷二.甚至还扩展到山西,参加起义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并且各部渐有了“小并为大”①的联合趋势.农民起义的发展,引起了明廷的重视.于是,明廷在军事剿杀的同时,采纳了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招抚建议,对起义农民开展诱降活动.一时间,陕西境内的起义农民相继接受招安.但是,明廷的招抚政策只不过是伺机镇压农民起义的一个手段,并不是真正地为民众着想.因此,许多受招抚的起义首领如王左挂、苗登云等惨遭杀害.这就迫使受招安的农民再次起义.杨鹤的主抚政策也以失败告终.明廷于是改变策略,专派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前往围剿.留在陕西境内的农民起义队伍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余部亦纷纷进入山西.崇祯四年(1631)六月,活跃在山西的王嘉胤在河曲被围长达六个月后,在阳城为部下所杀.之后,王自用联合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马守应等“三十六营,号二十万”②.明廷感到问题严重,遂调集重兵在山西加紧围剿.崇祯六年夏,王自用在河南济源中箭身亡③.王自用牺牲后,各路起义军拥推高迎祥为首领,并于这年冬季,从豫北渡黄河南下,连陷渑池、伊阳、卢氏三县,进入河南中部和西部,在河南、陕西、四川、湖广等省区交界地带开展活动.明廷为了遏止农民军的攻势,于崇祯七年(1637)春,命延绥巡抚陈奇瑜任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总督,驻郧阳巡抚卢象升与之配合,以五省兵力围剿农民军.农民军连遭重创,张献忠等奔向商雒,李自成则被包围在汉中兴安的车箱峡.李自成采取伪降手段,摆脱了困境,并立即反戈出击,声威大振.陈奇瑜被削职逮问.十一月,明廷提升洪承畴继任总督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洪承畴调集重兵,分兵四路向农民军合围,准备聚歼高迎祥等.结果起义军避实就虚,挺进湖广、河南.崇祯八年正月,农民军在河南再次联合,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有二三十万之多”①.十五日,农民军进抵凤阳,放火烧毁了明皇陵和龙兴寺,“事闻,帝素服哭,遣官告庙,逮漕运都御史杨一鹏弃市,以朱大典代之,大征兵讨贼”②.从崇祯八年底到九年上半年,明军与高迎祥的农民军主力展开了激烈的追逐战.明廷任湖广巡抚卢象升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等处军务,“诏(洪)承畴督关中,象升督关外”③.九年正月,高迎祥东下安徽,围攻滁州,旋又进入河南,撤回陕西.七月中旬,高迎祥率部至盩厔
①彭遵泗:《蜀碧》卷一. ②《绥寇纪略》卷一. ③据汤纲、南炳文《明史》(下册)考证,王自用之死有三说:死于济源;病死;为邓王已射杀.见第1145页. ①彭孙贻:《平寇志》卷一. ②《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 ③《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县黑水峪,不幸陷入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埋伏,激战四日,战败被俘牺牲,“余众歼散殆尽”④.高迎祥死后,西北农民军一度处于低潮,但不久,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两大农民军在西北崛起. 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陕西延安柳树涧人,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父务农兼小贩,家境贫寒.幼年时,他曾读过书,青年时落魄无依,常受欺压.崇祯三年(1630)四月,张献忠在延安府米脂县率十八寨之众投奔王嘉胤,号称八大王.崇祯四年六月,王嘉胤被部下杀害,张献忠一度就抚于总督洪承畴,次年再起,“叛入山西”①,他与其他农民军首领共推王自用为盟主.张献忠作战勇敢,“临战辄先登,于是众服其勇”②.崇祯六年冬,在明军的压迫下,张献忠进入河南,转战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地.崇祯八年(1635)正月,起义军十三家大会荥阳.张献忠随高迎祥连破河南、江北诸县,进入安徽,克颍州,破凤阳,烧毁了皇陵.之后,张献忠独自率众东下庐州、舒城,经湖广回到陕西.这年冬天,张献忠又再次出潼关入河南.崇祯九年,张献忠转战在陕西、河南、湖广一带.是年七月,高迎祥被俘牺牲,李自成亦连连受挫,张献忠部遂成为明朝镇压的重点.崇祯十年,张献忠联合老回回马守应等,从河南进入湖广,向襄阳发起进攻,湖广震动.次年春,兵部尚书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主张招抚农民军.在孤立无援、明军云集的形势下,正月初九日,张献忠在谷城向熊文灿投降.至此,农民起义进入低潮.张献忠受抚后,始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人不散队,械不去身”③,加紧操练,积蓄力量.这同时也给了明廷一个暂时喘息、调整的机会.为彻底消灭这支起义军,明朝兵部尚书杨嗣昌制定出“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所谓“四正”是陕西、河南、湖广、凤阳,“六隅”则是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合“四正六隅”为十面罗网,各有侧重,协同配合,“随贼所向,专任剿杀”①.崇祯十二年(1639)四月,杨嗣昌认为时机成熟,遂与总理五省军务的熊文灿密谋,调集陕西、四川边兵,企图一举消灭张献忠.张献忠遂先发制人,五月于谷城再起.熊文灿以招抚失败,被逮下狱处死.杨嗣昌被迫“自 ④孙传庭:《鉴劳录》. ①《明史》卷三○九《张献忠传》. ②康熙《陕西通志》卷三一《杂记•盗贼附》. ③康熙《吴桥县志》卷七《艺文》,范景文:《抚剿未可轻信叛形业已渐张疏》. ①杨山松:《孤儿吁天录》卷二.请督师”②,赶赴襄阳,以左良玉为主力剿杀.玛瑙山一役,张献忠大败,遂采用“以走致敌”的策略,奋战入川.崇祯十四年,张献忠又挥师东出湖广,一路乘胜直下,二月初占领了襄阳,杀死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发银五十万以赈饥民”③.杨嗣昌被迫自杀身亡.明朝改派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督师追剿张献忠.张献忠在河南信阳战败,率部由豫东入安徽.到崇祯十六年时,张献忠驰骋于鄂、皖之间.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二十九日,张献忠攻占武昌,沉楚王华奎于西湖,“尽取宫中金银各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④,赈济饥民.张献忠占领武昌后,改武昌为都城,正式建立大西政权,铸西王之宝,自称“大西王”.所设官制有中央六部、五府,京城设五城兵马司;地方有巡抚、守道、巡道、学道、知府,知府以下设了二十一个州县的官员,并且开科取士,招揽人才.是年冬,张献忠几乎占据了整个湖南,进而向江西发展.崇祯十七年西进四川.这年六月,一举攻克了重庆,处死了明瑞王朱常浩、四川巡抚陈士奇、重庆知府王行俭等.八月,攻克了成都,蜀王朱至澍及王妃投井自杀.十一月,张献忠以成都为西京,改王称帝,国号大西,定年号为大顺,铸造大顺通宝,设六部五军都督府等官.大西政权在其辖区进行严格的政治控制,整顿吏治,录用明降官和知识分子,注意团结少数民族.没收官绅财产,实行三年免征的赋税政策,并向富商大贾征收钱粮.这些措施,取得了民众的信赖.与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遥相呼应.
农民战争的作用和影响:
1、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削弱了地主阶级的力量.(或推翻封建政权或动摇封建政权)
2、农民阶级通过暴力夺回一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3、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在看到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情况下调整统治政策,社会
生产力得到很快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