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几点思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5:43:45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几点思考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几点思考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几点思考
摘要:中国经济具有长期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而粗放型增长方式则是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主要问题.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保持了26年.197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今年上半年GDP的增速仍保持在9.5%.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能不能继续保持下去,能够保持多久,国内外都给予高度关注.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 一、中国经济具有长期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比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1978年,人均GDP只有379元人民币,相当于168美元.与1978年相比,2004年中国 的GDP总量增长9.3倍,人均GDP增长6.6倍.这种较快的增长速度是工业化高速推进的结果.26年间,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70.5%下降到46.9%,下降了23.6个百分点,约有1.5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由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第一产业的5倍左右,仅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一个因素,即可使全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2倍.加之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新设备,有效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中国前26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过大,在对外开放之后产生的“瀑布效应”所带来的.从目前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相对落差来看,这种“瀑布效应”远未结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一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2004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561元人民币,相当于1276美元,仅为美国人均GDP37746美元的1/30.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仍处于满足吃穿用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生存消费阶段.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37.7%,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仍高达47.2%.轿车刚刚开始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仅为40%.中国13亿人口的物质生活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加,市场的潜在需求将逐步转变为有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持久不衰的拉动力量. 二是居民储蓄率将保持较高水平.中国人民有着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即使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仍然把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储蓄,以备子女上学、养老、医疗等支出.储蓄率长期保持在40%左右,2004年高达43.9%,成为改革以来最高的一年.高储蓄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使投资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之外资流入的规模不断扩大,将有力地支撑着较高的投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 三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扩大.改革以来,中国用上千亿美元引进了大批先进技术和装备,在产业技术上缩短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设备.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和企业已逐渐认识到,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技术开发的能力将会增强,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产生,将会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素质不断提高.2004年中国就业人员总数达7.5亿人.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2.5%和30.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偏低,而第一产业的富余劳动力仍达1亿以上.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会继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随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普及,劳动力素质将不断提高.2004年中国大学招生人数达447万人,研究生33万人,还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326万人,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专业门类齐全的高级人才.这将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释放出新的活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下一步改革将围绕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成为改革的重点.金融体制、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建设将更趋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将逐步进入垄断性行业、基础设施、金融业等过去禁入的行业,在更好的政策环境下迅速发展.这些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必将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 六是对外开放的扩大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使中国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能够进一步得以发挥,而短缺资源则可以通过国际交换得到弥补.对外开放的扩大将有力地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中国的优势资源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之前,在通过国际贸易能够满足某些短缺资源供给的情况下,中国的快速增长势头是不会停止的. 二、粗放型增长的不可持续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自2003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新一轮上升期,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局面.2003年和2004年,GDP增速保持在9.5%的高位上.同期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升1.2%和3.9%;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44.1%和36.0%;国家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9%和21.4%.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这样一组参数,是难得出现和令人兴奋的.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近两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快增长拉动起来的,也就是说,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推动的.近两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分别增长15.3%、15.2%,经济增长的能源弹性系数由1996~2002年年均0.21分别上升到1.61和1.6.投资弹性系数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比,由1996~2002年的年均1.44倍分别上升为2.92倍和2.72倍.这两组数字充分说明,获得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所需要的能源和投资大幅度上升.因此,这种粗放型增长注定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对一些重要资源的需求,如铁矿石和氧化铝等,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供给能力,大量依赖进口也受到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和运输能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