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两宋时期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13:45:44
明朝和两宋时期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明

明朝和两宋时期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
明朝和两宋时期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
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那么这种为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万两左右.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5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我们认为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的话,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
那么 明朝是否是汉族封建王朝最穷的呢?宋朝的软弱是否和世家大族太过于强势?明朝貌似民间也不是很富裕,为何皇汉还要鼓吹明朝而不是宋朝?

明朝和两宋时期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
明朝末年银矿短缺,在加上民间百姓有化银铸鼎的习惯,出现通货紧缩.
崇祯初年,陕西等地出现连年大旱,颗粒无收,政府出台“三饷加派”的政策后,就发生了民变,而李自成,张献忠等就是陕西人.
至于明朝是不是最穷的,也不好说.
宋朝的软弱时由于没有重视武官(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因此宋朝的部队战斗力相当差.而塞北三朝以骑兵为主,相当彪悍.宋朝虽有专业骑兵——岳家军,但其余是步兵,当然打不过骑兵.

明朝当时封了很多王,和公侯。他们拥有很多土地采邑,很多收入进了他们的腰包,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自然就少了。加上当时海上有倭患海贸不通,在张居正改革重新丈量土地之前明朝的财政收入的确很穷的(当然不包括永乐时期)。后来由于万历新政(既张居正改革)明朝政府收入达到顶峰。再后来由于万历怠政,加上不断用兵财政就又不行了。
宋朝的确很富有,当时占世界GDP60%以上。但是宋朝当时官僚制度庞大,养兵所用军...

全部展开

明朝当时封了很多王,和公侯。他们拥有很多土地采邑,很多收入进了他们的腰包,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自然就少了。加上当时海上有倭患海贸不通,在张居正改革重新丈量土地之前明朝的财政收入的确很穷的(当然不包括永乐时期)。后来由于万历新政(既张居正改革)明朝政府收入达到顶峰。再后来由于万历怠政,加上不断用兵财政就又不行了。
宋朝的确很富有,当时占世界GDP60%以上。但是宋朝当时官僚制度庞大,养兵所用军费比例也很大,又要送岁币,再富有又怎么样呢?
要知道,明朝虽比宋朝穷,但他最有骨气!明朝在对外来入侵上重来都是铁血的,打鞑靼,打越南,打倭寇(包括几次朝鲜战争)……并且取得了胜利。反观宋朝,太软弱可欺了。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明朝要比宋朝好。

收起

宋朝发展远洋贸易 明朝禁海是一个重要原因

明朝政府的确很穷
否则后面崇祯也不会出损招了
把明朝弄灭亡
明朝时期大部分财产都在一些达官贵人手里
贪污的太多了
老百姓也不是很富裕

1 两宋时期,政府财政收入的确很高,一定程度上和宋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有很大关系,因为当时的商业税达到了历史的一个新水平

但其实根本上来说,税收的最主要来源还是农业,唐以后朝代都实行两税制,两税制的一个要义就是“量出以制入”,财政收入的规模按照前几年平均支出水平拟定。换言之就是官府要用多少钱,就要向农民征收多少。高额的财政收入并不能说明经济的发展,只能说明政府花钱特...

全部展开

1 两宋时期,政府财政收入的确很高,一定程度上和宋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有很大关系,因为当时的商业税达到了历史的一个新水平

但其实根本上来说,税收的最主要来源还是农业,唐以后朝代都实行两税制,两税制的一个要义就是“量出以制入”,财政收入的规模按照前几年平均支出水平拟定。换言之就是官府要用多少钱,就要向农民征收多少。高额的财政收入并不能说明经济的发展,只能说明政府花钱特别厉害而已。宋朝自开国就有遗留问题,冗官,冗兵,冗税,这三冗是宋朝历史中一直存在的严重弊端,冗官,指的是官僚机构庞大臃肿,官员贪污腐败成风,冗兵指的是军队数量太过庞大,开销巨大,而且管理存在问题,宋朝的软弱是出名的,但事实上宋朝的军队数量极其庞大,由于将领频繁调动,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低下,冗税是最出名的,宋朝财政高收入是建立在税费名目众多的基础上的,宋朝税目庞杂,人民负担及其沉重,从真宗起,宋朝财政支出规模就不断扩张,尽管税收多,但此后一两百年里一直处在财政危机中,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财政危机的结果是聚敛为一切之法,收入的扩张也是自然结果

总结来说,宋朝的政府收入高,但这是因为其开销过大,注意它们的因果关系,这是个恶性循环,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侵略,宋朝几乎一直面临着内外交困,要论国家富强,宋朝是比不上明朝的
2 明朝的政府财政收入相比宋朝是很小的,这体现了“藏富于民”是儒家传统经济思想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有价值的组成部分,历来开国的统治者奉为施政的圭臬。朱元璋亦没有例外,他不仅提倡“藏富于民”的经济政策,而且身体力行,努力付诸实践。他在洪武三年任命户部尚书时,就告诫户部:“善理财者,不病民以利官,必生财以阜民”,于是朱元璋定下的基本模式就是薄税于民,也就是说明朝的税其实是较轻的,这是一个因素,其二,明朝财政具有明显收敛性,财政的运作水平一直受到抑制,其三,明朝也是个多事之秋,打仗是常事,但明朝出现了创造性的举措——军屯,士兵战时打仗,平时种田,实现了自给,这就是明朝节约了一大比军费开支
由此来看,明朝的情况是政府支出一直受到抑制,奉行“藏富于民”,虽然其实广大人民依然不富,富的仅仅是那些商贾望族,但明朝政府的开支远小于宋朝是事实,论国家富强程度,明朝是高于宋朝的

收起

蒙古大军横扫世界之时,有一个国家抵挡蒙军时间最长。那就是宋朝,蒙军为了伐宋,还在战场上死了一个大汗。当宋朝覆灭时,整个欧亚大陆基本上都已经是蒙古人的天下。 蒙古人后来等级制度把南人封为最低,不排除有报复的心理。
宋朝虽然疲软,但是它的抗蒙,显示了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决心。
反观明朝,居然死于一帮农民杂牌军的手中。
从这点来看,谁强谁弱?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全部展开

蒙古大军横扫世界之时,有一个国家抵挡蒙军时间最长。那就是宋朝,蒙军为了伐宋,还在战场上死了一个大汗。当宋朝覆灭时,整个欧亚大陆基本上都已经是蒙古人的天下。 蒙古人后来等级制度把南人封为最低,不排除有报复的心理。
宋朝虽然疲软,但是它的抗蒙,显示了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决心。
反观明朝,居然死于一帮农民杂牌军的手中。
从这点来看,谁强谁弱?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收起

明朝民间很富裕,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不是穷,当时主要是商业太发达了,百姓都喜欢储存银子,通货紧缩了

先说说明朝:
一、明朝的赋税:
众所周知,明朝的赋税是很低的,一贯实行三十税一制,即使按万历年间最繁盛时期的8千万顷的登记在案的耕田数量来算,一年的赋税总收入也只有260万石,况且当时银价并不高,按一两白银=粮食二石来算,约合值白银130万两。低税收是明太祖定下来的祖制,后世历代君王没有在这方面有过什么改动,这样
低的税收在太平年头或许还可以支撑,但一旦遇上...

全部展开

先说说明朝:
一、明朝的赋税:
众所周知,明朝的赋税是很低的,一贯实行三十税一制,即使按万历年间最繁盛时期的8千万顷的登记在案的耕田数量来算,一年的赋税总收入也只有260万石,况且当时银价并不高,按一两白银=粮食二石来算,约合值白银130万两。低税收是明太祖定下来的祖制,后世历代君王没有在这方面有过什么改动,这样
低的税收在太平年头或许还可以支撑,但一旦遇上朝廷多事之季,财政上就会捉襟见肘,赤字严重,在成化、嘉靖、隆庆、、、等明朝中叶也经常发生严重的财政危机。万历初期,经张居正改革,这种危机稍有好转,但之后随着神宗在朝政上对张首辅改革的逆行、以及王朝长治久安所积下的种种积弊、官员庸冗、国内灾荒和兵民流走、以及数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万历中后期,明朝的国库已经枯乏了。
二、明末的财政情况:
根据崇祯初期在任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奏本,崇祯初期,九边饷银达370万两,而当时朝廷一年的赋税收入尚不足300万两,这其中还包括了继续加征辽饷后实际收得的税银。所以说在明末,财政危机是导致明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清朝在表面上鼓吹“袭明制”实际却百般搜括不止的原因,前车之鉴嘛,国库不可以空虚,看看满清修建的那些皇家园林和后来给西方强国的赔款就可以知道他们搜括到了什么地步。
三、明末三饷:
神宗在万历四十六年开始颁行辽饷,计一年可增赋1000万两,虽是急于时势说只征一年,但第二年由于辽事愈见迫急,辽饷还是照增了。另外的剿饷和练饷均于崇祯年间开始征派,三饷加起来一年可增赋税超过2000万两,但其实官府往往没办法按数量征收到足额的赋银,常年所征仅一、二成而已。这是由于长年以来基层平民经过地主阶级的剥削,再则明末正碰上罕见的小冰河时期,天气严,农产寡少,灾难连年,农民们根本无法完成朝廷在经济上下达的任务,尽管任务极其简单。
四、关于明朝的藏富于民政策:
楼主所说的“明朝貌似民间也不是很富裕”这话,我不知是哪里来的根据?明朝的国库常年空虚,即使在张居正执政的繁盛时期,国库存银也不过400万两,而民间的大地主、大官僚、以及藩王公侯们,家产千万两的却并不鲜见,一些繁华的省府也并不是没有拥有百万两家产的大地主,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这
也是导致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然而,这样是否就是藏富于民了呢?其实这个现象是明太祖所不愿看到的,太祖的藏富于民中的“民”是指基层平民,而不是欺压基层平民养肥了自己而与朝廷在政治上做抗争的民。这也是明末财政赤字始终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的根本原因。
五、关于明朝的对外贸易:
很多人都认为明朝和宋朝的在这方面存在极大分岐,宋朝的对外贸易很发达,而明朝却长期以来实行海禁政策,即使是在隆庆年间开海以后,这次开海也只是政府行文上的,实际上仍是将对外贸易紧紧束缚不予开放。这些也确是事实,但明朝自隆庆开海后,虽然政府在这方面束缚得很紧,但民间的贸易团伙却
相当活跃,他们不甘政府的管束,非法贸易在他们而言那是家常便饭,因此,明末的对外贸易是相当活跃的。根据《白银资本》的论述,在明末的100年间,有大约25000万两白银从美洲、日本等当时盛产白银的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流向了中国,由此数据可以想象当时的民间贸易是何等昌隆。而这些民间团伙的势力的扩大,也是后来成就了郑芝龙等海上枭雄们的主要原因。

。。。
呃,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有空我写到我的博客里吧,现正在上班,先说到这里。。。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