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纳什发现博奕定律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02:45:37
有关纳什发现博奕定律的故事?有关纳什发现博奕定律的故事?有关纳什发现博奕定律的故事?教授的工资会计学教授的工资是5000元/月,而经济学教授的工资是3500元/月.A、B两教授具有相同的学历背景———

有关纳什发现博奕定律的故事?
有关纳什发现博奕定律的故事?

有关纳什发现博奕定律的故事?
教授的工资
会计学教授的工资是5000元/月,而经济学教授的工资是3500元/月.A、B两教授具有相同的学历背景———会计学硕士.同时又都有经济学的教学经验,A授的会计学教学经验优于B教授.
依一般人的想法,知识就是金钱,知识越多,工资越高,A教授理所当然地会获得会计学教授职位.这就是我们这些聪明人的天真之处,殊不知现实并非如此.
因为B教授知道市场行情,而且知道到了目前,不可能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因此,在与教务主任谈判时,极力否认自己具有经济学的教学经验,甚至说如果让他去讲授经济学会误人子弟,与其这样,自己宁可不要这份工作.
而A教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一开始就合盘托出,甚至大谈特谈自己的经济学教学经验.事情到此为止,我想每个人都看出了门道,学校不可能重新招聘,而两个教授也都不可能随便丢掉到手的美差.最终的结果就是B教授获得了会计学的教授职位,而A教授只好退而求其次,教授经济学.
囚徒困境
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检察官说,“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很短的监禁———3个月,但前提是同伙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要坐10年牢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10年牢.太不划算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5年,总比被判10年好吧.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因为,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不妨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位经济学圣人在《国富论》中的名言:“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弈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