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4:32:45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x0d(一)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2]接着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3]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主义也一样.长期以来,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有存在极大的误解,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把阶段斗争的意义提得越来越高,以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下,大搞破除所谓“资产阶级法权”,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东西,如按劳分配原则、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否定.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x0d(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4]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而且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内容.\x0d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邓小平说,通过改革,“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5]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x0d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当然在于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发展生产力,如果忘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x0d(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同时,它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这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包括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社会主义如果老是贫穷,它就站不住.”[8]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人们不敢提追求富裕,机械地形而上学地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对于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其二,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9]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消灭了贫穷,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是如果这些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聚敛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则依然贫穷,这则是完全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只有共同富裕才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10]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的生活贫富差别状况如何,是反映一种社会实质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反映在分配上,就表现为一小部分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大量攫取社会财富,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这样便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而资本主义“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中.”[11]正是由于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邓小平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来坚持.\x0d(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各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x0d(五)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诚然,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 这个概念,但它们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示,未来社会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2]不难看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