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的撰写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9:09:39
《海国图志》的撰写背景《海国图志》的撰写背景《海国图志》的撰写背景创作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战事的失利,魏源悲愤填膺,爱国心切,于1841年3月,愤然弃笔从戎,投入两江总督、抵抗派将领裕谦幕

《海国图志》的撰写背景
《海国图志》的撰写背景

《海国图志》的撰写背景
创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战事的失利,魏源悲愤填膺,爱国心切,于1841年3月,愤然弃笔从戎,投入两江总督、抵抗派将领裕谦幕府,到定海前线参谋战事.于1842年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作者为什么要编撰此书呢?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序中,讲得非常清楚:“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这就是说,写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夷情”,帮助人们习其“长技”,以抵御外侮,振奋国威.这给那些妄自尊大,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盲目排外的顽固派,击一猛掌.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对付外国侵略者,不能“舍其长,甘其害”,而必须“塞其害,师其长”,只有“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1847-1848年,魏源又将《海国图志》增补为60卷本,刊于扬州;到1852年又扩充为百卷本.全书已达500卷之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部由国人自己编写的有关世界各国情况介绍的巨著.《海国图志》百卷本,除了以《四洲志》为基础外,先后征引了历代史志14种,中外古今各家著述70多种,另外,还有各种奏折十多件和一些亲自了解的材料.应当注意的是,其史料来源还有外国人的著述.其中,如英国人马礼逊的《外国史略》、葡萄牙人马吉斯的《地理备考》等20种左右的著作.《海国图志》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是第一部较为详尽较为系统的世界史地著作.开始在中国介绍有关世界史地知识,当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以后,历代正史多立有外国传,但这些记载大多集中于中国边境的国家.到近代才有《四洲志》和姚莹撰成的《康輶纪行》.《四洲志》纯是一部译作,而《康輶纪行》系合日记杂录而成.而《海国图志》,它不仅在编纂和内容上弥补了《四洲志》和《康輶纪行》等书的缺憾,而且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结构和理论方法.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前书.所以有人誉《海国图志》为国人谈世界史地之“开山”.因它不但详细记载外国情况,还首次从理论上肯定了研究世界史地的必要性.《海国图志》的划时代意义,还在于给闭塞已久的中国人以全新的近代世界概念.明末清初,西洋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带来了世界知识的新东西,但却不被人们所重视.鸦片战争爆发前,妄自尊大的清廷皇帝和显官达贵,竟不知英国在何方?为什么成为海上霸王?《海国图志》的刊出,打破了这种孤陋寡闻的状况,它向人们提供了80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又以66卷的巨大篇幅,详叙各国史地.这样,使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既看到了西洋的“坚船利炮”,又看到了欧洲国家的商业、铁路交通、学校等情况,使中国人跨出了“国界”,认识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在百卷本的《海国图志》中,作者不仅重视工商业,并由经济扩展到政治,由原来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发展到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至此,魏源的“师夷”思想发展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峰.就拿介绍美国民主政治来说吧,《海国图志》中,征引《地球图说》《地球备考》《外国史略》,《瀛环志略》等书中的材料,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民主政治,涉及到美国的联邦制度、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方面.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魏源没有像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那样,向资产阶级转化,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此时魏源的“师夷”思想实质,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范畴.魏源不仅是爱国志士,而且是杰出的军事思想家.他在战略防御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以守为战”、“以逸待劳”(《海国图志·筹海篇三》)的战略思想,以至“诱其深入”、“坚壁清野”、“出奇设伏”、“水陆夹攻”、“草木皆兵”(《海国图志·筹海篇一》)等战术原则.魏源这种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思想,不但适用于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也适用于遭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其他国家.当时有个叫鹫津毅堂的日本人,为了寻求“防英夷之术”,读了魏源的著作后,感慨地说:“海防之策莫善于是篇.”(《圣武记采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