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岁月?岁月又给了我们什么呢?眼看时间一天天留走我们应该回首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3:22:21
什么是岁月?岁月又给了我们什么呢?眼看时间一天天留走我们应该回首吗?
什么是岁月?岁月又给了我们什么呢?眼看时间一天天留走我们应该回首吗?
什么是岁月?岁月又给了我们什么呢?眼看时间一天天留走我们应该回首吗?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原子震荡周期等. 1 授时系统 授时系统是确定和发播精确时刻的工作系统.每当整点钟时,正在收听广播的收音机便会播出“嘟、嘟.”的响声.人们便以此校对自己的钟表的 快慢.广播电台里 的正确时间是哪里来的呢?它是由天文台精密的钟去控制的.那么天文台又是怎样知道这些精确的时间呢?我们知道,地球每天均匀转动一次,因此,天上的星星每天东升西落一 次.如果把地球当作一个大钟.天空的星星就好比钟面上表示钟点的数字.星星的位置天文学家已经很好测定过,也就是说这只天然钟面上的钟点数是很精确知道的.天文学家的 望远镜就好比钟面上的指针.在我们日常用的钟上,是指针转而钟面不动,在这里看上去则是指针“不动”,“钟面”在转动.当星星对准望远镜时,天文学家就知道正确的时间 , 用这个时间去校正天文台的钟. 这样天文学家就可随时从天文台的钟面知道正确的时间.然后在每天一定时间,例如,整点时,通过电台广播出去,我们就可以去校对自己的钟表,或供其他工作的需要. 天文测时所依赖的是地球自转,而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使得天文方法所得到的时间(世界时)精度只能达到10-9,无法满足二十世纪中叶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需求.一种更为精 确和稳定的时间标准应运而生,这就是“原子钟”.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原子钟来产生和保持标准时间,这就是“时间基准”,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介将时间信号送达用户, 这些手段包括:短波、长波、电话网、互联网、卫星等.这一整个工序,就称为“授时系统”. 2 时区 将地球表面按经线划分的24个区域.当我们在上海看到太阳 升起时,居住新加坡的人要再过半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居民则还在睡梦中,要再过8小时才能见到太阳呢.世界各 地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采用当地的时间, 对于日常生活、交通等会带来许许多多的不便和困难.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 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东到西,划成一个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 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现 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实用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 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 1个省份划在一起.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 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例如,我国幅员宽广,差不多跨5个时区,但实际上在只用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 3 区时 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 每当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就是中午12点钟.但不同地方看到太阳当头照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上海已是中午12点时,莫斯科的 居民还要经过5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当头照;而澳大利亚的悉尼人早已是下午2点钟了.所以如果各地方都使用当地的时间标准,将会给行政管理、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等带 来很多不便.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天文学家就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度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称 为“区时”.而相邻区域的区时则相差1个小时.当人们向东 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快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快几个小时.相反当人们向西从一个 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慢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慢几个小时.在飞机场等交通中心.常将世界各大城市所对应的区时,用图表示出来,以方便旅客. 4 格林尼治时间 亦称“世界时”. 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现在不光是天文学家使用格林尼治时间,就是在新闻报刊上也经常出现这个名词.我们知道各地都有各地 的地方时间.如果对国际上某一重大事情,用地方时间来记录,就会感到复杂不便.而且将来日子一长容易搞错.因此,天文学家就提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且又方便的记录方法, 那就是以格林尼治的地方时间为标准.格林尼治是英国伦敦南郊原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地理经度的起始点.对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以格林尼治的地方 时间记录下来.一旦知道了格林尼治时间,人们就很容易推算出相当的本地时间.例如,某事件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上午8 时,我国在英国东面,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要晚8小时,我们就立刻知道这次事情发生在相当于北京时间16时,也就是北京时间下午4时. 中国共分五个时区: (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时间是一个描述事件过程长短的类别名词. 可以说没有了“事件”,也就没有了时间(您可以试着举出没有事件还有时间的例子) 但如果要深入的探讨时间的本质及其扩展问题,就必须引入【全集然文明】专有名词了. (下面使用新名词深入剖析: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时间与个体的特殊现象;时间在物 理和几何上的特性;为什么每个个体拥有自己的时间?不同个体的时间有什么关系?认知与年龄的关系;怎么增加自身时间?怎么节省自身时间?) 时间的本质是一个“导程 ”(导事过程)的“长短”(自然万物都有引导他们存在的东西,简称为“导存”;第一次引导事物存在的东西是本质和规律称之为“一次导存”;因此所有的“事件”都是“导 存事件”我们简称为“导事”,导件的过程我们简称为“导程”).比如我们一天24小时记录的是地球“自转一周”这个“导程”的“长短”,一年则是“公转一周”的“长短 ”.而且每个“导存体”(引导存在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导程”!像人们可以同时“看”、“听”、“嗅”、“吃”、“想”、“踢”、“摸”东西,就是因为“眼”、“耳” 、“鼻”、“嘴”、“脑”、“脚”、“手”都是单独的“导存体”,于是都有自己的“导程”(时间).如果我们要把“导程长短”,用一个词来表示的话,我们称之为“导程 量”;如果我们非要给整个“宇宙”的“导程”取个名字的话,就叫它作“宙程”吧!那么描述整个宇宙的时间,就叫:“宙程量”. 如果要用“坐标轴”和“线”来描述“ 导程量”的话,我们将会发现,大部分用来描述“导程量”的“线”是“弯弯曲曲”的,这是因为在这些事件的“导存过程”中,是“有快有慢”的.换句话说,很多时候“时间 ”是“弯弯曲曲”的,而不是平坦的,而且每个“导存体”都拥有他们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