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22:14:40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概述改革开放(thereform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概述
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的实质,其实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发展
原来我们的提法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现在看来,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已为历史所证明, 是确定不移的客观真理.但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则需要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 要使国家发展起来, 只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是不够的, 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实行改革开放是发展不起来的, 即便一时发展起来了也是不能持久和不能巩固的.从国外情况来看,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其发展速度有一段时间是比较快的, 前苏联曾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但是由于不进行改革开放, 形成了僵化封闭的体制, 到了上个世纪60 年代以后, 普遍陷于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的状态, 才不得不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 但在改革中又发生了方向性的错误, 最后导致了苏东剧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 发展情况也是比较好的, 但在1956 年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 由于没有找到改革开放这条发展之路, 还在继续沿袭革命时期的许多做法, 大搞群众运动和政治斗争, 结果发展道路极为曲折, 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 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 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了, 29 年来保持了年均9.5%的发展速度, 现在已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和第三贸易大国.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 继中国之后也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同样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事实充分说明, 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真正的发展起来.
四、为什么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为什么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呢? 这是因为,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 由于是新生的社会制度, 必然会显示其优越性, 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但生产力是不会停顿的, 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 必须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 不断地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使其经常保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状况, 与社会实际相符合的状况,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否则就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所以改革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邓小平把改革与开放联系在一起, 构成我国的强国之路, 说明开放对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放是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 只有实行对外开放, 我们才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经济,才能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而在当前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对外开放的意义就更加重要.过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通过革命来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通过改革开放来实现的, 所以邓小平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也称“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我们还要看到, 社会主义是新生的社会制度, 它还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 要使它完善和成熟起来, 并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基本国情, 必须对它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所以它又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过改革, 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成熟起来.马克思主义是最彻底的发展理论, 它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而社会主义改革使其能永远站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去总结新经验, 回答新问题, 形成新的思想和观点, 对外开放使其能够从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吸取丰富营养, 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改革开放的成就
1、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
改革开放是社会的整体性复合型变革, 是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要求与结果, 也必然引起社会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型意识形态面临着目标转型、秩序整合和内容调整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引发的全局性变革效应的必然结果与现实要求, 也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提供政治文化支持和思想保障.在改革开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同一进程中, 改革开放与意识形态建设互为条件、相互渗透, 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效度应当与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及和谐化目标统一起来.当前,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应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实现意识形态由群体症候向个体精神的渗透, 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推进意识形态大众化,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提供条件和支撑.
2、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风俗变迁动力机制的转型
在观察中国社会风俗变迁的视角下, 改革开放体现为社会风俗变迁动力机制的全面转型.这一转型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体现为一种谋求各动力要素在相互平衡、相互配合中保证整个动力机制协调运作的思路, 从而有效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风俗变迁的健康发展, 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要素与相应保障.
3、改革开放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看来,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左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上)到轻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第二,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为了说明这一点,先对这个问题涉及的一个前提做些说明:经济冷热的概念和衡量经济冷热的总体指标.首先要明确经济冷热是一个经济全局概念,而不是经济局部概念.因为经济冷热是指的社会总需求小于或大于社会总供给;其冷热程度就是前者小于或大于后者的程度.因此,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冷热的指标,必须是反映经济全局的指标,而不能是反映经济局部的指标.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条件下,社会的生产潜力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反之,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条件下,就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从上述相互联系的意义上,也可以说经济冷热就是现实经济增长率小于或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冷热的程度就是现实经济增长率小于或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程度.正是这一点,使得经济增长率成为从总体上衡量经济冷热的唯一的、无可替代的反映经济全局的指标.
对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简单的估算方法,就是按一个较长时期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计算.但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因而它是动态的概念,而不是静态的概念.这样,潜在经济增长率不仅在改革以来的一个长时期内比改革以前大大提高了.而且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年代,改革不同阶段的潜在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1953年-1978年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3.4%,1979年-1990年年均提高4.8%;1991年-2007年年均提高9.2%.据此分析,可以设想分三个时段来确定各个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1953年-1978年,1979年-1999年和1991年-2007年这三个时段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1%、9.0%和10.3%.大体上说来,这三个数字也就是这三个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如果以上估算是适当的,那么,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波峰年份,只能看作经济偏热.我国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历史表明:年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两个百分点以上,就造成经济过热.1978年、1984年、1987年和1992年四个波峰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1.7%、15.2%、11.6%和14.2%;分别高于潜在增长率的5.6个、6.2个、2.6个和3.9个百分点.2003年-2007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10.1%、10.4%、11.6%和11.9%,均是处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顶峰或在1个百分点左右的范围内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可以认为只是经济偏热.当然,如果宏观经济调控失当,也很可能转变为经济过热.
第三,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下,曾经形成了数以亿计的潜在失业大军.而且,我国每年新的劳动力也是数以千万计.还有,伴随改革的进展,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仅不能新增加就业人员,还要释放出数以千万计的冗员.这样,在改革以后,就业势必成为一个极为尖锐的社会问题.
但改革以来,我国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2)在农村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实现就业,公有企业大量释放冗员,城乡新增劳动力大量增加和就业弹性系数大幅下降等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197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3%,2003年下降到4.3%,2007年下降到4.0%.(3)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人们最为忧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实现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并且原来设想实现这种转移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但改革以来,实践已经为这种转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缩短了比人们原来预想的时间,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完成转移的前景.这就意味着我国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由过去长期存在的大量供过于求的状态转变到供求基本平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据有学者估算,改革以来农村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约有3亿人左右.到目前为止,有1.2亿人已转移到乡镇企业,有1.1亿人已进城务工,还要转移的约7000万人左右.依据这个情况,再考虑到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增加,以及由城乡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引致的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基本实现这种转移,大约还要1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15年前后.上述三方面的情况表明: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在解决就业这个极重要而又极困难的问题上,改革以来,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当然,今后这方面的任务还是很艰巨、很繁重的.
第四,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地由于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部分地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收支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也很慢.1952年末,国际收支顺差只有2.94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8.68亿美元;按美元当年价格计算,26年间只增长了1.95倍,年均增长4.2%.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4、改革开放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但需说明:这些收入并不是居民的全部收入.它只是包括了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没有包括各单位对居民的补贴和居民的其他合法收入,更没有包括数量相当大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所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了.还要提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实际上也提高了居民收入.1989年我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调高为1600元,2008年再调高为2000元.
第二,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其中,农村居民由65元增长到138元,城镇居民由154元增长到40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2.3%、1.8%和3.0%.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其中农村居民由138元增长到2848元,城镇居民由405元增长到10359元.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7.5%、5.9%和6.3%;三者比前一个时期分别高出2.26倍、2.28倍和1.1倍.还要着重提到: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第三,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1978年-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1%,城镇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别下降了24.6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
第四,住宅水平有所提高.1978年-2006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平方米增长到27.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8.1平方米增长到30.7平方米;二者分别增长到了3.0倍和2.8倍.
第五,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生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比如,到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达到了152.88部;农村也达到了62.05部.到2007年,我国宽带用户数已达1.22亿户,居世界首位.与此相联系,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交通通讯支出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1.20%提高到13.19%,农村由2.24%提高到11.95%.
第六,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是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的最重要标志之一.1978年-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由16.5万人增加到448万人;研究生毕业人数由9人增长到31万人;二者分别增长了26.1倍和34443.4倍.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中也明显地反映出来.1990年-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1.12%上升到13.83%,农村由8.36%提高到12.63%.
第七,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1994年-2006年,仅国内旅游就由524万人次增加到1394万人次,其中城镇居民由205万人次增加到576万人次,农村居民由319万人次增加到818万人次;三者分别增长了1.66倍、1.81倍和1.56倍.在这期间,人均旅游花费由195.3元增长到446.9元,其中,城镇居民由414.7元增长到766.4元,农村居民由54.9元增长到221.9元;三者分别增长了1.29倍、0.85倍和3.04倍.
第八,闲暇时间大幅增加.改革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由改革前的每周单休日改为双休日.后来又实行“五一”节、国庆节和春节三个长假(每节放假三天).从2008年1月1日起,又调整和增加了假日.即取消了前两个长假,但增加了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每节一天假日).这样,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再加上职工带薪年休假,一年中平均休假时间就超过了一年的三分之一的时间.
第九,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一个综合指标.1978年-2006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由68岁提高到72.4岁.
5、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第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452亿美元;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第四位,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与此相联系,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长.2003年-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8%,居世界第二位;估计2007年将达到16%,居世界第一位.
第二,作为主要农产品的谷物、肉类和籽棉1978年分别居世界的第二、第三和第二位,1990年以后三者均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钢和水泥1978年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能源的煤、原油和发电量1978年分别居世界第三位、第八位和第七位.其中,煤在199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在1990年以后上升到第五位或第六位,发电量在200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的第二位.当前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的第四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855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依据2007年9月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实例研究”项目成果,当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居世界第二位.此其一;其二,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五位;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达到1.42%.其三,目前专利申请受理总量突破400万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超过国外申请量,2006年达到53.4%,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
第四,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738.0亿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增长了105.3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世界位次1978年为二十七位,2004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三位.另据2007年8月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有958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名第一,是拥有占有率位居第一的商品种类最多的国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由1979年-1980年的181.87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748亿美元,多年来均居世界前列.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87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我国的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5282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增长了9149.9倍,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6月末,又增加到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
第五,据国外有的单位测算,2006年我国消费额占世界消费额的5.4%,居世界第五位.
但在这里也需说明:第一,上述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是从总体上说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中国在有些领域(比如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还没有成为经济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不只是经济大国,还是经济强国.其突出表现,就是继人造卫星上天、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之后,2007年又实现了嫦娥一号探月工程,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表明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处于强国地位.第二,如果对衡量经济大国地位的指标做更全面的比较,中国经济居世界的位次就没有那么高.比如,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国在2005年列世界第四.如果按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是22867亿美元;当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经济总量分别为145039亿美元、49418亿美元、36309亿美元、35796亿美元、27910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位不是第四,而是第六.又如,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4221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综合考虑外资对外贸的贡献等因素,2005年中国实际外贸总额为8741亿美元.而当年德、日、法、英的外贸总额分别为17448亿美元、11119亿美元、9550亿美元、8781亿美元,都比中国多.但即使考虑上述各项因素,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总体确立,仍然是肯定无疑的.
六、如何面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当然,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样,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正如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所总结的,突出的表现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还要指出:2008年经济增速虽有下降,但仍处于偏热状态;特别是通胀还由去年低通胀的上限区间演变为中通胀下限区间,而且压力还在增大.
但是我们决不能把许多新问题简单地归罪于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的新起点, 出现了与过去不同的许多新问题, 例如资源和环境问题, 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某些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等, 这些问题有的是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的, 有的是市场经济的负作用的表现, 有的是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 决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罪于改革开放, 恰恰相反, 要解决这些问题, 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问题.例如, 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改革相关的体制和做法; 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就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 要解决腐败问题, 也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应当看到, 改革开放要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 即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 也还要坚持改革开放, 因为实践在发展, 必须通过改革废除那些过时的制度和做法, 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转载自百度文库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000字以上 如何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如何理解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如何认识深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认识深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健选择? 创新是如何推动思维发展的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党的十七界五中全会强调 在当代中国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你是如何理解的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题怎样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写6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