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近代史论文,大概500字,论述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以及结果和启示.急.老师让我们写一个近代史短篇论文,大概500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有何不同(主要是洋务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8 14:45:23
求一篇近代史论文,大概500字,论述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以及结果和启示.急.老师让我们写一个近代史短篇论文,大概500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有何不同(主要是洋务运
求一篇近代史论文,大概500字,论述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以及结果和启示.
急.老师让我们写一个近代史短篇论文,大概500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有何不同(主要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为什么会有这这样的差异?中日学习西方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什么不同的结果?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怎么没有启示啊?
求一篇近代史论文,大概500字,论述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以及结果和启示.急.老师让我们写一个近代史短篇论文,大概500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有何不同(主要是洋务运
由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论中日民族性的差异
日本在1868年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而中国的真正腾飞则始于1979年的改革开放.不知不觉中,日本人把我们拉开了一百多年.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时,中国也开展了旨在强国的洋务运动.但可悲的是,日本成功了,我们失败了.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日民族性的差异.具体来说,主要是在忧患意识、冒险精神、凝聚力三个方面上的差异.
首先说忧患意识.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加上长期以来缺乏强敌的威胁,使中国人的忧患意识都被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埋葬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并没有因为鸦片战争的战败而变得清醒,而是处于一种盲目乐观的状态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大学士倭仁,他在上恭亲王的信中说:“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其乐观已经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而当时中国具有忧患意识的,仅限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极少数的精英.
反观日本,由于它是一个四面环海的蕞尔岛国,一旦国土某地受到冲击,这冲击便会很快地波及全国.加上自然资源的缺乏,使日本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小,国民普遍具有忧患意识.当列强的炮火击中中国而非日本,但中国的挨打却使日本民族迅速惊醒.日本维新志士高杉晋作在19世纪60年代曾来到上海.在逗留上海的日子里,他目睹了列强压迫中国的种种现象,他感叹道:“上海之势可谓大英属国矣,次决非隔岸观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晋作回到日本后,便组建了“奇兵队”,积极投入维新运动.在国民的忧患意识这一节上,我们输了.
第二是冒险精神.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就明确地指出:“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千年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小农经济的作用,二是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关系太复杂.小农经济有很强的封闭性.“家家守存业,头白不出门”便是当时人们理想的生活状态.由于小农经济的流动性太差,而丰富的物产又足以支持这一经济形态的存在,对外贸易、海外扩张等实质性的冒险也就没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动力.另一方面,因为士大夫阶层的各种利益集团太多,利益关系过于负载,改良性的洋务运动的推进也显得举步维艰.中国历代改革家如商鞅、贾谊、晁错、王安石等之所以都没有落得好下场是因为他们的改革侵犯了大利益集团的利益.洋务派的代表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是老于世故的名臣,自然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尝试用一种温和的、不伤及各方利益的方式救治重病中的中国.这虽使他们荣耀而终,但同时也使清政府这个病根继续残留下去,从而使他们的改革走向必然的失败.
相反,日本由于自身资源的缺乏,因此使得通商十分必要.日本商船在17世纪中叶便已横穿太平洋,到达彼岸的墨西哥.
正是日本人身上充足的冒险精神,使得大部分国民迅速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思想.这让“倒幕”队伍的力量不断壮大,因此日本的封建幕府被顺利推翻,确保维新运动的最终成功.
维新中最具有冒险精神当属后来被誉为“庶民的英雄”的坂本龙马.龙马有个很著名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他的冒险精神.龙马曾对某人说:“我喜欢小太刀,小太刀灵活,比太刀实用(当时流行太刀).”于是此人随后带小太刀来见龙马,他却掏出一把手枪,说:“这个更具威力.”后来此人带着枪再见龙马,龙马掏出一部《万国公法》,说:“手枪只能杀伤敌人,此书可以振兴日本!”龙马还曾对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说过:“西乡,你一旦认定去做某样事之后便想贯彻始终,这样是会落后于时代的.”在坂本龙马这一批富有冒险精神的有识之士的带领下,维新得以迅速推进.这样看来,在冒险精神这一节上,我们又输了.
其三是日本人的凝聚力高于我们.洋务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因此国民无法发挥作用.不止洋务运动,后来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也没有注意运用人民群众的力量.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第三章中专门提出了这点:“各省成见很深,不愿合作”,这是第一点表现.第二是主持朝政的西太后慈禧摇摆不定,对洋务运动时而支持,时而反对.第三则是洋务派内部也不甚和睦.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人就是一对有名的政敌.李视左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两人自然谈不上什么合作,只有各自为战.
明治维新的过程中,虽然分歧和冲突无法避免,但为了实现救国这一最高目标,日本人最终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前文提到的坂本龙马,曾欲谋刺幕臣胜海舟.但他见了胜海舟之后,便被对方精辟的思想所征服,于是拜胜海舟为师,汲取其思想精华.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通力合作.
忧患意识、冒险精神和凝聚力上的差异,是中日民族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性的差异.一个夜郎自大、守旧、松散的民族与一个居安思危、敢于冒险、团结的民族对抗,试问如何不挨打?
在今天,这种差异是否依然存在?答案是肯定的.
日本的国土资源至今为止只开发了14%,而中国呢?相当大的一部分国土不但被人淘尽了开发潜力,而且还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如今的日本已经在科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以创新能力著称于世,中国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却是几年前才喊出的;日本财团如三井、三菱以组团式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惊人的影响力,中国的高端企业如联想、方正却因为“单兵作战”而屡屡碰壁.
如果让这种差异继续存在,我们怎能保证在未来我们的民族不会再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