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传统精神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6:55:29
我们的民族传统精神是什么
我们的民族传统精神是什么
我们的民族传统精神是什么
一、立志报国民族精神.
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二、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四、提倡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传统道德一般都是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而社会剧烈变动时则缺少用武之地,正所谓“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水平的如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曾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82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