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高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18:26:37
课改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高效?课改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高效?课改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高效?赫山实验学校罗伟课改,在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地进行.在我们学校,从上个学期的六个班的试点,到这

课改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高效?
课改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高效?

课改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高效?
赫山实验学校罗伟课改,在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地进行.
在我们学校,从上个学期的六个班的试点,到这个学期的全面铺开,领导者的信心之足,老师们的干劲之足可见一斑.勿庸置疑,课改展现了她本身的魅力:老师可以真正放心地将课堂交给训练有素的学生,学生在导学稿的引领下自学,对学,群学,交流展示.一切流程均模式化,自动化.课堂上,学生整齐划一的坐姿,精彩的发言,及时的质疑,精辟的讲解与归纳,无一不在诠释着课改的魅力——课改,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但是,时下有许多老师面对课改也有许多的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是:把课堂交给学生了,老师对课堂的控制几乎没有了,就常常出现课堂教学目标完不成的情况.课堂教学任务没有当堂完成,自然就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后,学生的负担反而更重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课改要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一个最大的问题必须解决:
一、把握学情,删减导学稿内容.
课改让老师隐身,导学稿成了学生学习的方向盘.虽然导学稿是组内老师精心设计,组内研讨的成果,它的权威性不容轻视.但是,各位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对导学稿上的内容进行再三的揣摩,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情况,充分估计本班学生完成导学稿上的内容需要的时间.如果发现导学稿上的内容过多或者过难的话,一定要坚决删减.根据我们听课的情况,我们所看到的课堂任务完成不了的大多就是导学稿上的内容过多或者过难造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一定要坚持“一课一练一得”的原则,不能犯“贪多嚼不烂”的错误.以我自己上的《说虎》一课为例说明.
二、快速入题.
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伊始的课前抽测之前还搞了个性化的说话练习什么的.这样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不很好地控制该活动的时间,那就很有可能造成入题太慢,头重脚轻的后果.试想,一个说话活动占用了近八到十分钟的时间,还有一个课前抽测要花五六分钟的时间,一个课堂上最金贵的前十五分钟时间过去了,我们的学生还没有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必然导致中间学生的独学时间不充分,对学、群学及展示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了.要知道,课堂上学生思维最清晰最活跃的时间就是前十五分钟,我们老师一定要用最简洁的方式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新的知识的学习.
三、适当控制.
课改强调的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大胆展示,积极质疑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老师就可以真的不要说话了,并不是说老师说话了就是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老师应该在很好地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以便掌握课堂的节奏,最终目的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纠结不清时,老师应该以自己智慧轻松地帮学生解决.尤其是当学生的质疑进入误区时(有时学生的质疑跑题或者是毫无价值可言.)老师应该要当机立断,及时现身,拨正方向.否则,表面上看来举手质疑的学生一片又一片,好像他们的思维好活跃,而实际上却的很盲目的瞎扯.这样就出现了一堂课下来,吵得热闹,貌似“繁荣”,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收获.比如在我教《说虎》一课时,学生就在为老虎的力气与人相比到底是大一倍还是大几倍而几次质疑.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任何的价值,白白浪费时间罢了.
此外,控制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要重点交流展示的问题的明确规定.新课改强调展示,精彩的学生展示能够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表现,从而让课堂精彩纷呈.但是,展示是需要时间的.四十五分钟里只能有那么几次机会给学生用来必要的展示.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展示的问题及展示的方式甚至于其它学生质疑的次数都要有明确规定.否则,课堂教学目标是无法完成的.
总之,一句话:课改绝对不是要老师一放到底,而是要老师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且能够站出来帮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仍然是课堂的“舵手”.
四、及时调整.
新课改强调老师的课前的准备工作,即集中全力将导学稿设计好,然后由导学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导学稿的难易程度并不见得是老师在课前能够把握到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进行独学时必须深入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独学情况,发现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么给予具体的点拨,要么把问题的难度降低,要么把问题干脆删掉.再比如说,如果你发现同一课时的内容在前面一个班级的教学很失败的话,那么在第二个班上课前就更应该对导学稿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修改和调整了.
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
新课改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在我们听课的过程中,总是会发现在某些课堂中存在课堂热闹非凡,学生表现积极且训练有素,但就是在热闹之后精彩的展示之后却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仅达不到课堂的高效,而且是低效甚至无效.出现这样的问题,责任当然出在我们老师身上.在我们平时听传统课时,不乏看到有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者是历史课或者是生物课的,其中有一堂还是省级赛课(举例说明),可见类似的问题绝不只是个别.而且也正好说明类似问题的产生也绝不“都是课改惹的祸”,而是因为我们老师对学科的特点认识不深,对文本的理解没有深入.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为设计学生活动而设计学生活动,从而导致学生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
语文教学重在诵读,重在积累,重在引导学生品味感悟语言文字的妙处,让学生看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自然而然地爱上语文……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老师设计学生活动的方向.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老师在教出一些精典美文时一个学生诵读的学生活动都没有.语文课堂上听不到朗朗的诵读声,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尤其是许多文言文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觉得完全可以就是各种形式的诵读一贯到底.可是我们的老师总是觉得这样做还少了点什么,觉得一定要有做题,一定要有什么交流讨论,才能让人看到学生的多么高明的思维.这样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最后我要说的只有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