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经历与性格,是否有必然的关系随便问问而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9:48:52
成长经历与性格,是否有必然的关系随便问问而已
成长经历与性格,是否有必然的关系
随便问问而已
成长经历与性格,是否有必然的关系随便问问而已
必然联系呢
请看下面文章
陈露按照电话里预约的时间,准时来到我的治疗室.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来访者:娇好的身材配上一付漂亮而忧郁的脸,少女般的稚气再加上白领丽人的优雅举止,我对自己说:“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主.”
经过简短的强颜寒暄之后,她娓娓的道出了自己的痛苦.她是三年前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现在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外企工作,收入可观,应该说她现在的一切都是大多数同龄人所羡慕的.男朋友文岳是她的大学同学,现在留校当教师.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已有五年了,也有一段如胶似漆蜜月般的时光.可是近来他突然提出分手,五年的爱化为泡影.说到这里,她已经是泣不成声,哭成了一个泪人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在大学期间,他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结婚的计划.在一起逛商场时,文岳常会指着那些精美的家具和家庭装饰品说:“等我们结婚时,我就要买这个.”生活的道路一切看来很顺利.可是等到毕业后,各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尽管他们来往如旧,文岳却渐渐的不愿再提结婚的事情了.陈露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开始不断的追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文岳只是嘴里胡乱的搪塞,不愿正面回答.陈露愈发感到不安,于是每次追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等等.文岳的回答越来越模棱两可,不能令她满意.最后竟变成了:“你别问了,我自己也不知道.”陈露伤心透了,每次的见面都是在争吵和极不愉快的气氛中分手.陈露说:“后来我知道不应该再问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了自己,老是想刨根问底知道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每天没事都在想,想的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睡觉,总是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电话都搞得更不愉快,最后我终于受不了了.对他说:'我给你一个礼拜,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的想一想,给我一个最后的答复.’可是等第三天我就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他给我的答复竟是:'我想好了,咱们分手吧.’我一下子就崩溃了.”陈露痛苦的用手捂着脸,眼泪从她的指缝中涌出,她不断的重复着一句话:“他不在了,今后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怎么活呀?”
童年经历
在我的安慰下,她终于平静下来.我开始询问她小时候的情况,在她的讲述中,我渐渐的得到了一些线索:她的父母都很爱她,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很紧张,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小陈露每天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不会离婚,她不愿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人.有时候父母与她开玩笑说:“如果爸爸妈妈离了婚,你跟谁过呀?”她就会坚决地说:“你们要是离婚,我谁也不跟,我就去死.”她告诉我说:“这不是吓唬他们,我那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父母终于没有离婚,而是在吵吵闹闹中一直生活到今.陈露也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她还告诉我说:“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总是很晚才回家,我总是担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会不会出事.如果真出事了,我就也去死,马上自杀.”
接下来,我开始通过陈露了解文岳的童年情况.根据陈露提供的情况,我得到了如下线索:文岳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十分严厉,时常打骂他,并要求他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外,还要承担很多本不应是他的家庭责任,因而使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现在,问题的症结已经明显了,造成陈露与文岳的关系破裂的原因在于于双方的童年经历,以及由此造成双方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首先,陈露从小在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这决定了她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她对安全感要求.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事实上,她小时候就常常要求, 甚至不惜以死来强迫父母对她做出不离婚的许诺.这与她不断地要求文岳做出结婚和永远爱她的许诺如出一辙.对方提出分手后,她即感到死亡一般的恐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如同小时候对失去父母的恐惧是一样的.
而文岳则因为小时候过早地承担了本不该是他当时年龄所应该承担的生活重担和家庭责任, 从而过早地失去了童年.他在长大后必然厌恶或害怕过早、过多地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还在学校读书时,因为感觉结婚成家还是遥远的未来,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陈露一起憧憬未来,谈婚论嫁.但是毕业工作后,结婚的可能性已经来临,他便犹豫甚至退缩了.他不想过早地成家过日子,因为这意味着回到他童年的生活中去.因此在陈露的不断压力下终于胆却了,决定逃避成家,逃避承担做丈夫和爸爸的责任.这一切对他来说来的太早太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不想过早地失去自由”.
下面导出精神分析的理论
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下面主要几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1)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赖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典型案例:
安女士与男朋友王先生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安女士目前下岗在家,王先生是一个计算机公司的部门经理.安女士告诉我,王先生每天光是忙着公司里的事,心里完全没她.但是王先生却说,事实上大部分周末他都是与安女士一起度过的.安女士也承认,周末通常还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于工作,自己就很抑郁,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抛弃了.他总是不断地追问王先生是否真心爱她?是否真的要与她结婚?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满足和愉快.如果万先生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她便会十分伤心,并马上转为愤怒,开始用各种语言来刺伤对方,或者滔滔不绝地数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种种“不是”,并且把他赶到客厅的沙发上去睡觉.在王先生上班的时候,安女士会常常打电话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图“了解”他的行踪.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电话里多聊一会,她就会很满足.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多讲,安女士便会愤愤地挂上电话.如果王先生再打电话过来,她便会变得十分冷淡,一脸不想谈的姿态.王先生告诉我说:“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喜怒无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她满意.”
安女士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依恋型人格”的特点,她现在正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在婴儿时期吸引母亲注意力的方法――哭闹来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遗憾的是,正是这种方法造成了与王先生之间关系出现裂痕.
(2)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典型案例:
前面提到的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在安女士和王先生的第一次治疗中,安女士显得十分愤怒:“你从来都不想主动的接近我,如果我不给你打电话你决不会给我打.如果我不说周末咱们一起去干点什么,你就永远在搞你的电脑,你简直是个冷血动物!”
王先生冷静地回答到:“我简直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好像天底下没有事情能让你满意,你老是在抱怨,抱怨我这,抱怨我那,你的要求太过份了,谁受的了?你怎么这么多事?难道就不能让我们好好地待一会儿?况且每一个人都有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你就不能自己干点什么?”事实上, 王先生已经多次提出搬出他们同居的家, 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即使在他们的关系比较融洽的时候,王先生也不喜欢在除了性生活之外的时候有任何亲密的身体接触,如牵手,挽臂等,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更是如此.安女士抱怨说:“除了在床上,他对我简直就象个陌生人一样.”
我认为是有的,比如一直不得志,就会郁闷的很
我认为有,因为我就是这样,我父母从小利益,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他们也不管我,我从小就很要强了,因为觉得没有爸爸妈妈疼,以至于现在我的性格越来越偏激,包括看到我的父母,我都不是很情愿和他们说话。
一个人的人格主要包括气质和性格。气质是一生具来的,没有好坏之分,是有但性格的变化通常比较缓慢,如果骤然发生,必然是人生中遇到了一些对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