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3:09:03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道德修养与心灵学修行的区别
许多人认为心灵修行就是道德修养的提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正是老子要人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如果把提高精神素养的道德修养方式认为就是心灵修行,就会造成心灵修行的寸步不前.所以认识和分清心灵修行与道德修养的区别是至关重要的.
心灵修行与道德修养的差异是明显的.在历史上,作为道学的创始人老子和儒家的创始人孔丘曾有多次会面.首先,每次会面都是孔子作为学生向老子请教.其次,老子告诫孔子未见“道”,而孔子认为老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对老子是大为臣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老子毫不留情面的喝斥了孔子的学术方法,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能真正见“道”的.由此可见,其一,心灵修行不是道德修养的提高,其二,道德修养的提升对于心灵修行是没有实质作用的.
心灵修行与道德修养有着本质差异.道德修养以善恶为标准,改变人性的恶,维护人性的善,所以要求人从行为和思想上克服和排斥恶的行为、恶的思想,并向善的方面归依转化.这种方法的形成也是建立在人的喜“善”而恶“恶”的偏好习性之上的.所以喜“善”恶“恶”的偏好是道德修养形成的基点,同时也是人性的一种需求,道德修养及儒教的形成就是这种需求在客观现实中的反映.以人的偏好习性为基点的社会学科还有很多,比如艺术,艺术就是以人的喜“美”而恶“丑”的偏好习性为基点,以美丑为标准,由喜“美”恶“丑”的需求而形成艺术.而心灵修行在“德”的修行中是要破除这种偏好,达到全面的包容,道德修养则维护这种偏好,这就是本质区别.孔子讲“人性本善”,因为他通过反省自己的人性,发现人是有喜“善”而恶“恶”的偏好的.而孟子又讲“人性本恶”,也是因为孟子发现心灵世界“恶”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无法彻底消除,只能通过后天不断的用“善”的行为、“善”的思想来镇压“恶”的一面的表达.
两者对人性认识的深浅也是差异明显的.人虽然有喜“善”恶“恶”的偏好,但“善”的需求和“恶”的需求是同时并存的,所以,人有表现善的,也有表现恶的;同一个人有时表现善,有时又表现恶.但无论人的善与恶,它们的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点,善、恶的需求本质上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以满足自我为目的,“为我”是善恶需求的本质.无论“为我”的目的是物质或精神感受上的利益,总的来讲都是人性自私的表现.从这一点上,善与恶是无差异的.无论白猫还是黑猫,都是猫.所以老子讲“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善与恶,又有多大的差别呢?).由此可见,老子讲的道学比孔子讲的儒学对于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道德修养对破除人性本质上的“为我”之私是没有作用的.
道德规范的利与弊是明显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即是人性的需求,也是社会的需要.当人“恶”的需求表达在没有个人的自我约束下时,就会产生社会问题.道德规范的提出对此产生了积极作用,稳定了社会,调解了社会矛盾.道德规范是对法律规范人的行为的补充.道德规范可以使人的行为和意识达到社会的需要,但道德修养的提高无法触及人性的本质存在,对人性没有根本改造的功能.对人的约束作用,一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二靠自我意志的控制力.如果没有这两种力量的存在,人内在恶的需求就会破茧而出.所以道德修养的提升会造成人性自私的成分更为隐蔽,使人的意识更难以捕捉,造成一种无私的假象.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规范对人的本性有隐蔽作用,所谓“沽名钓誉”即是如此.幼儿对大人某些行为的模仿,是一种天真无邪的表现,而大人同样的行为会用道德规范来衡量.这是因为幼儿不是出于行为本身所代表的欲望的原因,其内心是纯洁的.两者的区别就在于需求的有和无.从这点来看幼儿是“本质”上的“圣人”,而大人是外表的“圣人”.而心灵修行便是突破人内在的各种需求,达到不受一切内在需求的控制,从而完成本质的改造.
所以心灵修行者一定要明白两者的区别,不要把心灵修行与道德修养混淆.在心灵修行中要破除固有的道德修养的思维方式,做到对心灵修行方法的真正的掌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