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22:41:56
内控是什么
内控是什么
内控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能写多少,今天先写一部分,写的可能会偏理论化一些.(一)?可能是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抠概念,或许是以前读研究生时写论文落下的毛病吧.大家在谈内部控制时可能由于所处角度的关系,对内部控制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A老板说:小李,你找几个人,搞一套内控手册,应付下证监会检查.B老板想:管采购的老王有点不对劲啊,趁这次搞内控,我得敲打敲打他.C员工抱怨:搞啥内控啊,平白无故多了这么多工作量,我也没看到有啥用.D员工拍手称快:就应该搞搞内控,要不然虚报费用、吃回扣,公司的钱都让那些人揣自己兜里了.E外审愁眉紧锁:这公司内控太差劲了,我这个审计风险和成本咋控制啊.……好像内控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追根溯源,一般认为内控在早期是以内部牵制思想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施的“双人记账制”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定期核对.现在财务和出纳的岗位设计也是此种思想的体现.之后,“相互牵制”逐步细化为“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而到了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概念,强调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对交易授权、资产安全等进行控制.一直到90年代内控理论的里程碑——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诞生.我觉得,内控其实一直都是一种管理思想,职责分离、授权、记录等只是具体实现手段.如何理解内部控制思想,个人认为有两个关键点——风险导向、利益相关者角度.这两点其实也是存在内在关联的.1、风险导向 进入二十世纪coso发布了内控整合框架的升级版——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RM),尽管coso并不认为ERM是对内控整合框架的替代.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被大家广泛提及.关于这一点也是有现实背景的.我们都知道,安然、世通的破产丑闻导致sox付诸实施.但sox实施遭到了众多上市公司和行业协会的反对,为什么?——成本太高.为什么成本高?——因为采取的是自下而上、逐项检查的方式,人工成本当然高.这时SEC出来安抚上市公司:我也不想让你们花这么多钱啊,你们要搞自上而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识别重大风险进行控制.PCAOB也应景的向外部审计师们推出了第5号审计准则——风险导向的内控审计准则.当然这些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后面有机会再和大家聊聊.说到底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统一企业内外部需求、平衡企业成本收益的目的而出现的.这也是内部控制发展的趋向.2、利益相关者角度 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也可看做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的体现.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盈利、业绩增长是最重要的,要控制成本;对于外部投资者或监管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需要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当然会计准则本身也可以看做博弈的结果).站在利益相关者角度思考,可以回到开篇看看ABCDE各方的想法,就会有更深层的理解了.机制设计理论中经常会提到的一个名词叫激励相容,这是一种制度安排,即让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因此,内部控制离不开控制目标.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设置控制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做到风险导向,激励相容才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