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期有几次灾荒以及具体灾荒和措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0:01:10
唐玄宗时期有几次灾荒以及具体灾荒和措施
唐玄宗时期有几次灾荒以及具体灾荒和措施
唐玄宗时期有几次灾荒以及具体灾荒和措施
以下是我在《资治通鉴》上看到的,你也可以去翻翻,
公元714年(开元二年)
五月三日,说李隆基因年逢饥荒撤销了一部分官员.没有具体说饥荒的具体内容.
九月某日,李隆基又下令说因全国粮食丰收,要重修各大粮仓.
公元715年(开元三年)
五月,山东蝗虫大起,那时候蝗虫因为和“皇”字因相近,蝗起就是皇起,当时的人不敢捕杀,甚至还烧香祈福希望蝗虫吃饱后飞升.宰相卢怀慎和皇帝都有点信这个,还是姚崇力排众议,一定坚持杀蝗虫才把蝗虫给灭了.
公元716年(开元四年)
二月,山东蝗虫又起,姚崇再次下令捕杀.这次有个刺史倪若水上书说这蝗虫是天灾不是人为能解决的,拒绝服从中央的命令.之后,姚崇又给倪若水写了封公文,劝服他之后,才重新灭杀蝗虫.
五月二十九日,李隆基有向各地区派了使节,主要是查看各地捕杀蝗虫干的如何.所以,虽然连年有蝗灾,却在民间没有造成什么大饥荒.
公元720年(开元八年)
年初,大旱成灾,而且宋璟因为一部分这个原因下台.没有具体救灾记载.
六月,洛阳附近瀍、谷二水涨溢,漂没九百余户,溺死八百余人,掌闲番兵(管理马厩的兵卒)溺死者千一百余人.没有具体救灾记载.
公元722年(开元十年)
五月,伊、汝水溢,漂溺数千家.按:开元八年六月,瀍、谷二水溢,漂溺几二千人,俱在洛阳.伊、汝二水不同源流,溢处当不限洛阳境.没有具体救灾记载.
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
六月,李隆基因为山东大旱,命中央高级官员去当地出任州长.
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
粮食丰收,东都斗米十五钱;青州(今益都)、齐州(今济南)仅五钱;粟三钱.是年乃玄宗东行封禅之岁,东都、青、齐皆途中所经,史载其粮价,证其时谷熟年丰,经济繁荣,国力全盛.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
七月,黄河南北大水成灾,淹死人以千计数.无具体救灾记载.
八月一日,魏州(河北大名县)报告说,黄河决口.无具体救灾记载.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
年初,有名叫刘宗器的洛阳人建议汜水旧汴口,于下流荥泽界开梁公堰,置石门,以通淮、汴.李隆基让刘宗器当了一个从八品官.结果,修好后发现没有用,就贬了他.之后又命将作大匠花了三万人十天功夫疏通河道.
七月八日,冀州黄河决口.无具体救灾记载.
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
正月二十九日,任命魏州州长宇文融治理黄河.(先以宇文融为户部侍郎兼魏州刺史,充河北道宣抚使(唐宣抚使始此);旋命融检校汴州刺史,充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融请用《禹贡》所载“九河”故道开稻田,并回易(换取)陆运钱,官收其利.虽兴役不息,然事多不就.)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
六月二十九日,洛水泛滥成灾,洛阳受灾严重,死了一千余户人家.
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
九月,关中久雨不停,大水成灾,京兆尹裴卿建议用分段运输法,吴船运米送到洛口仓,官自雇载,分入河、洛;又在三门峡东西各设一仓,水通则运,水险则贮米于仓;在三门旁凿山路十八里,以通车运.(关中久雨,谷贵,玄宗将循例幸东都,召京兆尹裴耀卿谋之.耀卿曰:“关中乃本朝帝业所兴,不可能迁都他往,但地狭谷少,故皇上不得不往东都就粮.以前太宗、高宗时,所需禄米不多,每年由东都运来一、二十万石,足够供给,皇上也不必东、西奔走.现在官禄增多,需粮更广,运数倍增,仍不能供给.臣以为如果能将司农所征之粮,集中于东都;然后由东都转运到关中,只要关中经常保持数年之储,就不担心水灾、旱灾了.”于是耀卿建议,说:“由于吴人(唐朝仰赖南粮北运)不习惯在黄河漕运,粮食运到河边,便久停不再前运.臣请在河口(汴河入黄河处)置一大仓(即武牢仓),使吴船至彼卸粮自去,然后由官家雇船载入河、洛.河、洛至关中,水运难点在三门(即今三门峡).请在三门东,西各置一仓(东为集津仓,西名盐仓),作为中转仓,水险则止,水通则行.如欲其速行,还可另辟山路,车运而过.粮食到了河、谓之滨,则汉、隋时代的旧仓可以修复利用,再向前运,更不困难了.”玄宗深以为然.)
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
二月十日,秦州连续地震,压死四千余人.李隆基命令左宰相萧嵩前去赈灾.
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
正月十五日下制改赈饥之法.从前诸州有饥馑,都要先奏报朝廷,然后才能开仓赈给.因道路悠远,难救悬绝.从今以后,委州县长官与采访使,遇有饥馑,可先开仓赈济,然后奏闻.
七月二十七日,东都洛阳洛水泛滥成灾,淹死一千余人.
公元750年(天宝九载)
三月,关中大旱
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
秋季,说从去年起关中就一直发水灾旱灾,杨国忠隐瞒实情,还拿 饱满的麦穗给李隆基看.
发现天宝年间的自然灾害比较少,可能是之前都治理好了,也有可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大都写的战事方面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