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新动力检测十三第一篇是什么文言文啊?七年级上语文新动力检测十三第一、三、四篇是什么文言文啊?(人教版)有答案更好.坐等,好的话追加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9:56:39
七年级上语文新动力检测十三第一篇是什么文言文啊?七年级上语文新动力检测十三第一、三、四篇是什么文言文啊?(人教版)有答案更好.坐等,好的话追加分
七年级上语文新动力检测十三第一篇是什么文言文啊?
七年级上语文新动力检测十三第一、三、四篇是什么文言文啊?(人教版)有答案更好.坐等,好的话追加分
七年级上语文新动力检测十三第一篇是什么文言文啊?七年级上语文新动力检测十三第一、三、四篇是什么文言文啊?(人教版)有答案更好.坐等,好的话追加分
19、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刨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除掉毒药,这样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刨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吃烤肉,举起酒杯喝酒,谈笑自若.
20.白毛女
【原文】
佃户杨白劳,早失偶,育有一女,名曰喜儿,许配同村大春.地主黄世仁,为富不仁,以田赋相逼.杨号呼无路,遂自尽.喜儿顿陷虎口,为黄所污.既而黄又欲售之.喜儿无奈,遂中夜脱逃,走深山而匿,撷(采摘)果自食.为延生报仇,潜入古寺,攫(抓)供品以啖,人皆以为鬼魅.后义军(指解放军)至,为大春截获.大春熟视(仔细看),乃喜儿也.喜儿自述坎坷,二人不胜唏嘘(感慨的样子).此正可谓:漫漫长夜见旭日,地覆天翻人间易.自此世上无苛政(残酷的政令),豺狼虎豹成灰烬.
【译文】
有个佃农名叫杨白劳,早年失偶,养育了一个女儿,名字叫做喜儿,许配给了住同一个村子里的名叫大春的青年.(村里有个)地主叫黄世仁,(此人)为富不仁,逼(杨白劳)交租,杨白劳呼喊求助无路可走,于是自杀而死.喜儿立刻陷入虎口,被黄世仁所奸污了.接着黄世仁又想把喜儿卖掉.喜儿没有办法,就在半夜里逃跑了,跑到深山然后躲藏起来,采摘野果吃.为了报仇而生存,偷偷进入古寺,抓人们供给菩萨的供品吃,人们都以为她是鬼.后来解放军到来,(喜儿)被大春抓住了.大春仔细看看,正是喜儿啊!喜儿自己说出了(她)的坎坷经历,两个人不由得感慨起来.这正是:漫漫长夜后终于看见日出了,地覆天翻(的革命)让劳动人民都当家作主人了.从此世界上没有残酷的政令,豺狼虎豹般的压迫者都被人民烧成灰烬(打倒了).
23:邴原泣学,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逝了,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没有丧父,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读书.”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可以白教你,不用交钱.”于是,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背诵了《孝经》和《论语》.
24、小儿饲鹊
【原文】
庭有树,其上一巢,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喂之,爱甚,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蹬足而泣.儿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此及吾之过也.”
【译文】
院子里有棵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喜鹊在巢中喂养两个孩子,每天它自己在那里呱呱地叫着.后来遇到狂风,树枝折断了,鹊巢毁坏了,两个小鸟掉在地上了.一个小孩看见了,不禁欢喜,把小鸟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养它们,非常喜欢,等它们渐渐长大才能飞.一只猫过来袭击,叼走了小鸟,孩子立刻去追猫,未赶上,顿时停下来哭泣.小孩说:“早知道这样,我把你们放回林间,(你们)就不会被猫吃了.这是我的过错啊!”
25、刘氏善举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译文】
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儿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26、枭逢鸠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说:“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 “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 “为甚麽缘故呢?” 猫头鹰说: “村裏的人都讨厌我叫的声音,为了这个缘故,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的声音,就是搬到东面去,人还是讨厌你的声音的.”
27、鹿亦有知
博山有个姓李的人,以砍柴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鹿仔,就带回家喂养.鹿长大一点后,十分驯服,见到人就呦呦叫.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到了秋祭的时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监督打猎的人很着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猎户十几天都没有打到鹿,就向这个姓李的人请求把鹿给他,姓李的人不给.猎户一个劲地哀求.姓李的人迟疑道:"等我考虑考虑."当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来.姓李的人十分后悔.
28、二鸿
有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天鹅,其中雄的那只跟着猎人飞到了他家,悲伤地鸣叫着,徘徊着,到了黄昏才走.第二天来了,猎人捉住了他,看见他伸出头颈俯仰着,吐出半块黄金.猎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用来赎妻子的.猎人放了两只天鹅,两只天鹅双飞而去.猎人称了一下金子,有二两六钱多.唉!禽兽知道这样,深情能够这样!悲痛不过悲在生死别离时,难道动物也是这样的吗?
29、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30、杀驼破瓮
【原文】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注释】①选自《百喻经》.《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④用:采纳.
31、雁冢
【原文】无锡(今江苏无锡市)荡口镇,有人得一雁,将杀而烹之.有书生见而悯焉,买以归,畜之以为玩.惧其逸(逃)去,以线联其两翅,使不得飞.雁杂处鸡鹜(鸭子)间,亦颇驯(温顺),惟闻长空雁唳(鸣叫),辄昂首而鸣.一日,有群雁过其上,此雁大鸣.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于屋檐,二雁相顾,引吭奋翅(伸长脖子鸣叫,努力展翅欲飞),若相识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书生悟此二雁必旧偶也.乃断其线,使飞.然此雁久系,不能奋飞,屡飞屡堕.竟(终)不得去.檐上之雁,守之终日,忽自屋飞下,相对哀鸣.越日,则俱毙矣.书生感其义,合而葬之,名曰“雁冢”.
【译文】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烧着吃,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怜,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缚住大雁的两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和鸡鸭同关在笼中,也很温顺,只有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回应.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展翅欲飞,象认识的一样:一只要请它下来,另一只请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飞翔了,每次飞起又掉下来,竟然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过了一天,书生来察看,两只大雁都死了.书生被大雁的情义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32、小人
【原文】清康熙年间,有艺人携一瓮,瓮藏小人,长约尺许.投以钱,则启盖令小人出,唱曲而退.至掖(古县名,今山东境内),掖令索瓮入署,细审小人出处.初不敢言.令固诘之,方自述其乡与族.盖读书童子,一日自塾中归,路遇艺人,为其迷,复投以药,四肢遂暴(突然)缩.彼遂携之,以为戏具.令怒,杖杀艺人.
【译文】朝康熙年间,有个玩摩术的人,带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藏着个小人,这个小人高有一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钱,玩魔术人就打开盒子让小人出来唱曲.唱完以后,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玩魔术的人到了宫掖时,管理宫掖的负责人把盒子给搞魔术的人要过来,拿到办公的地方,仔细查问盒子中小人来自哪里.小人开始的时候不敢说.这个负责人一再追问,小人才自己说出了他是哪里的属于哪个家族.原来,这个小人是读书童子,从私塾老师那里回来的时候,被玩魔术的人麻醉了.玩魔术的人接着让他吃了药,使他四肢极度缩小;会魔术的人于是就拾带着他到处走,当作戏耍的工具.知道这些情况后,宫掖的负责人大怒,用棍棒打杀了这个玩魔术的人.
33、义士赵良
【原文】赵良者,燕人(河北一带的人)也.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恶少所凌辱(欺侮与污辱)也,痛不欲生.义土怒不可遏(控制),径自诣某村,索二恶少,责之曰:”汝等何故凌辱无辜少女?”一恶少虎视眈眈曰:“何预尔事?”义土嗔目(瞪大眼睛)斥之:“汝非人也,但(只是)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义士之白刃已入其胸,立仆.一恶少伏地求恕.义土斩其耳以示众,儆(警告)其不得为非作歹也.
【译文】赵良这个人,祖籍燕赵(今河北一带).漂泊江湖之中,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听到有哭的声音,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见到一个少女面目脏乱,表情非常悲伤,赵良问她怎么了,这才得知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凌,痛苦的不想活了.赵良愤怒的不可忍耐,径直到了那个村庄,找寻到了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无辜的小女骇?”一个恶少虎视耽耽的说:“关你什么事?”赵良用眼瞪他并说道:”你不是人啊~是个禽兽.”还没等恶少拔出剑来,赵良的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就倒地了.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赵良割下他的耳朵以示众人,告诉他们不能再做坏事了!
34.鲁人锯竿入城
【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一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听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35.熊与坎中人
【原文】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坑)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活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估计)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译文】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忽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要伤害自己.一会儿,大熊把食物分给几个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那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次母熊觅食回来,都会分给他一份,这个人就这样活了下来.后来,后来小熊长大了,母熊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估计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就死不了了.唉,都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怎么能说它没有情义呢?
36、陈万年教子谄谀
【原文】陈万年为朝中显官,尝病,召子陈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选自《汉书•陈万年传》
【译文】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37.“黄耳”传书
【原文】晋之陆机,畜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京城),久无家信,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不息.家人见书,又反书(回信)陆机.犬即上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后犬死,机葬之,名之曰“黄耳冢”.
【译文】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甚受主人喜爱.陆机久寓京师洛阳,十分想念江南的家乡,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信,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不想这只狗竟摇着尾巴,连连发出声音,似乎表示答应.陆机大为惊诧,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放它出门.黄耳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为陆机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为了感谢“黄耳”传书之功,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乡,村人呼之为“黄耳冢”.
38、报应
【原文】平望(古县名)人王均,好食蛙,制一铁针,长二尺许(左右).每捕得一蛙,则以针穿其颈,针满,始携之归,以充馔(菜肴)焉.如是者多年矣.一日,至亲戚家,见盘中无蛙,甚憾.日暮,亲戚留其宿.是夜,远处失火,王均登屋望之,其火熊熊.亲戚家临河而居,惧盗贼由水攀援登屋,故于水边植铁条数十,末端皆锐,如锋刃状.王均远望火光,幸灾乐祸,失足而坠,铁条适贯其颈,呼号甚惨,救之者无法可施,后竖一长梯水中,众人缘梯而上(沿着梯往上爬),始将其解下,而气已绝矣,其死状宛然铁针穿蛙,盖杀生之报应也.
【译文】平望人王均,喜欢吃青蛙,制造了一根铁针,长两尺左右.每捉到一只青蛙,就用针穿它的头颈,针穿满了,就带回去,作为菜肴.象这样好多年.一天,他到亲戚家,见到桌上没有青蛙,十分遗憾.晚上,亲戚留他住宿.半夜里,远处失火,王均攀到屋顶观看,见火势熊熊.亲戚家靠河居住,害怕盗贼顺着水爬上房屋,所以在河边插了数十根铁条,顶端都十分锐利,向锋利的刀刃一样.王均在屋顶远远地观望火光,幸灾乐祸,失足坠落,铁条正好穿过他的头颈,他叫得很惨.来营救他的人没有办法可想.后来有人在水中放了一把长长的梯子,大家沿着梯子往上爬,才将他营救下来,但是已经死了.他的死状像针穿青蛙,大概是他杀生的报应吧.
39、南岐之人
【原文】南岐在蜀(今四川)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得瘿病(即颈瘤病,脖子肿大),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有一外方人至,群小(小孩子)与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瘦)而不吾类(不像我们)!”外方人曰:“尔之垒然(高起的样子)凸出于颈者,瘿病也.尔等不求善药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南歧之人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哉!”终莫知其为病.
【译文】南岐座落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他们很少与外界的人接触.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饮用这种水就会得大脖子病.南岐的居民没有一个脖子不大的.有一天,从山外来了一个人,这就轰动了南岐.居民们扶老携幼都来围观.他们看着看着,就对外地人的脖子议论开了:“唉他大婶,你看那个人的脖子.”“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么那么细那么长,难看死了!”“干干巴巴的,他的脖子准是得了什么病.”“这么细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该多丢丑!怎么也不用块围巾裹起来呢?”外地人听了,就笑着说:“你们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们有病不治,反而来讥笑我的脖子,岂不笑死人了!”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钱请我们治,我们还不干呐!”
【启发】这则寓言故事主要是讲闭关自守、孤陋寡闻会使人眼光短浅,盲目自大,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40、犬负米救主人
【原文】杨光远之叛青州(古地名,在今山东境内)也,有孙某居围城中,其田庄在青州西.城闭既久,内外隔绝,食且尽,举族愁叹.有犬傍徨于侧,似有忧思.孙某曰:“家无粮,人且死,奈何?尔能为吾至田庄取米耶?”犬摇尾应之.是夜,置一布囊,并简,系于犬背.犬即由水窦出,至田庄吠.庄人启门,识其犬,取简视之,令负米还,未晓入城.如此数月,孙某举族得不馁.后杨光远败,城开.
【译文】杨光远反叛青州的时候,有个姓孙的人被围困在城里,他的田庄在青州西侧.城门关闭了很久,内外隔绝,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叹息.有一只狗在旁边走来走去,似乎很忧虑的样子.孙某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就要死了,怎么办?你能为我去田庄取米吗?”狗摇摇尾巴回应他.这天夜里,(孙某)把一个布袋和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排水沟出去了,到了田庄就叫了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这只狗,拿下书信看了之后,让狗背了米回来,天还没亮就进城了.像这样几个月,孙某全家得以不饿死.后来杨光远败北,城门大开.
41、迂公修屋
【原文】是人迂氏,世称迂公,性吝啬.篱(篱笆)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儿女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且号且诟.妻诘曰:“吾适(嫁)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夫?何以为父?”迂公无奈.旦日,延(请)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征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译文】有一个姓迂的人,世人称他迂公,性格吝啬.篱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顶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 一天,半夜下起了暴雨,屋子漏雨漏得象水柱,他的儿女们东躲西藏,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他们满身污垢的一边大叫大骂,妻子质问他说:“我嫁给你,是因为你家中富贵,却没想到要受这种苦累,你如何为人夫,如何为人父?”迂公无可奈何.第二天,请来工匠将屋子修好.然而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天气晴朗无比,看不见将要下雨的征兆.迂公叹息道:“刚刚将屋子修好,就不下雨了,这不是白白浪费许多工钱吗?”
42、买猪千口
【原文】某县官写字潦草,欲置酒延(请)宾,批票(写条子)付隶人买猪舌,“舌”字书之过长,隶人误为买猪“千口”.遍乡寻买,但得五百口,赴官哀告,愿减其半.县官笑曰:“吾令尔市猪舌,何以识为市猪千口?”隶人对曰:“今后若市鵞(“鹅”的异体字),千万书短些,休要写作买“我鸟”(我的生殖器;民间以“鸟”指男性生殖器).
【译文】某县官写字太潦草,总是信手舞来.一次准备宴请客人,就写了清单派吏役去买菜,其中“猪舌”的”舌”字写得很长,吏役以为是买猪千口.到市场去后,哪里有这许多?便遍乡寻买,也只是买到500口,只得硬着头皮回去禀报.县官大笑说:“我让买猪舌,怎么弄成买猪千口啊?” 吏役回答县官:“以后若要到市场去买鹅的话,写字千万要短些,不要写作买‘我鸟’!”
43、若石之死
【原文】若石居冥山(山名)之阴.有虎恒(常)窥其藩(篱笆).若石帅(率领)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敲击金属),日入而举辉(升火),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害)己者矣.于是弛其备,墙坏而不葺.无何,有貙(一种体小而凶猛的野兽)闻其牛羊豕(猪)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抠也,斥之不走.抠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译文】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昼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钲,日落就点起篝火,夜晚就敲铃铛守夜.种荆棘灌木、在山谷筑墙来防守.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大喜,自以为老虎死了没有对自己形成威胁的动物了.于是放松了警惕,撤除了防备.墙坏了也不修.没过多久,有貙听到他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入并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貙,呵叱它它不跑开,貙象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人们认为若子是只知一不知二,应有此下场啊.
44、鲁恭治中牢
【原文】鲁恭为中牢令(中牢县的县官),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朝中大官)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俗称野鸡)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译文】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道德教化,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河南尹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便让自己的下属肥亲到中牟县去视察.肥亲走进中牟县,在视察过程中,来到一棵桑树下休息.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肥亲问那个小孩:“你为甚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抓了它,小鸡们就没法活了.”肥亲听了,对鲁恭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说完就回去向袁安汇报去了.
45、责人当以其方
【原文】某富翁夜暴疾,命仆人钻火(击石取火).其夜阴暝(暗),不得刀与石.富人催之急.仆人忿然曰:“君贵人亦大无道理,今暗如漆,何不以火照我?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富翁曰:”我有火,何更欲尔照!”人闻之,曰:贵人当以其方(正当的道理)也!
【译文】有个富人夜晚突然得了重病,叫仆人击石取火.这天夜里特别阴暗,找不到刀与石头.富人催促得很急迫.仆人愤然道:“您责备人也太无理了,现在夜黑如漆,为何不拿火来给我照照?要能够找到钻火用的工具,然后就容易得到火了.”富人说:“我有火,还要你照明吗!”孔文举所说这件事后说:“责备人应当讲究方法才行.”
46、郑韶大难不死
【原文】隋炀帝时,闽中(今福建境内)太守(郡的长官)郑韶养一犬,怜爱过子.韶有仇家,曰薛元周.薛怨恨于心,常怀刃欲刃韶,然未得其便.一日,薛俟于巷口,知韶欲出.韶将出,犬曳(拉住)其衣不放.韶怒,令家人缚犬于柱.犬掣绝绳而走奔之,又曳其衣不使去.韶异之.犬忽嗥吠,腾身咬杀元周.韶搜元周衣,果匿匕首.
【译文】隋炀帝时,闽中(今福建境内)太守(郡的长官)郑韶养了一条狗,对它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郑韶有个仇人,叫做薛元周.薛元周怀恨在心,常常怀里藏着匕首打算刺杀郑韶,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机会.一天,薛元周在巷口等着,知道郑韶将要出门.郑韶正要出门,他的狗拉住他的衣服不放.郑韶大怒,命令家人把狗拴在柱子上.狗咬断绳子跑上来,又拉着他的衣服不让他走.郑韶感到奇怪.那狗突然大叫,跳起来咬死了薛元周.郑韶搜查了薛元周的衣服,果然发现了他藏的匕首.
七年级下 语文(人教版)(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卷 答案!!!急!急4.陈胜以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