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王弼各是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18:18:00
河上公,王弼各是谁?河上公,王弼各是谁?河上公,王弼各是谁?河上公亦号“河上丈人”,实由传说中的黄老学者河上丈人敷衍而来.《史记·乐毅列传》太史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①并胪列

河上公,王弼各是谁?
河上公,王弼各是谁?

河上公,王弼各是谁?
河上公亦号“河上丈人”,实由传说中的黄老学者河上丈人敷衍而来.《史记·乐毅列传》太史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①并胪列其传承系统,自河上丈人凡六传至汉初曹参.据此,生当战国时代,其传承体系亦出自齐地黄老学者.汉文帝好黄老刑名之言,东汉方士遂敷衍出河上公传道于汉文帝的一段传说,后经两晋人葛洪整理而成为《神仙传》中的内容,并由灵宝派吸收于托称“太极左仙公葛玄造”的《老子道德经序诀》中(二者及诸本文字大同小异).这一传说的定型当在东汉全面神化老子和《老子河上公章句》成书之后,道教创立后的神仙传记大都本此. 据今本《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汉孝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时文帝好老子之道,诏命诸王公大臣、州牧、在朝卿士,皆令诵之,不通老子经者不得升朝.帝于经中有疑义,人莫能通.侍郎裴楷奏云:‘州河上有人诵《老子》.’即遣诏使赍所疑义问之.” 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贺(驾)幸诣之,公在庵中不出,帝使人谓之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域中四大,而王居其一.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能使民 还笃都”须臾,公即拊掌坐跃,冉冉在空虚之中,去地百余尺而止于虚空.良久,俯而答曰:“余上不至于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焉!君宜能令余 还笃 贱乎?”帝大惊悟,知是神人,方下辇稽首礼谢曰:“朕以不能忝承先业,才小任大,忧于不堪,而志奉道德,直以暗昧,多所不了.唯愿道君垂愍,有以教之.”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章句》二卷,谓帝曰:“熟研究之,所疑自解.余著此经以来千七百余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勿示非人!”帝即跪受经.言毕,失公所在.遂于西山筑台望之,不复见矣.② 《老子道德经序诀》称:“论者以为,文帝好《老子》大道,世人不能尽通其议,而精思遐咸,仰彻太上,道君遣神人下教之便去耳.恐文帝心未纯信,故示神变,以悟帝意,欲成其道真.时人因号曰河上公焉.”③按:陕州系北魏以后建制.今本《神仙传》无“世人不能通其议……太上道君……便去耳”云云,疑《神仙传》“道君”一词亦系灵宝派道士所改.从这一故事透露出道教创立前期,某些道士蔑视专制君权、向往个人自由的情操,超脱君权羁绊,故有此河上公的形象.而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道士们对河上公其人其事的评论遂迥异其趣. 元道士赵道一称:“厥后文帝以恭俭化天下.后世议者谓汉文帝有三代之风,岂非河上公道德之化耶?‘并记’有河上公庙,在陕府之北,并文帝望仙台遗迹存焉”.④道教崇奉河上公为“河上真人”.《太极隐诀》规定诵《道德经》仪式,首先烧香整服礼十拜,心存玄中大法师老子、河上真人、尹先生,然后念开经蕴咒、叩齿,咽津,等等. 注: ① 《史记》第7 册2436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9册299 ~300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 册407 ~409 页S .57《老子道德经序诀》 ④ 《道藏》第5 册175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王弼(226-249),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三国时期儒家学者,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
[编辑本段]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何晏曾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王弼补台郎.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同年秋天,遭疠疾亡,年仅二十四岁.
上弼好儒道之学,年未弱冠,就注解《周易》和《老子》.他虽兼重儒、道,同崇孔、老,但更重视的则是儒学和孔子,曾与吏部郎裴徽谈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在哲学上,他将老子"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其"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主张"名教出于自然",反对何晏"圣人无情"之说,认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
学术贡献
[编辑本段]
在儒学方面,王弼注《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和郑玄一样,王弼注《易》也以费氏《易》为底本,因此是古文《易》学的支流和东汉古文经学演变的新形态.西汉费直以"传"解"经",即用"传"的某些内容来解释经义,其经说仍是象数之学,带有神学色彩.王弼注《易》,虽沿袭费氏以"传"解"经"的方法,但尽扫象数之学,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注释《易经》.他对"经"上下篇都作了注,计六卷;而对《文言》、《彖传》、《象传》加注,只突出"传"之义理以阐发"经"义.至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均不下注,后来由东晋韩康伯继续注完.
王弼《易》注的贡献,首先在于抛弃了费氏的经说,把象数之学变成为思辨哲学.这是《易》学研究史上的一次飞跃.汉人解《易》重象数,如把八卦视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象,用"马"来代表《乾卦》"健"的意义,用"牛"来代表《坤卦》"顺"的意义,等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顷,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对象数之学机械性的解释提出批评.他强调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名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就是说,达意要通过象,明象要通过言,寄言出意,探求玄理.这样,从言与意的思辨理性上解释《易》,比机械比附的方法前进了一大步.
其次,王弼站在玄学家的立场上,把《易》学玄学化.玄学家的根本思想是"以无为本".王弼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论语释疑》)王弼就是用道家的本体论来释《易》的.如《彖辞》曰:"大哉乾元,万象资始,乃统天."王弼注云:"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无亏,为物之首,统之者岂非至健哉!"他认为,"乾"之义是"健",有形之"天"无非是"健"的表象.万物始于天,归根到底,"统之"于"至健"."健"是无形的,是形而上的.
总之,王弼以言简意赅的论证代替前人的繁琐注释,以抽象思维和义理分析摈弃象数之学与谶纬迷信,在经学上开创了一代新风.清代"四库馆"学者评论道:"《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浸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四库全书总目·周易正义》提要)
王弼著作有:《老子道德经注》2卷,《周易注》1卷,《论语释疑》3卷,《王弼集》5卷,《周易大衍论》1卷,《老子指略例》2卷等.现多佚.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王弼集校释》.
后世影响
[编辑本段]
王弼《易》注,标新立异,有人出来责难,如荀融驳斥王弼"大衍义".对此,他答曰:"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由于玄学家大多站在司马氏集团的对立面,势必遭到打击,王弼《易》注开始没有列入学官,只能流传于民间,为后来玄学者所好.两晋,南朝宋、齐,北朝,《易》学博士多是郑玄之学.及至南朝梁、陈时,王弼《易》注才与郑注并列于国学.梁武帝大力倡导儒、道、佛,以玄学讲《易》的风气颇盛.王弼《易》注开始盛行,郑学则渐微而殆绝.
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不同,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他认为“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这样,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在王弼手中已具雏形.王弼的贵无论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他的玄学对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得意忘象”的思考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caokao:百度百科